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戲曲視窗:五十年代香港粵曲式微?
作者:葉世雄   來源:文匯報    2019-06-03 11:31
說粵劇電影愈拍愈濫和「粵劇電影減少生產令粵曲忽然少了個強有力的推廣媒介」是不爭的事實;但說「粵曲紅伶的驕矜苟且,令粵曲演唱,予人兒戲的感覺」便不妥當。

【識港網訊】在黃霑先生的博士論文:《粵語流行曲的發展與興衰︰香港流行音樂研究(1949 – 1997)》裡,提出了上世紀五十年代「處處粵曲聲,紅極一時的熱潮,逐漸冷卻,傳統開始式微」的原因如下:「首先出現的現象,是粵曲紅伶的驕矜苟且,令粵曲演唱,予人兒戲的感覺。粵語歌唱電影和小市民鬧劇愈拍愈濫,紅伶的工作態度,也愈來愈差。『七日鮮』變成了『五日鮮』和『三日鮮』,港產粵語電影質素,日漸低劣。於是,電影人提出『伶、星分家』口號,拒絕再與粵劇大佬倌、紅伶合作。而與此同時,本來在星馬一帶很受歡迎的歌唱片,也出現滯市,行情報淡,歌唱電影於是一蹶不振。粵曲忽然少了個強有力的推廣媒介,受打擊不少。內憂之外,粵曲還面對着外患。外患來自本以上海為基地的國語流行曲。

時代曲其實在1949年以前,便早已在香港登陸。民國初年,到上海唸書及經商的廣東人,已長期把上海流行的音樂文化,帶回省、港、澳。而國語時代曲也在興起之後,不停地透過唱片、電影和電台,在香港現身。雖然未算獲得普羅大眾充分接受,但印象不淺,卻是不爭的事實。粵曲向來有個兼收並蓄,只求合用,不問來源的順手習慣,國語時代曲的旋律,根本時常在粵曲裡面出現。粵曲中人,講究旋律『合耳軌』;意思是旋律必須切合觀眾慣於接受的軌道與路向,換句話說,應該採用觀眾耳熟能詳,一聽就覺得親切的曲調。因此,只看粵劇中人常常採用時代曲來另填粵音新詞,就可知道,時代曲旋律在香港人心中,必有不弱地位。因此當大批創作人才和歌星南下,成立唱片公司,時代曲幾乎立刻就找到生機,而且很快便樹立了聲勢,威脅了原來的本土文化寵兒,令粵曲地位,開始動搖。」

說粵劇電影愈拍愈濫和「粵劇電影減少生產令粵曲忽然少了個強有力的推廣媒介」是不爭的事實;但說「粵曲紅伶的驕矜苟且,令粵曲演唱,予人兒戲的感覺」便不妥當。第一,他錯誤混淆粵劇演員和唱家:第二,他高估粵劇電影對粵曲的影響。根據唱片業的老行尊說,上世紀五十年代初至六十年代中是出版最多粵曲唱片的年代,他們認為1949年麗的呼聲出現,讓大眾市民多了聽粵曲的機會。到了1959年商業電台成立,廉價的原子粒收音機大行其道,那時才真正做到「處處粵曲聲」,粵曲唱片的銷量也隨着翻上了高峰。如果大家閒聊無事,可找《香港粵語唱片收藏指南-粵劇粵曲歌壇(20’s-80’s)》一書,統計一下粵曲唱片的出版年份,便知「五十年代香港粵曲式微」的說法不能成立。

原文鏈接:http://paper.wenweipo.com/2019/06/02/EN1906020013.htm

责任编辑:leid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