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東區街道故事】駱克道曾為日軍慰安所
作者:魯金   來源:橙新聞    2019-06-27 16:15
港島灣仔區有條主要街道,以「駱克」為名,駱克的英文全名應譯為史超活.駱克,因他的全名為J. H. Steward Lockhart,他是1898年(光緒二十四年)香港的輔政司。

【識港網訊】港島灣仔區有條主要街道,以「駱克」為名。駱克到底是什麼人?他在香港有些什麼功績,值得用他的名字為街道的命名?

駱克的英文全名應譯為史超活.駱克,因他的全名為J. H. Steward Lockhart。他是1898年(光緒二十四年)香港的輔政司。「駱克」這中文名字,是官式的譯名,是以沒有第二種譯法,跟其他香港的高官的譯名有很多譯法不同。考其原因,是因為他和中國訂過一張協定,在簽字時,需在中文本上有一官定的譯名所致。而港府用他的名字命名駱克道,也正是和這一張協定有關。

然則駱克和中國方面訂過什麼協定呢?這協定就是《香港英新租界合同》,即是香港新租界的「邊界」協定。說得簡單一點,就是香港現時新界地區的「邊界」界線的劃分的文書。

駱克與「劃界」工作

1898年,即清光緒二十四年,當時英國藉口為了保護香港,需要「租借」現時叫「新界」的大片土地,租借期為九十九年。當時條約是由英駐華大使竇納樂爵士(Sir Claude Maxwell MacDonald)和李鴻章、許應騤所簽署的,但租約上並未劃定界線,故此劃界的工作,要由當地官員實地進行。駱克是當時香港的輔政司,由他主持英方的「劃界」工作。

史超活.駱克爵士(1858-1937)

不過,駱克當時正在英國度假,並由當時的庫務司史勿夫(Thomas Sercombe Smith)代理輔政司之職。直至英國殖民地大臣告訴他,李鴻章和許應騤已簽了中英《展拓香港界址專條》,按照該條約規定,7月1日就要執行,是以叫他馬上趕回香港,負責接收新界的大片土地,以及進行劃界。

當時飛機尚未發明,從英國到香港,最快捷的辦法是乘軍艦,故此駱克返抵香港時,已是8月2日了。原來,英軍在進佔新界時,並不如想像中那般順利,新界很多鄉村的鄉民都拒絕英軍進駐,並引發多次衝突。駱克見此情形,只好又返回英國報告一切。他在8月2日返港,8月31日又乘印度皇后號輪船返英,可見工作進行得殊不順利。

英國後來通過駐華大使寶納樂,要求清政府派員到新界去,曉諭鄉民,以便進佔新界。同時,要求派來的大員。有權簽立界址的協定,以便和香港的輔政司駱克直接辦理“劃界”的手續。這樣經過文書的往來,已花了幾個月時間,到清政府派出大員之時,已經是1899年(光緒二十五年)初了。當時駱克已從英國返港,和清政府派出的大員王存善,一同親自到新界去。

王存善事前先到元朗、錦田、大埔等地曉諭鄉人,勸他們不要反抗英人進駐,並且派了清兵在「邊界」上保護,以便「劃界」工作能順利進行。駱克當時就和王存善在深圳河邊一帶進行實地「劃界」工作,同行還有很多工程兵,帶備木樁,在劃定界線時,就樹立木樁為界。

這條界線是用深圳河作基本界線的,稱為香港的北界。但是對於西界,因為中英《展拓香港界址專條》有一張「黏附地圖」,地圖上將大嶼山劃入「租界」之內,又將橫瀾島和蒲台島,以及東部大鵬灣的東平洲也劃入界內,故此對於東面的水界,和西面的水界,並沒有嚴格劃分清楚。

當時清政府派來香港「劃界」的王存善,毫無辦理外交事務的經驗,他以為「劃界」就是劃定北界,對於東界的大鵬灣和西界的后海灣,並沒有劃定,就和駱克簽了《香港英新租界合同》。這張合同,是在1899年3月19日,即光緒二十五年二月初八簽署的。

簽了約後,駱克認為這張協定對東界和西界並無明確的規定,大可以把大鵬灣和后海灣的水域,完全劃入界內,他向新任港督卜力爵士(Sir Henry Arthur Blake)建議將東西水界伸展到大鵬灣和后海灣去。卜力亦認為可行,於是他通過當時駐廣州的英國領事,照會當時的兩廣總督。

當時的兩廣總督是陶模,他收到英領事的照會,照會中有一段說:「香港總督來文,內開:香港政府並不以為英權可至流入海灣之河港,與流入租界深圳河之河港,但可至各海灣水盡見岸之處。……香港政府甚願於各該河港口由此岸水盡見岸之處,至對岸水盡見岸之處劃一界線,為英國權所至之止境。」

這照會中的措辭十分含糊,什麼叫「此岸水盡見岸之處」和「對岸水盡見岸之處」呢?其實這兩句話的實際意義,就是潮漲時英艦能到的地方,就算是英界範圍之內。此外,對岸潮水退至最低點的地方才算邊界,那麼整個大鵬灣和整個后海灣都可以劃入界內了,這是把領海範圍擴張的詭計。當時的兩廣總督陶模,為之手足無措。

但這件事後來不了了之,因為英國稍後又強迫清政府簽了租借威海衛條約,英國又得到了甜頭,便不再重提「水盡見岸之處」了。駱克因「劃界」一事有功於港府,故此將一條街道用他的名字命名,但這已是二十多年後的事,因為駱克道闢為馬路,是在1927年。

原來1899年(光緒二十五年)時,駱克道仍是大海,軒尼詩道、謝菲道、高士打道通通是海,換言之,這幾條主要街道都是填海取地闢成的,填海工程開始於1921年。

駱克道的早期住客

灣仔區的填海經過是這樣的:1921年,港府招商承辦將灣仔區海灣填平的工程。這項填海工程是由海軍船塢(現在的添馬艦基地旁的夏慤道)東邊開始,填至銅鑼灣怡和洋行貨倉止,即自怡和洋行貨倉,至海軍船塢之間拉一直線,將直線以內的海填為陸地。直到1927年省港大罷工後,才完成了全部填海工程。

二十世紀初的灣仔和銅鑼灣 圖:《香港東區街道故事》

香港當時人口約為六十萬,港府估計填海獲得的土地,可建築容納二十五萬人的住宅區。當時填海工程完成,就開始拍賣土地,鼓勵建築商建屋。不過,在灣仔新填海區上的首批建築物,並不是在駱克道出現的,而是出現在軒尼詩道上,即修頓球場對面的那一列樓宇,這列樓宇的背後就是駱克道。

當時由於國內北伐,使很多軍閥下野,那些大小軍閥及其追隨者紛紛逃來香港作海外寓公。他們在香港置業作久居之計,使新填海區的建築業得以發展起來。但當時的速度是很緩慢的,不像今天的物業市場那樣興旺。

另一批置業人士是海外華僑。因為1929年世界經濟恐慌,美國華僑看到美國在經濟恐慌時的慘狀,很多人便把資金調來香港置業。駱克道的首批樓宇,就是這一年興建的,業主大部分是華僑。

駱克道近分域道的一段,是老牌的酒吧區,人們亦稱它為「紅燈區」。但該段的駱克道形成為「紅燈區」,並非一日建成的,也有一段發展過程,研究起來也很有趣,而且其中也有血和淚的歷史。

「紅燈區」與「慰安所」

駱克道近分域道一段道路發展為「紅燈區」,其過程是和港府的若干措施分不開的。原來開埠初期,港府為設法阻止英兵外逃,除訂立法例之外,亦致力改善英兵的生活環境。當時港府在西營盤的七號警署現址處,建了一座海員宿舍,港人稱為「些剌堪」,因它的英文為sailor home。

這「些剌堪」在灣仔填海完成後,便搬到灣仔口來,該處又因接近海軍船塢,港府便在灣仔口建了一座海陸軍俱樂部。於是接近這兩所海員宿舍及海陸軍俱樂部的一段駱克道,就成為水兵與洋船海員經常出沒之區了。

香港在開埠之初,就有酒吧設立,初期的酒吧以及供水兵海員消遣的場所,多設在中環擺花街與荷李活道上。自海員和水兵集中在灣仔口,那些酒吧也隨著向東移,集中在灣仔口一帶。因駱克道新建的樓宇很多,租舖容易,又因那時海運相當發達,來港的洋船很多,各國的水兵和海員都集中在灣仔一帶活動,酒吧生意興旺,於是越開越多,漸漸形成一個酒吧區。

1935年,日本擴建海軍,又大造商船,當時香港海面,常有日本軍艦和船舶駛至,日本海軍和海員也上岸尋歡作樂,因此駱克道上,除了有西式的酒吧,還有日式的酒吧。

由於駱克道近灣仔口一段街道上舊式的酒吧很多,因此到了1941年12月8日,日軍發動「香島攻略戰」,香港淪陷之後,日本佔領軍就宣佈這一段的駱克道為日人娛樂區,並把這一段駱克道的居民,驅逐出屋外,不許中國人住在該段道路之內。

從前,該段駱克道雖然是酒吧林立,但只開設在樓下的舖位,樓上各層都是住宅。而且,並不是每間舖戶都是酒吧,其中有些是洋服店、出售紀念品的商店和士多店等,日軍突然宣佈劃定該處為日人娛樂區,迫令該處的居民搬走。那些帶了軍刀的日本憲兵,逐家逐戶打門,進去搬走屋內衣物,拋在街上,限他們在二十四小時內遷出。當時這一段駱克道的居民,不少被迫帶了細軟,到附近街道的騎樓底下露宿。

日軍將這一段道路的樓宇全部佔用,改作「慰安所」。原來日本軍國主義者當時的軍隊編制,是准許附設「軍妓」的,「軍妓」所住的地方,就叫「慰安所」。換言之,昔日的酒吧區,在淪陷時期,就變成了日軍的妓院區。該處除了設立了很多「慰安所」之外,還有喫茶店、料理店,和有高級藝妓的妓院。

香港日佔時期新聞報道 圖:維基百科

在淪陷時期,盟軍飛機曾在香港上空轟炸,轟炸的目標便是海軍船塢和駱克道的慰安所。因為海軍船塢是日本海軍的軍事地區,而駱克道近灣仔口的一段「娛樂區」又是日軍雲集之地,故有一定的軍事意義。可是,盟軍的轟炸機,並沒有命中目標,炸彈落在修頓球場以及該段駱克道上,造成很多民房被炸毀,平民被炸死炸傷者凡數百人。

戰後,被日軍強佔的民居交回原主,初期只有一兩間古老的酒吧復業,並未再度形成酒吧區,但不久,由於英美海軍來港度假的人數大增,港府在分域道海旁闢一小碼頭,供軍艦的汽艇泊岸,於是這一帶又熱鬧起來,很多私娼都到該處向水兵兜搭,漸漸又形成一處「紅燈區」。經營酒吧及色情事業的人都在該區投資,在朝鮮戰爭時期是一個高潮,到越南戰爭時期,又是另一個新高潮。

1945年9月香港重光 圖:維基百科

算起來,駱克道由填海完成到建成樓宇,已有八十多年歷史,初期的建築物,全部是樓高四層的三合土樓宇,但現在,已建了不少高樓大廈。與初期的駱克道比較,可說已是面目全非。

_____________

上文節選並改編自《香港東區街道故事》

《香港東區街道故事》

作者:魯金

出版社:三聯書店

出版時間:2019年6月

原文鏈接:http://www.orangenews.hk/culture/system/2019/06/27/010120133.shtml

责任编辑:leid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