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你可知道人類在二十到四十年代,有過一段光榮的美學歷史,叫Art Deco(裝飾藝術),這風格以優雅的幾何圖案、活潑的線條為特色,簡化了過去的繁複,火紅於歐洲、美國和亞洲。二次世界大戰以後,Art Deco慢慢褪色,藝術世界跟著有「Abstract Expressionism」(抽象表現主義) 、「Pop Art」(通俗藝術) 、「Minimalism」(極簡主義) 、「Conceptual Art」(概念主義) 、「Deconstructionism」(解構主義) 等,不要以為藝術只藏在畫廊和展覽館,和你無關,這些思潮影響後人的日常生活,如家居、服飾,甚至一張明信片。
做人,如果只懂工作和吃喝玩樂,而不知道其他人在思想上、修為上,曾經作出偉大的貢獻,反而毫不動容,每天過著「生存」而不是「生活」的日子,沒有善用文化和藝術來改變人生,這便是大部分的香港人,也許是中國人的可嘆。
成立於1984年,香港城市大學(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本來只是一家細小的理工學院,1994年,獲升格為大學,近年,更成為香港八大名牌大學之一,真的不懂得「城大」吃了什麼whey protein長大。在八十年代,它只是在旺角彌敦道的一座商業大廈創校,附近是街市和「女人街」,環境嘈吵可怕。後來,政府把它搬去了九龍塘高尚的住宅區,前面有時髦的「又一城」商場、地鐵站、獅子山的巍巍聳立、九龍半島的風景,還有恬靜的婆娑街道。如果要我再唸大學,一定挑選城大,我是「city man」,喜歡在動容的都市閒逛:香港大學躲在悲情的西營盤老區;理工大學被天橋包著,像交通安全島;中文大學和科技大學遠在六親不認的郊區;其他大學的校舍,外貌平凡得像實用中學。
在香港,最初主辦展覽的大學,是「香港大學馮平山博物館」(現在改名,叫「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後來,中文大學的藝術系和文化研究所都搞展覽,跟著浸會大學和理工大學加入戰圈,主辦藝術創意展覽,一比高下。過去大學的這些展覽,沒有讚不絕口:有些題材太嚴肅、有些手法傳統、有些只是學生的畢業作品、有些資源有限,弄不出苗頭。
城大的校舍,本來普普通通,地點卻一流,可惜校舍像政府辦公大樓。突然,在2013年,落成了一座現代又漂亮的多用途大樓,叫「劉鳴煒學術樓」,是校園最高之樓宇,叫人耳目一新。原來是香港著名的呂元祥建築師事務所設計的,怪不得成為整條達之路最矚目的地標。
一直想進去 「八卦」 一下,機會來了:城市大學於3月至7月,策劃了一個展覽,叫「裝飾藝術:當法國和中國交匯」(Art Deco: The France-China Connection),展示法國Art Deco如何起源,然後傳入中國,影響中國人在二十至四十年代的生活。看過一些Art Deco的展覽,其實只是歷史圖片展,或簡單地放置數件文物,可能因為Art Deco的東西,要找出來,已是接近一百年的古董,如果展覽沒有可觀的財政預算,不容易處理。
藝術界朋友說:「它是近年民間策展得最出色的一個展覽,探討Art Deco於法國的緣起;Art Deco如何流入中國;然後,中國風又如何影響歐洲的Art Deco。展覽除了法國的展品,還有Art Deco在香港、上海和杭州的留痕。最好玩的,是它顧及普羅大眾的趣味,比方它解釋灣仔君悅酒店的大堂建築風,便是Art Deco、上海當年賣花露水的廣告,細節也有許多Art Deco、我們的一些日常用品如化妝小盒子,都暗藏了Art Deco的風格。」
還等什麼?我立刻趕去九龍塘地鐵站,先在商場的COVA Pasticceria & Confetteria (天呀,什麼名字) 喝了一杯好咖啡,扮扮闊少,打好底,過了馬路,一口氣跑上斜坡,到了一個清風送爽的入口高台,乘電梯往「劉鳴煒學術樓」的十八樓(這些命名大樓最令人尷尬的地方,是要我們一天到晚叫喊別人的名字,老人家的名字還好,劉鳴煒才三十多歲,外號「Package劉」的他,英俊、能幹、富貴,視為首席鑽石王老五,「港女」的必殺目標,但是我們男的並非癡男,卻要常常呼喚「劉鳴煒」、「劉鳴煒」,認真冤氣!)。展覽場館是暗暗的,靠聚焦光源帶路,卻是我的口味,我害怕「大光燈」的展覽,像去檢查證據,心都未能安靜地欣賞。
展覽從法國、香港和上海多家博物館、機構及私人收藏,千辛萬苦,爭取人家同意,才搜羅了三百多件展品,有些還是大型家私,所以,雕塑、畫作、海報、服飾、陶瓷、玻璃、珠寶、化妝盒都齊全,珍貴難得,價值連城。展覽策劃主導是法國人,包括Emmanuel Breon。「Art Deco」是城大展覽館開館以來第八次展覽,真高興,這所大學的藝展,愈做愈精采,其他大學還不急起直追?對我們草芥來說,看這些藝展,有五個要求:做足功課,不要思維表達紊亂;第二,要深入淺出,市民不是來看複雜的學術研究;跟著,場地要佈置得宜,不像走進了政府的宣傳場所;然後,藝品珍貴,才會驚喜;最後,要有趣,例如好玩的裝置,讓小朋友不會淡出個鳥來。
以前,大學對於想發財的人來說,是個「金」字塔,因為大學畢業,便有好工作;而對老百姓來說,是個象牙塔,因為校園的讀書人,與世無關。清新可喜的是近來香港的許多大學開始投入社區,主辦文化、藝術、創意的展覽,好處多的是呀:可以讓市民走入不同的大學校園,認識他們。對大學來說,藝術發展是建立「品牌」的好宣傳。大學除了推動思考,有責任改善學生的修養素質,所以,就算是「科技大學」,也應該有藝術活動。捐款支持大學的人,除了因為它的學術成就,還期待一所大學是文化的孕育田園。所以,大學主辦藝術展覽,更能打動他們對大學的撐持。
以往大學的藝術展覽,有些是雷聲大、雨點小;有些是毫不貼地、親近民情。今次城市大學的「中法Art Deco交匯展」,真的讓人眼前一亮,不禁會問:「為何一所非藝術大學,會有能力弄出這樣欣喜若狂的高品味藝術展覽?背後是由誰主催?如何克服千個難題?這次成功之後,還有下一轉嗎?」
在十九世紀,人類仍然喜歡充滿精準的東西,比例、構圖、勻稱、明暗都要一絲不苟。但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一股新思維正蠢蠢欲動,叫「Art Nouveau」(新藝術運動),開始追求自然的結構和線條。而後來的Art Deco美學運動,帶動的是1925年在巴黎舉行的展覽,叫「國際裝飾工藝博覽會」,他們的宣言是「One must be Modern and make it known to the world」(來,一起現代,公諸於世) ,於是,一場以改變圖案和線條為主調的藝術大革命,張開了世人的眼睛!
希望香港將會有一場藝術運動,叫做「Art Uni」,由城市大學今次的展覽帶動,於是香港十多間大學能夠接連良性互動,為了大學,為了學生(不要入了校園,再聽到有些大學生滿嘴「粗口」),為了社區;來以藝術改善整個學界以至社會,包括每一個香港人的文化和修養。那麼,我們的城市才配稱國際大都會!
原文鏈接:http://www.orangenews.hk/culture/system/2019/06/21/01011964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