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日本明仁天皇將在本月30退位,由皇太子德仁繼位,成為第126代天皇(另有一說是第129代,視乎混亂時期的幾位天皇如何定義),這是繼光格天皇在1817年讓位予仁孝天皇後,另一位生前退位的天皇。
其實日本天皇生前退位,第一個是第35代的皇極女皇,向弟弟孝德天皇讓位,到了平安時代,更有大量天皇生前讓位,讓位後稱為「太上天皇」,簡稱「上皇」,4月30日後的明仁也會稱為「上皇」。如果退位後出了家,就是「法皇」。有時候,退位後的天皇仍然掌有實權,例如白河天皇(1053-1129)讓位給8歲的兒子崛河天皇,但大權仍在手,稱為「院政」,這和中國的乾隆皇帝在位60年後,傳位給兒子嘉慶皇帝,但後者並無實權,因此要等前者死後,才敢向其權臣和珅開刀,嘉慶元年官方仍叫「乾隆六十一年」。
根據現時的日本憲法,天皇並沒有實權,因此明仁退位與否,並不影響到日本政治。相比起英國,英女皇其實有實權,只是從來不用,形成了慣例而已。所以我常常說,如果脫歐出現問題,英女皇大可運用其權力,至高無上地去解決問題,另一原因是她在民眾和政客仍然享有很高的威望,大家只要看看《英女皇》這部電影,當知她在政客的面前,仍有很大的影響力。如果她的運用權力是解決了國家的大問題,而非為了私心,再加上傳媒的造勢,不難令到英國國民接受。
相對而言,明仁天皇的權力受到憲法的制約,遠少於英女皇。但照我看,當年裕仁天皇對政治的影響力,遠遠大於明仁。這並非基於日本憲法,而是因為在皇權時代,裕仁享有至高無上的權力,雖然後來受到了新憲法的制約,但是他的權力在日本官僚間早已形成了慣性,根本沒有人敢於say no。
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在1989年他逝世之前,日本政經界保持團結,打了一場漂亮的經濟戰,但在他死後,日本經濟馬上崩潰,個人認為,這兩者脫不了關係。
總之一句,中國人很多都很討厭裕仁,皆因在他的任內,侵略了中國,帶給中國莫大的痛苦。但是不可不承認,在126位日本天皇之中,最為才智卓絕的,就是裕仁,他打了一次軍事戰,一次經濟戰,兩次都為日本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榮耀,雖然前者失敗了,後者在他死後也失敗了,但都叫做威過吖。
裕仁之後,日本再無天皇。我有充份的理由去懷疑,明仁並非裕仁的兒子,但卻沒有充份的證據去證實,有機會再寫。(用法律術語去表達,即是有表面證供去作出起訴,但卻不夠把握去鋤入。)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
原文鏈接:http://www.orangenews.hk/finance/system/2019/04/09/01011398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