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致我們回不去的童真歲月
作者:陳紓婕   來源:大公報    2019-06-03 11:04
《城南舊事》是林海音女士的一部自傳體小說,寫了她三歲到十三歲的在北京的童年時光,因為居住在城南,寫的有事小時候的人和事,所以取名叫《城南舊事》。

 

【識港網訊】「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伴隨着這首淒美婉轉的《送別》,聽着廣播版林海音的《城南舊事》,她筆下的童年舊事宛如一幅幅記錄畫面浮現在眼前。

昨天是兒童節,我聽完了廣播版,覺得還不過癮,就找了這本書來讀。

《城南舊事》是林海音女士的一部自傳體小說,寫了她三歲到十三歲的在北京的童年時光,因為居住在城南,寫的有事小時候的人和事,所以取名叫《城南舊事》。本文語言樸實流暢,毫無華麗辭藻的堆砌,以一個十來歲的兒童視角來記錄陪伴她成長的、又一個個離她遠去的那些親人、玩伴和朋友。

書中主人公最後都以各種各樣的原因離開了,讀的過程中會有難以忍受的悲痛和辛酸,聽廣播版本又會根據內容加進一些插曲,用得最多的就是《梁祝》和《送別》,悲傷的文字配上哀婉的音樂,讓人不自覺的隨着小英子進入到她那快樂又悲傷的童年時光。

本書有五個小故事構成,最後又加上出版後記《冬陽.童年.駱駝隊》。

第一個是《惠安館傳奇》。那時三歲的小英子剛從日本回北京,住在城南的一個小胡同,胡同有一家惠安館,裏面住的是從惠安到北京讀書的窮學生,故事就圍繞着惠安館的「瘋子」秀貞展開。秀貞與住在惠安館在北大讀書的窮學生思康相戀並生下一女小桂子,思康回家探望病重母親一去不返,家人在小桂子出生後就把她扔到了齊化門,秀貞想念思康和小桂子變成了人們口中的「瘋子」。可是小英子卻不這麼想,紮着油松辮子,一笑就有兩個小酒坑的秀貞怎麼能是瘋子呢!井窩子的妞兒是小英子的玩伴,又是小桂子,書裏面寫到這兩個人的時候小英子總會迷糊,分不清秀貞和妞兒,因為他們倆有扯不斷的聯繫,很多細節都暗示着小桂子是秀貞的女兒,臉上的淚坑、尖尖的下巴、齊化門、還有身上的胎記。故事的最後是秀貞和妞兒母女相認,踏上火車去尋找思康三叔。原本以為是個美好的結局,可是秀貞和妞兒卻在上火車之前死了,這裏在小英子大病一場清醒過來後看到金鐲子和小手表裏有暗示。

《我們看海去》,秀貞和妞兒不在了,小英子的生活卻還要繼續。英子搬家了,也上了小學。學校裏有很多小夥伴,有喜歡的課文:「藍色的大海上,揚着白色的帆。金紅的太陽,從海上升起來,照到海面照到船頭。我們看海去!我們看海去!」

年幼的英子沒有見過大海,分不清太陽是從藍色的大海還是從藍色的天空上升起來,也分不清大叔是好人還是壞人。說他是好人,他卻偷了東西;說他是壞人,他又艱苦的供着弟弟讀書。大叔對聰明真誠的小英子很信任,英子卻無意中「出賣」了他,英子在他被抓的時候躲在門裏面哭,再也不能和他一起看海了。

蘭姨娘是爸爸朋友的姨娘,暫時住在英子家。起初英子還是很喜歡蘭姨娘的,偶然一次看見蘭姨娘與爸爸做出的不合適的行為對蘭姨娘產生了厭惡。繼而撮合蘭姨娘和德先叔成了一對,機靈的小英子喲,多麼惹人疼愛。爸爸在蘭姨娘和德先叔離開後,很是傷感,小英子就問爸爸要不要吃豆蔻,英子又開始同情爸爸了。

第四個故事是《驢打滾》,奶媽宋媽把小栓子和小丫頭子留在老家隻身一人來到北京,本來她還希望接小栓子來北京上學,最後得知兒女都不在了,宋媽的支點也塌了,無奈只得回家去,又一個人離開了。

《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是最後一篇,爸爸因為喝酒、抽煙染上沉疴,院子裏的夾竹桃和石榴因為沒有爸爸的照料長勢也大不如前。英子的小學生涯也到了盡頭,畢業典禮,英子沒有辜負爸爸的期望,代表班級去領畢業證書並致謝詞,可是爸爸卻沒能來,爸爸把責任給了英子,因為她是最大的一個孩子。花兒落了,爸爸不在了,小英子也長大了。

秀貞、妞兒、不知名的大叔、蘭姨娘、宋媽、爸爸,他們都是給小英子留下美好回憶的人,卻又在不經意間離開了。經歷了離別之殤、成長之痛的小英子,也在一天天的長大,童年的那些人、那些事也被她記錄下來,記在了她的心裏,記在了她的《城南舊事》裏。

在生命的長河中,我們就像一條條小船,本來有很多小船陪着我們一起向前,中途卻因為一些原因分道揚鑣,留給我們無盡的回憶。一如《城南舊事》,無論是小說還是電影都早已成為了我這一代人年少時經典回憶,卻也難免在時代的進程中被人們漸漸淡忘。

人生難得是相聚,唯有別離多,往昔的童真歲月自然是回去了,但且活在當下,珍惜此刻的時光吧,莫待失去時才追悔莫及。

原文鏈接:http://www.takungpao.com.hk/culture/237140/2019/0602/297965.html

责任编辑:leid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