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電影《每當變幻時》裡的「富貴墟」,其實是聯和墟裡停用已久的「聯和市場」。有時在粉嶺站遇上問我「坐什麼車去聯和墟」的途人,我總說不出來。當「九鐵」還未喚作「東鐵」時,我都直接從在粉嶺站走路過去,不會坐小巴或巴士。穿越數段行人隧道,回到地面狹窄又陽光充沛的小路,就是那小小的聯和墟。
「聯和墟」之所謂為「墟」,因為它是,或者曾經是粉嶺區的中心。早在1940年代,粉嶺已是香港新界北部的中心地帶。蘇子夏在《香港地理》裡如此介紹粉嶺:
由沙頭角東南來,由上水西南來,由元朗北行轉東來,由沙田大埔墟北來之公路,皆會聚於粉嶺,因此粉嶺遂成新界北部之交通中心。[……]在粉嶺西往凹頭元朗道中有粉嶺高爾夫球場俗稱波樓,為遠東高爾夫球場之最大者。[……]粉嶺東之軍地有賽馬場[……]每當週末,港中西人常好來粉嶺與上水作野外之消遣。──蘇子夏《香港地理》(節錄)
粉嶺本有軍事用地、高爾夫球場、馬場,曾是香港其中一個戰略地區和消閒後花園。這些軍人、外國人、遊人與圍村原居民,以及二戰後數量大增的寮屋居民,形成了一個人口結構多元的社區。
聯和墟就是這些人的生活交匯點。很多前往鹿頸、鶴藪、流水響郊遊的人,會先到聯和墟購置爐炭、菜肉、食水等物資;村落務農者,會在聯和墟做生意;軍營、別墅、球場的人,會在聯和墟補給、消遣。1953年的《中國學生周報》又記下了這樣的聯和墟:
粉嶺這個地方,除了百多個村莊,還有一個新式墟市——聯和墟。一排排新式洋樓,夾着寬濶而又清潔的街道,遠遠望去,真像一座小小的城垣。到了晚上,商店的霓紅[虹]燈,把整個墟市照耀得如同白晝。至於商店裡的貨物,也是應有盡有。這些,確非一般墟市所可比擬的。——羅文〈粉嶺素描〉(節錄)
1980年代早期,粉嶺站附近依然清靜,只有幾棟新建的公共房屋、一堆臨時房屋、一座蓬瀛仙館,以及無數農田。想要去買好菜、吃大餐、看電影,就得步行到與鐵路相距約十五分鐘腳程的聯和墟。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早上穿過行人隧道,沿着一大片菜田,走到聯和市場外圍吃白粥、炸兩。媽媽常着我站在鵪鶉檔的那個街市橫巷入口,等她走出來,再去球場逛臨時攤。我或會得到一個番茄或蘋果,邊走邊吃。
我們有時興奮地走到聯富街的「粉嶺戲院」看港產片或西片,然後在設有英式酒吧的「適雅餐廳」,或在會賣「焗雪山」(Baked Alaska)的「雅士餐廳」裡「鋸扒」。年紀小小,不能喝酒,我曾在「適雅」說想喝「凍檸樂」,立刻給家長大罵失禮,說這裡不是聯興街的茶檔,不會賣「凍檸樂」。侍者聽到了,就在我面前放下一杯加了黃檸檬片的可樂。
1980年代中期,粉嶺土木大興;工廈、私人屋苑及公共房屋並肩矗立。1996年,「九鐵」改名為「東鐵」;2007年再改成「港鐵」下的「東鐵綫」。聯和墟因不像石湖墟、大埔墟般毗連鐵路,所以縱然建了市政大廈,卻完全不像粉嶺的中心,反而漸變邊陲。
當「九鐵」還是「九鐵」時,我去聯和墟吃粥、看電影、鋸扒、拍學生手冊用的呆頭呆腦證件照。那所坐滿外國人的酒吧,早已不在。變幻來,時光去。仍舊依依,是我心裡那個小小的聯和墟。
聯和墟散步心得:坐車的話,可於港鐵粉嶺站A2出口外,乘搭綠色小巴52A或九巴278K到聯和墟。走路的話,可從港鐵粉嶺站C出口左方,經行人天橋到達三級歷史建築「前粉嶺裁判法院」(電影《無間道2》取景地),再經前方的行人隊道抵達聯和墟,需時10至15分鐘。屆時可試試墟內的「協香」蛋撻、「四眼仔」腸粉、「群記」豬手、「新漢記」客家菜和「雅士」豉油西餐等;又可看看「聯和市場」(部分結構)、「聖約瑟堂教堂」這些三級歷史建築。
_______
鄒芷茵,香港地誌文學研究者,編有《疊印:漫步香港文學地景1、2》(合編)。飲食散文《食字餐桌》作者。
原文鏈接:http://www.orangenews.hk/culture/system/2019/06/20/01011959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