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台灣視覺藝術家張騰遠的鸚鵡人藝術展
作者:王建揚   來源:橙新聞    2019-06-27 11:08
台灣的視覺藝術家張騰遠近期在台灣的愛上藝廊展出個展《菱鏡,湖面,光》,他的作品就像是在看科幻小說一樣,他以自創的鸚鵡人角色虛擬外星人,來到千年後的地球考古。
張騰遠個展《菱鏡,湖面,光》 圖:王建揚

【識港網訊】「跟著王建揚趣看展」,本次為大家推薦的是來自台灣的視覺藝術家張騰遠,我覺得看他的作品就像是在看科幻小說一樣,他以自創的鸚鵡人角色虛擬外星人,來到千年後的地球考古。關注他的作品已經有6、7年的時間,當初看到他的作品,鸚鵡人正在對著村上隆與草間彌生等知名藝術家的作品進行考古研究,新穎的題材立刻吸引我的注意。

某種鼠類,91×72.5cm,acrylic on canvas,2012 圖:張騰遠提供

而之後他開始將中國山水畫的白描線條轉換為動漫風格的平面繪畫,中西合併的畫風配上鸚鵡人探索當代生活中種種荒謬怪誕的議題,從此如科幻小說般的繪畫作品連載開始。他也漸漸受到藝術圈的關注,開始受邀在紐約、倫敦、科隆、東京、大阪、首爾、新加坡等世界各地展出,除了畫廊展覽也與品牌合作,前年更推出了鸚鵡人限量公仔,鸚鵡人正在大舉入侵世界各地收藏家的家中。

愛沒有重力,90x160cm,acrylic on canvas,2019 圖:張騰遠提供

此次他在台灣的愛上藝廊展出個展《菱鏡,湖面,光》,走進展覽空間,會發現原本長條形的空間,被畫廊規劃為三個區塊,每個空間需要走幾階樓梯上去,也因為這樣的設計讓整體空間變的有趣不單調,而張騰遠也因為這樣的空間特性將作品分成三個系列展出。

很開心有機會能訪問到藝術家張騰遠,讓我們來聽聽他的創作故事吧。

張騰遠個展《菱鏡》圖:王建揚

鸚鵡人末日考古系列的含義?為什麼會想用鸚鵡人當主角?

張騰遠: 我的作品主要奠基在一個末日的故事背景上。我稱之為末日考古,或者是未來考古。想像地球已經末日數千年,外星生物來到地球,透過考古研究,了解末日前的人類文明。

這個想法來自我觀看Discovery頻道時,節目裡的考古學家說到,即便是現在的科技如此發達,很多從考古現場所挖出的物件,我們還是無法理解其當初的用途或是代表的意義。我覺得這件事情很有趣,會不會數千年後的生物,挖出杜象的小便斗作品《噴泉》或Demien Hirst的鯊魚標本作品時,完全搞不清楚這當初是做什麼用的呢?於是我以這樣有趣的假想,開啟了我的末日考古系列,裡面有個外星人-鸚鵡人(Parrot-man)來到地球,透過考古研究地球末日前的文明。

會以「鸚鵡」作為外星人的形象設定,主要原因是因為鸚鵡會模仿人類聲音,然而牠並不是真的懂所模仿聲音的意義,所以對我來說,「鸚鵡」有一種誤解的符號性。因此,我設定鸚鵡人來到末日後的地球,透過我刻意的「誤解」,點出當代的荒謬。

聊天室,112x145cm,acrylic on canvas,2018 圖:王建揚

這次展覽《菱鏡,湖面,光》的展覽概念?

張騰遠:菱鏡,湖面,光可以看作三個在作品脈絡裡的關鍵詞,也是這次在愛上藝廊展出作品之屬性的三個方向。

菱鏡可映照出虹彩般的豐富光譜,除了用以期望自己在創作中所關注的面向多元廣泛,也暗示著配色鮮豔的畫面。 湖面,散發光的水面,是水的聚集,也是生命流動的匯聚。光,主要指得是我這兩年關注的議題,當代人類臉上的那層藍光-智慧型裝置所散發的光。使用智慧性裝置已經是當代人類的集體行為和符號,若未來回頭來看這段時間(大概2013~之後),會發現在此之後的人類,臉上都有著一層薄薄的藍光,而這藍光與人體之間的關係,就像是太陽光與植物,螢幕裡的資訊以藍光傳遞,滋養著人類。

Drifting, 145x112cm, acrylic on canvas, 2017 圖:王建揚

我發現你的作品中有很多不同的元素,比如動漫的線條、中國山水畫的白描線條、甚至是塗鴉的文字,你是怎麼會想讓這些不同的「符號」放在一起?

張騰遠:我很喜歡中國傳統山水畫,特別是裡面的移動式透視法,或是將風景「符號化」的手法。在繪畫裡,我常常採用移動式的透視法,因為它會讓畫裡所描繪的世界看起來同時熟悉又陌生,而這很像我想像中的末日後世界。

同時,我對山水畫裡符號化的手法很有感覺,山水裡的山、石、甚至樹葉,其實都不是「真實」的樣貌,而是透過轉化,符號化之後的結果。而我將此想法用在我的繪畫裡。我擅長將各種繪畫的筆法符號化,並將之擺放進畫面中。譬如山水畫裡的皴法,古典宗教化裡的光芒,漫畫裡的線條、文字……等。因此,對我來說,一件繪畫作品的完成,不是「畫」完,而是「編輯」完。 我想也是因為我面對繪畫的路徑比較不一樣,因此我的繪畫作品總是呈現一種怪異荒誕的世界,而這正是我想要的。

左:星期五夜晚,112x145cm,2018 右: pioneer and master of information,91x72cm,2017 圖:王建揚

我有看到你的作品有動畫、平面繪畫、雕塑等多種媒材的創作?為什麼會想做這麼多類型的創作?未來還想嘗試哪類型的創作?

張騰遠:除了繪畫作品,我還創作動畫空間裝置,以及雕塑作品,我喜歡在一個完整的發表場域裡,將這三種媒材安排在展場中,我覺得這些媒材在展場裡是互相詮釋和對話的,而在我的創作脈絡裡是互相補足的,它們的混搭,讓我想要表達的事情能夠更清晰。

Today we fly, 2017 圖:王建揚

當初為什麼會想成為藝術家?

張騰遠:老實說剛開始並沒有想太多,就是覺得創作是一件超好玩的事情,所以一頭鑽進來。但讓我「持續」下去,讓我保有創作續航力的,是藝術裡迷人的可能性。每次開始新的創作計畫,或面對新的畫布,我都得重新與它建立關係,而在重新的過程裡,總是會發現許多新的嘗試和可能性。

手機成癮的聖子, 130x162cm, 2019 圖:王建揚

你欣賞的藝術家有誰?

張騰遠:我特別容易被使用媒材多元,關注議題多變或是創作手法靈活自在的藝術家吸引。 最近關注的是Urs Fischer、André Butzer。

未來的夢想或目標是什麼?

張騰遠:希望可以一直保有創作的熱情,並且一直創作到老。也希望能將我的鸚鵡人系列的平面作品與動畫完整地呈現,舉辦大型的個人展覽。

給年輕藝術家的建議?

張騰遠:創作大概是最追求彈性的事情之一,所以面對各種事情時,保有好奇心,時刻提醒自己不過早下結論,這樣通常可以讓創作狀態保有一定的自在感。

排隊等著光, 90x160cm, 2019 圖:王建揚

而我們在聊天的過程中,也有聊到現在的世界趨勢——高端時尚及街頭潮流與藝術家合作越來越密切,透過品牌的力量,也可以更廣泛的將藝術傳遞到大眾身上,希望台灣與香港未來也能有更多的品牌找藝術家合作。而另一方面,這幾年藝術家開始透過限量公仔、版畫、週邊商品來拓展支持他的群眾,我想這時代除了在畫廊販售作品外,還有很多的可能性可以去嘗試。

三重奏,116.5 x 273cm,2018 圖:王建揚

而藝術家張騰遠剛好就是走在這一波浪潮上,他曾經與誠品咖啡合作過,除了展出作品外更推出鸚鵡人菜單以及特製鸚鵡人餐點。近期他更與臺虎精釀合作推出聯名款啤酒,可說是一飛沖天,我也很慶幸有機會搶到一瓶來收藏,他未來肯定是很值得期待的一位藝術家。

臺虎精釀 x 張騰遠限量聯名啤酒 圖:張騰遠提供
鸚鵡人限量公仔 圖:王建揚

關於王建揚

來自台灣的新世代跨領域藝術家,目前生活在香港與台北兩地,擅長攝影、繪畫與裝置藝術創作,曾經獲得日本藝術大師村上隆舉辦的GEISAI TAIWAN 金獎,並與五月天阿信共同展出「一克拉的夢想當代美學展」,作品受邀於歐美、亞洲等多國展出,平時除了在創作就是在看展的路上。

原文鏈接:http://www.orangenews.hk/culture/system/2019/06/26/010120073.shtml

责任编辑:leid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