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房屋問題困頓香港許久,但其實香港並非「無地可見」,僅在新界北,就有大量的土地長期處於未開發狀態,而一河之隔的深圳羅湖區、福田區,近年早已高樓林立,形成強烈對比。15日,林鄭月娥出席答問會時突然提到,對新界北發展有新想法,會以一個整全方法去研究新界北發展,這似乎反映出遲鈍的香港政府終於對當區發展有了不同「認知」。
一河之隔的深圳高樓林立,而緊鄰的新界北卻一片「綠水青山」
新界北發展應破除「小香港」思維
筆者到过位於深圳市福田區的大楼,從窗外就可以看到一河之隔的香港土地上,一團團魚群湧動,一片片植物綠樹成蔭,和腳下所在的高樓大廈相比,實在是一副美景。長期以來,受諸多因素影響,香港政府在決策思考問題時,往往把香港當成一個「小王國」,缺乏戰略全域思考問題的高度,導致在很多香港問題的思考上,香港政府把新界北當成是香港的「北大門」「邊疆」,所以往往採取的是放任不管的態度,和港島、九龍發展完全等同於兩個世界,還美其名曰環境保護。根據《新界北初步研究》,當區未來發展只集中在三個地區,兩個發展情境可容納人口分別只有二十五至三十五萬,發展密度顯然大大低於本港其他地區。16日,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召開研討會上就強調,指未來香港不會有籠屋、劏房等等,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我認為必須讓香港釋放大量土地紅利,那新界北首當其衝,必須納入香港政府的考量範圍。
儘快融入大灣區發展
此前,香港政府曾視新界北部分土地為「無用」,甚至安排在緊鄰深圳核心區不到100米的地方設立厭惡性設施,引發兩地居民不滿。2015年,國家就在《一帶一路》檔中提出,要大力發展粵港澳大灣區。2017年3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將大灣區規劃納入《政府工作報告》之中。同年7月1日,國家主席習近平訪港期間,在他的見證下,發改委與粵港澳三地政府,在香港簽署了《深化粵港澳合作 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2019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聯合公佈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正式為大灣區的建設、分工,訂定規劃目標。
而反觀香港,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加入「大灣區規劃」後兩個月,立法會工務小組通過了厭惡型設施工程提案。同年10月,立法會財委會通過相關撥款。整個過程中,沒有香港政府官員、僅有1名立法會議員提出過質疑,認為如此安排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發展不相吻合。這反映出大部分香港管治人員,缺乏對整個國家方針大略的理解,還習慣于過去的思維方式,必須儘快破除,將香港融入整個大灣區的建設中。
本網評論員 馬可基德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