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粵劇名伶於香港藝術節分享藝術人生
作者:陳劍梅   來源:大公報    2019-07-09 09:33
今年香港藝術節分別請來兩位曾經歷戰爭時代的著名華裔藝術家分享人生藝術及其藝術人生,有「粵劇之母」之稱的著名老倌蔡艷香女士(香姐);還有二戰期間在越南的粵劇戲班工作,從「踢兵」的小角色開始,至今已成為著名的班政家李奇峰先生(奇哥)。
圖:蔡艷香(左二)、李奇峰(左一)等粵劇名伶於今年香港藝術節分享其藝術人生/資料圖片

【識港網訊】今年香港藝術節分別請來兩位曾經歷戰爭時代的著名華裔藝術家分享人生藝術及其藝術人生。他們包括二戰前至今一直在馬來西亞從事粵劇民間藝術,有「粵劇之母」之稱的著名老倌蔡艷香女士(香姐);還有二戰期間在越南的粵劇戲班工作,從「踢兵」的小角色開始,至今已成為著名的班政家李奇峰先生(奇哥)。

雖然超過八十高齡,但是他們記起自己成長的故事,仍然歷歷在目。香姐的養父是一位粵劇戲班班主,當年在馬來西亞經營不容易,所以對女兒的要求亦很高。為了加強表演的娛樂性,會要求女兒表演踩砂煲。我站在一層砂煲上都會失去平衡,可是香姐往往站在超過四層高的小煲上表演。當然在練習的過程中,她吃盡苦頭。

由於近年我研究傳統南派粵劇藝術,所以我私下是認識香姐的,無論在馬來西亞或香港,一直愛聽她的故事。馬來西亞離開繁華的大都會比較遠,那邊的華裔藝術家反而保存傳統藝術更有效,沒有在傳統的形式上夾雜其他流行的文化元素。如今香港知名的大老倌如羅家英和阮兆輝等,都經常向她請教古老戲的做法。可是香姐一直不以此為傲,從來多方學習,例如年輕的時候曾經遠道來香港拍電影,又拜北派大師粉菊花為師。

我從她常常掛在口邊的一句話知道,縱使她也會埋怨、失望和傷痛,她仍然因為父母親給她的安排,感到快樂。她說:「無論我爸打我有多狠,但我要求學什麼,學費有多高昂,他都會為我安排。」這是一句樂上心頭的話,聽不聽得出來呢?就是因為爸媽對她的藝術有高度肯定,才會願意為她付出很大的代價。此話何解?就是說,她以自己的爸媽為榮。香姐盡心盡力,付出一切為了粵劇,為了戲班,繼承父母的事業,這是百分百的孝義,難能可貴。究竟人生藝術及藝術人生,哪一樣比較難呢?

责任编辑:leid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