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中國新增兩項世界遺產 總數並列世界第一
來源:橙新聞    2019-07-09 09:23
中國世界文化遺產提名項目「良渚古城遺址」及「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中國世界遺產總數達55處,與意大利並列世界第一。

【識港網訊】日前,在亞塞拜疆首都巴庫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43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通過決議,將中國世界文化遺產提名項目「良渚古城遺址」及「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至此,中國世界遺產總數達55處,與意大利並列世界第一。

中國最大丹頂鶴越冬地 候鳥跨國遷徙

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表示,新入選的「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位於東亞—澳大利亞水鳥遷飛路線的中心位置,每年有大批鶴類、雁鴨類和鴴鷸類候鳥選擇在此停歇、換羽、越冬或繁殖,在跨國遷徙候鳥保護領域發揮著不可替代的獨特作用。

該區域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潮間帶灘塗,這些灘塗和其他濱海濕地為680種脊椎動物和500多種無脊椎動物提供了寶貴的棲息場所。在該區域生活的415種鳥類中有23種全球重點物種,有17種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入瀕危物種紅色名單。

這裡也是中國最大的丹頂鶴越冬地,最多時,全球丹頂鶴種群中有80%在此過冬。此外,全球極度瀕危鳥類勺嘴鷸有90%以上選擇在此棲息,瀕危鳥類黑嘴鷗在此繁殖,極為稀有的小青腳鷸、大杓鷸、黑臉琵鷺和大濱鷸等長距離跨國遷徙候鳥在此停歇。

另一進入世遺名錄的是位於中國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良渚街道、瓶窯鎮及周邊地區的良渚古城遺址。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佈,是次入選的要素只包括公元前3300年至西元前2300年的城址、周邊水利工程和同時期分等級的墓地(含祭壇)。不過,良渚文化實際上出土過不同時期的文物,其歷史可追溯到5000年前或更久。

古城三重格局與水利設施 跑在時代前端

良渚文化是南方長江流域的史前文化代表,上世紀30年代開始進行考古發掘,直到2007年,具有城牆實證的遺址才正式被發現。良渚古城的核心區可分成三重,古城核心區、水利系統及周邊郊區總佔地面積達到100平方公里,規模極為宏大。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學報指出,這種三重格局與後世都城中的宮城、皇城、外郭的三重結構體系相類似,這是它其中一個開創意義。同時,它高度發達的水利文明、玉器發展和稻作文明亦為人所稱道。

良渚古城是依水而生的文明,古城本身就是一座水城,9座城門中只有1座陸城門,其餘均為水城門,以此實現城內水系的環通。當時居民很可能依水而居,考古發現也發掘過良渚文化的獨木舟、竹筏和不少木漿等,充分顯示了良渚文明與水的密切關係。此外,良渚古城還有中國最早的大型水利設施,其外圍水利系統是世界上最早的防洪水壩遺址和同時期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水壩系統。

玉器及稻作文明首屈一指

玉文化是中華文明重要的一環,4000至5500年前的凌家灘文化、紅山文化、崧澤文化、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及齊家文化均有用玉的傳統。當中,良渚文化的玉器數量巨大、種類豐富,是史前玉文化發展的最高峰。良渚人在玉禮器上雕上神徽圖案,而這些標誌身份的名貴品一般與王權、軍權及財權連為一體。良渚古城的大墓中,便有大量玉禮器的隨葬品。

稻作也是良渚文化的要項。學報指出,長江流域(主要指長江中下游地區)是目前所知的稻作農業的原產地。在良渚文化茅山遺址,學者發現了面積達5600平方米的稻田,這是良渚晚期的超大稻田區。在當時,良渚的稻作水準已非常高,稻米更是良渚先民唯一的主食。

是次中國再增添兩處世界文化遺產,使自然遺產刷新至14項,文化遺產成32項,而自然與文化雙遺產及文化景觀遺產則保持4項及5項,合共55項,成為本年世遺大贏家。

原文鏈接:http://www.orangenews.hk/culture/system/2019/07/08/010120915.shtml

责任编辑:leid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