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書情香港】張倩儀新作展古國人文風景
作者:劉曉君   來源:橙新聞    2019-07-15 09:39
張倩儀常說,是「無知」驅使她探索世界。因為無知,她在印度觀察印度人的宗教熱情與貧富懸殊;在伊朗尋找古波斯與中國之間的線索;在中亞飛車不止,還到訪了吉爾吉斯斯坦的伊塞克湖,那是一千四百年前,玄奘大師赴印度取經所經過的大湖。

【識港網訊】「你怎麼看絲路上的國家?」一坐下,便被作者張倩儀反客為主。手執她的新作《當今絲路人文風景》,我暗自叫好。在尋求這個問題的答案前,我們確實要先反過來問問自己:你,怎樣看絲路?

是漢代張騫鑿空的西域之路?是接通東西方的歷史文化大動線?是千年以來,穿過印度、中亞、伊朗、土耳其以至非洲等地的駝鈴與商船?儘管新絲路、一帶一路和印太戰略等提倡令它重新躍入世人眼睛,熱鬧的「絲綢之路」似乎仍在歷史的另一端,離我們着實有點距離。如書中所言,絲路成了現代人的陌路。

「絲綢之路」一名由德國地理學家李希霍芬於1877年提出,指的是東起長安、西連歐洲的商路。陸上絲路或經北方草原西行,或由長安、洛陽出河西,通往大小西域;海上絲路則由中國東南沿海南下馬六甲海峽,西去印度洋。絲路上遍佈多個古國,有的依然繁盛(如中國西安、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有的卻已無跡可尋(如土庫曼斯坦木鹿遺址) 圖:《當今絲路人文風景》

大宛國是能去的

「我們在歷史書上看到的名字,例如『大宛』,你都不知道原來它是能去的。這個地方還在今天的地圖上,當地人還是這樣生活,我們卻沒有什麼了解。」大宛國,如讀過中國歷史,一定不會對它感到陌生。漢武帝發兵西域大宛,為的就是奪得俗稱「汗血寶馬」的天馬。今日的大宛便在中亞費爾干納盆地,張倩儀去了,還在當地「飛車」,跑得比天馬還要快。

十年前,她已出版《西行找中國》,深入與中國古代歷史與傳統相關的地方,包括俄羅斯、匈牙利、葡萄牙和西班牙等。她深知這些地方與中國有關,卻感覺很疏遠、很陌生。「書上是這樣寫的,那真實的它們是怎麼的呢?為什麼我們會不知道?我一直都循着這個方向去尋找答案,所以新書(《當今絲路人文風景》)不是突然寫的,一直以來過程就是這樣,我尋找我自己罷了。」

費爾干納盆地 圖:《當今絲路人文風景》

因為無知,所以出發

張倩儀常說,是「無知」驅使她探索世界。因為無知,她在印度觀察印度人的宗教熱情與貧富懸殊;在伊朗尋找古波斯與中國之間的線索;在中亞飛車不止,還到訪了吉爾吉斯斯坦的伊塞克湖,那是一千四百年前,玄奘大師赴印度取經所經過的大湖。讀古代遊記,中亞沙漠令她留下印象,便從烏茲別克斯坦的花剌子模綠洲穿入沙漠,車行七小時,另一綠洲驀然出現,一片塞上江南景象,又驚又喜。

「原來這就是絲路中亞。每一段絲路的存在,原來都有理由。」她在書中寫道。

在旅遊感受以外,她更希望系統地思考這片地方:海陸絲路如何與中國千絲萬縷?絲路古國的文明如何互為影響?在世界新局與西方文明的衝擊下,它們的人文面貌如何,又將何去何從?歷史知識、國際時局、親身見聞,張倩儀且讀且遊、且發問。旅行與人生,對她來說是結合體。

與一群印度青年合照 圖:張倩儀提供

在書裡,她分享了印象深刻的伊朗之旅。今日的伊朗是古波斯的一部分,波斯毗鄰兩河的文明古國巴比倫及亞述,歷史悠久。這片土地同時擁有海陸兩路的地利,是絲路上的轉口貿易壟斷者,也是文化輸出國。當張倩儀如願以償到了伊朗,眼前所見,令她有種奇妙甚至「奇怪」的親切感——怎麼這些東西跟中國的那麼像?「說真的,大家(地理上)也不是這麼近,那為什麼會這麼相似呢?」

除了與中國「鬧雙胞」,她在波斯花園見到一種水池,竟與她在西班牙及印度見過的一樣。東西相距兩大洲,看似互不相干的事物,其實有一條線索:這些水池同是伊斯蘭教的建築藝術。伊斯蘭教發源於阿拉伯,古阿拉伯人文化程度不高,他們征服了波斯後,便以宗主的身份吸收了波斯文化,使波斯藝術與技術乘着宗教的翅膀,傳到更遠的地方。抽絲剝繭,加上導遊知識豐富,一個個疑問便落了地。

沙漠中的水池庭院,是波斯人的天堂 圖:《當今絲路人文風景》

「整趟旅程便是不斷地在『同』與『不同』之間觀察。」除了波斯建築,她還留意起當地的綠洲和沙漠,這才發現以前知道的基本東西,原來也是不完全的。張倩儀笑說:「當你發現自己無知的時候,便會覺得,這個世界很好玩。」

探索世界要「離罩」

現代世界雖已全球化,香港人最了解的大概是日韓和歐美。「但它們是不是全世界呢?如果從面積看,很明顯不是的。歐美不可能不跟絲路國家有互動,大家是互為影響的。」張倩儀認為,如果我們不去了解絲路上的地方,對整個世界的格局只會有片面的認識,當世界出現變動時,我們便會適應不了,也無法真正地做到包容。

「香港是一個知識孤島。」張倩儀續說。「這裡有非常豐富的資訊,但同時是一個令你孤陋寡聞的地方。」日本是港人旅遊熱點,但說真的,我們真的有那麼了解日本嗎?即便坐下來與朋友聊天,裡面也沒有多少知識含量的東西。「如果你說這些東西,大家就會覺得你悶,然後便會說,別說這些了,說別的吧。」她認為,如果我們不去打破社會普遍瀰漫的「不產生讓我們知道」的氛圍,不真正地了解某地某事,整個世界就會像一個罩,我們只會在罩裡移來移去。

遊中亞,感受當地人種的豐富 圖:《當今絲路人文風景》

誰凝視着誰?

能「離罩」思考的不只地域,還有古今。哈薩克斯坦前首都阿拉木圖是絲路上的名城,曾遭蒙古軍隊摧毀,張倩儀到訪時只覺得美輪美奐,原來現在的阿拉木圖市,是俄國人在19世紀重建的。具地理優勢的阿拉木圖,即使遭受打擊,也屢屢重起,類似的例子還有烏茲別克斯坦的撒馬爾罕。

現在的阿拉木圖中心區就像歐洲城市 圖:張倩儀提供

不過,有些絲路城市的生死仍令人感歎,例如書上常見的「木鹿」——歷史上繁榮之地,如今卻是徹徹底底的廢墟,沒有多少人知道。「今天很多香港人說敦煌,敦煌當年也很繁榮,後來也變了,石窟也殘破了。它曾經那麼繁榮,上千年,也可以衰落,那香港當然也可以。」她反思,香港不會永遠是香港今天這個樣子,歷史起起伏伏,城市必然會有興衰,問題是,興衰的因素是什麼。

《當今絲路人文風景》的封面是一位異國女子,她的臉龐被頭巾遮蓋,只露出一雙眼睛,與讀者平靜對視。你看我,我看你,看別人,其實便是看自己。

《當今絲路人文風景》

作者:張倩儀

出版社:中華書局

出版時間:2019年3月

原文鏈接:http://www.orangenews.hk/culture/system/2019/07/12/010121229.shtml

责任编辑:leid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