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四季花與節令物──中國古人頭上的一年風景》
【識港網訊】端午,又稱端陽、重午、端五節、天中節。中國古人以五月天氣炎熱,疾病易於流行,故稱其為惡月,而五月五日為惡日,且有「不舉五月子」之俗,即陰惡從五而生,五月五日雙五相逢,是最不吉利的惡時。因此,端午節的節令飾物,也體現了濃厚的巫術色彩。
五毒
五毒是端午節最重要的節令主題。它主要指蠍子、蜈蚣、蛇、蟾蜍、蜥蜴等五種毒蟲。每到端午節,民間就有掛五毒圖於門戶,或者在兒童手臂、身上佩戴五毒形象飾物的習俗,其意在禳避病害,以求平安。
在明代,五毒也用做補子紋樣,如明代艾虎五毒紋回回錦童衣料。這件織錦將虎與五種毒物以同等大小地佈置在水田紋上,水田紋模仿當時流行的水田衣(又稱百衲衣或百家衣)的風格。人們認為,兒童穿百家衣,容易長大,而艾虎五毒更是辟邪祛毒的象徵,也有利於健康。
除了補子紋樣,還有簪佩五毒的風俗。明代劉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卷二〈城東內外 ‧ 春場〉:「簪佩各小紙符,簪或五毒、五瑞花草。」
另外,還有一些以單獨毒物為主題的髮簪,如台北故宮博物院藏鑲寶石點翠艾葉蟾蜍金簪,點翠艾葉為底托,葉上以細金絲做葉脈,葉上附金累絲枝條、靈芝、梅花,中部有累絲蟾蜍,背嵌紅寶石,嘴裡伸出兩支長彈簧觸鬚,鬚頭部串珍珠。
釵符
釵符,也稱「釵頭符」,或「寶符」、「靈符」、「符菉」、「朱符」、「兵符」、「巧篆」等,是一種上面寫有道家篆符的用絹羅裁成的小幡,用於懸吊在簪釵的端頭。釵符是由五色(青、黃、赤、白、黑)的絲線或彩色繒帛纏合、編織而成的赤靈符發展而來。在宋代的「端午帖子」詞中有很多「赤靈符」的內容,如蘇轍〈學士院端午帖子二十七首 ‧ 皇太后閣六首〉:「萬壽仍縈長命縷,虛心不著赤靈符。」王珪〈端午內中帖子詞 ‧ 夫人閣〉:「欲謝君恩卻無語,心前笑指赤靈符。」
因為要懸掛於釵頭,宋人多將釵頭之符做得小巧玲瓏。因此,宋人將釵符稱作「小符」,如宋代陳元靚《歲時廣記 ‧ 釵頭符》云:「《歲時雜記》:端午剪繒彩作小符兒,爭逞精巧,摻於鬟髻之上,都城亦多撲賣,名『釵頭符』。」歷代詩詞中多有表現,如蘇軾〈浣溪沙 ‧ 端午〉:「彩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雲鬟。」
在金銀首飾題材中,釵符是以禪杖的形式表現出來的。禪杖是僧人在坐禪時用以警睡的器具。以此物做簪子,有辟邪除惡的象徵意義。
符袋
中國古人還有一種用絳紅紗或者白紗做的小「符袋」,把硃砂寫就的道教篆符裝於袋內,或者放入一個硃砂包。「每到節日前夕,道觀會主動把這種符袋送到貴族官宦府中,宮廷賞頒后妃大臣的節日賜物同樣包括它。」(〈孟暉:釵頭荔枝慶端午〉)
據《夢粱錄》卷三〈五月重午節〉,是日「內更以百索彩線、細巧鏤金花朵,及銀樣鼓兒、糖蜜韻果、巧粽、五色珠兒結成經筒符袋、御書葵榴畫扇、艾虎、紗匹段,分賜諸閣分、宰執、親王……所謂經筒、符袋者,蓋因《抱朴子》問辟五兵之道,以五月午日配赤靈符掛心前,今以釵符佩帶,即此意也。」一般掛在小孩頸上的是布製袋形護身符。
到了南宋,符袋進一步工藝化,出現了用五彩玻璃珠串成的珠袋,甚至不乏金絲或銀絲串繫珍珠編成的高檔精品。
艾虎
艾虎,即用艾葉剪成老虎形,成對綴在釵頭。在一些地區的端午節前後,人們將艾葉做成艾虎,用於婦女兒童們喜歡的端午簪飾。除了辟邪,艾虎還有宜男(求子)和「儲祥納吉」之意。艾虎之俗流行於六朝以後。南朝梁代宗懍《荊楚歲時記》記載,在五月五日這天「今人以艾為虎形,至有如黑豆大者,或剪綵為小虎,粘艾葉以戴之。」在古人心目中,老虎是既可怕又可敬的東西。因其威猛無比,能夠有辟邪禳災、祈豐及懲惡揚善、發財致富、喜結良緣等多種神力。
艾花
艾花,古代漢族端午節婦女頭飾,流行於中原和江南地區。農曆五月初五,民間將綢、紙之類剪成艾花,簪戴在頭上,用以辟惡、祛邪。艾花並不在於體現裝飾之美,而更在於它體現了驅邪避害之意。
宋明時期關於艾花的詩詞較多出現,如南宋吳文英〈踏莎行〉:「榴心空疊舞裙紅,艾枝應壓愁鬟亂。」中國古人用絲織品製作艾花極其繁複,先以艾枝或用繒帛剪成艾枝狀作為主體部分,上面再點綴上各種昆蟲、天師像,或做成各種假花,有的還用香藥做成,非常講究。
艾人
門兒高掛艾人兒。鵝兒粉撲兒。結兒綴著小符兒。蛇兒百索兒。紗帕子。玉環兒。(〔宋〕無名氏〈阮郎歸 ‧ 端五〉)
詩中「門兒高掛艾人兒」,很可能就是用艾葉剪成人形的艾花。在中國古代,端午傳統有艾束為人形或將艾葉和菖蒲束成捆一起掛在門上的風俗。南朝梁人宗懍《荊楚歲時記》五月五日,四民「采艾以為人,懸門戶上,以禳毒氣。」端午採藥之俗直到明代仍十分興盛,人們用菖蒲、雄黃酒避毒,在門上裝飾艾人、艾虎、菖蒲、貼符、張天師畫像等禳毒之物。
天師
據吳自牧《夢粱錄》記載,五月重午「五日重午節,又曰『浴蘭令節』……以艾與百草縛成天師,懸於門額上,或懸虎頭白澤。或士宦等家以生朱於午時書『五月五日天中節,赤口白舌盡消滅』之句。」
宋代道教流行,民間普遍流行門上貼的各種門帖其實都是符的變種。門帖中有天師像,天師真名為張道陵(?—一五六年),本名張陵,東漢沛國豐邑(今江蘇豐縣)人,為五斗米教的創始人,被後世道教徒尊奉為「天師」。天師像是用硃砂筆在黃表紙上畫上張天師的像,如陳元靚《歲時廣記》引《歲時雜記》云:「端午,都人畫天師像以賣。」
除了張貼在門上的天師像,也將其做成騎虎仗劍張天師的銅牌,或做成首飾上的主題紋樣。
蒲龍
即菖蒲。別名臭菖蒲、水菖蒲、泥菖蒲、大葉菖蒲、白菖蒲,多年水生草本植物。有香氣,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可防疫驅邪的靈草,與蘭花、水仙、菊花並稱為「花草四雅」,更為有毒植物,根莖毒性較大。誤食量多時會產生強烈幻視。菖蒲作用類似艾草,民間迷信它有辟邪免疫的神效。故自漢晉以來,端午節家家必插艾以應節景,唐以後更添以菖蒲,民間稱為「蒲龍艾虎」。舊俗扎蒲草為龍形,扎艾草為虎形,於端午節掛在門上,以驅惡辟邪。
健人
明代江浙一帶,端午時婦女還有佩「健人」的風俗。據明代萬曆浙江《秀水縣志》卷一:「婦女製繒為人形佩之,曰健人。」健人一般用金銀絲或銅絲金箔做成,形狀為小人騎虎,亦有另加鐘、鈴、纓及蒜、粽子等的。插在婦女髮髻,也用以饋送。《清嘉錄》卷五〈健人〉條云:「(五月五日)市人以金銀絲製為繁纓、鐘、鈴諸狀,騎人於虎,極精細,綴小釵,貫為串,或有用銅絲金箔為之者,供婦女插鬢。又互相獻賚,名曰健人。」文中「騎人於虎」頗似張天師的形象。
荔枝
端午節時,正是荔枝成熟的時節。人們穿帶有「宜男」艾虎紋的薄紗羅衣裳,頭上的釵頭吊掛一對荔枝果。正如晚唐詩人杜牧〈過華清宮三首 ‧其一〉:「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唐人可以不惜一切代價,也要獲取新鮮荔枝,甚至將荔枝果當作吊墜放在釵頭,以此彰顯身份,韓偓〈荔枝〉詩云:「封開玉籠雞冠濕,葉襯金盤鶴頂鮮。想得佳人微啟齒,翠釵先取一雙懸。」「荔枝」諧音「利至」,此盤所雕荔枝碩果滿滿,正可謂「利至連連」,寓意美好。
_________________
上文節選並改編自《四季花與節令物──中國古人頭上的一年風景》
《四季花與節令物──中國古人頭上的一年風景》
作者:賈璽增
出版社:三聯書店
出版日期:2018年12月
原文鏈接:http://www.orangenews.hk/culture/system/2019/06/05/01011833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