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港大首於豬隻取得幹細胞 有望突破胚胎發育等研究
作者:何加祺   來源:香港商報網    2019-06-04 09:31
由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主導的科研團隊,成功研發取得幹細胞的新方法,為研究胚胎發育,以及為基因組學、再生醫學等的轉化研究帶來突破。
左起:劉澎濤、楊樹標、張知恆一同出席港大在幹細胞科研取得突破性發展記者會。記者崔俊良攝

【識港網訊】由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主導的科研團隊,成功研發取得幹細胞的新方法,為研究胚胎發育,以及為基因組學、再生醫學等的轉化研究帶來突破。研究證實從豬隻及人類身上,均能取得擴展潛能幹細胞,其中以豬隻的研究結果尤其重要,豬具有重要的生物醫學研究價值,因其遺傳基因、身體構造及生理機能與人類相似,若能夠改造豬的幹細胞基因,能直接促進生物醫學研究,如器官移植等。有關研究結果已在《Nature Cell Biology》期刊發表。

  或可促進器官移植技術

由港大醫學院生物醫學院和幹細胞及再生醫學研究中心的劉澎濤教授領導、與英國劍橋維康桑格研究院及德國聯邦動物衛生研究院的研究人員,共同研發出取得細胞的新方法。該項研究證實從豬隻及人類身上,均能取得擴展潛能幹細胞(EPSCs),其中以豬隻的EPSCs研究結果尤其重要,因是科研人員首次在豬早期胚胎中取得幹細胞。而是次研究結果亦為研究胚胎發育、以及為基因組、再生醫學、生物科技及農業的轉化研究帶來突破。

劉澎濤表示,豬具有重要的生物醫學研究價值,因其遺傳基因、身體構造及生理機能(如器官大小),均與人類相近,若能改造豬隻的幹細胞基因,不但對動物健康及食物生產將大有助益,也可直接促進生物醫學研究,如器官移植。他又說,人類的EPSCs則可為人體的發育成長及再生醫學研究,提供新的細胞來源。

  EPSCs易於編輯基因

他談到,過去數十年科研人員不斷嘗試提取豬胚胎幹細胞,但只取得有限的進展,現在研究團隊使用EPSC科技成功地從豬的著床前胚胎(又稱囊胚)建立幹細胞培養體系,並系統地分析這些新細胞的發育、細胞和分子特徵。至今,研究團隊已成功從小鼠、豬隻和人類取得EPSCs,這些來自不同物種的幹細胞有相似的分子特性,而且容易作多次基因編輯。

劉澎濤指出,人類的EPSCs除了可分化為人體的所有細胞類型,以及可用於人類疾病和再生醫學研究之用,也由於人類的EPSCs可產生大量胎盤滋養層細胞,還可提供研究妊娠併發症,如子癇前期及流產等的機會。基於是次的研究結果,港大醫學院的科研團隊會繼續拓展EPSC科技,同時會與不同的研究組織合作,希望這些嶄新的幹細胞在不久的未來,可廣泛應用在基礎和轉化的研究上。

有關研究結果已在《Nature Cell Biology》期刊發表。

责任编辑:wuz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