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帶領下,我們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如今的中國,不僅擺脫了「貧困陷阱」、實現了全面小康,而且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主引擎和穩定器。共建「一帶一路」、舉辦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維護和踐行多邊主義、推動經濟全球化……中國敞開懷抱,歡迎各國共享發展紅利,並為世界經濟可持續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2020年11月10日,人們在上海舉行的第三屆進博會消費品展區
參觀。(新華社資料圖片)

拉動增長主引擎

從1978年的2.3%,到如今連續多年超過30%,這是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的飛躍,折射的是令人驚嘆的中國經濟發展成就。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短短几十年間,中國從一窮二白蛻變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從落後的農業國發展成為世界第一製造業大國,從溫飽不足奔向全面小康,變化天翻地覆。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王勇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認為,中國經濟實現量與質的偉大飛躍,具有改變全球經濟走向的重要意義:「首先,中國作為一個開放力量,加強了經濟全球化趨勢;第二,中國從一個貧窮的發展中國家發展為中高收入國家,且連續多年超越美國,躍居全球經濟貢獻榜榜首,成為拉動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提升了發展中國家在全球經濟當中的地位;第三,中國有效利用全球供應鏈,發揮自身優勢,並且不斷改革經濟發展模式,增強經濟發展的自主性和技術創新能力,為廣大發展中國家提供了值得借鑒的經驗。」

「從全人類的角度來說,作為全球人口最多的發展中國家,中國實現前所未有的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使佔世界人口1/5的人民擺脫貧困、走向富裕,這是人類進步的一個重要成果。而且,中國沒有照搬資本主義的經濟發展模式,堅持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道路,這是人類社會的一次重要探索,為廣大發展中國家提供了借鑒。此外,中國堅持和平發展、合作共贏,不搞侵略和掠奪,這也為其他國家起到示範作用。」對外經貿大學中國WTO研究院院長屠新泉對記者說。

近年來,中國在世界經濟舞台上的表現愈加令人矚目。2020年,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取得重大戰略成果,積極組織復工復產,成為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3月13日,武漢大學抗疫醫護人員賞櫻專場啟動,來自全國各地的援鄂抗疫英雄在櫻花樹下重
逢,盡享櫻花之約。(新華社資料圖片)

「這對穩定世界經濟、增強各國信心具有重要意義。中國經濟率先復甦,不僅能為其他國家及地區提供抗疫醫療物資以及生產生活必需品,還可通過國際貿易與投資,為其他國家及地區提供經濟復甦的動力。」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院「一帶一路」研究室副主任謝來輝對記者分析稱。

中國經濟的韌性和活力帶給疫情陰霾之下的世界更多希望。分析普遍認為,中國經濟對世界經濟的貢獻率有望進一步提升。

「疫情給所有經濟體都帶來嚴峻考驗。無論是抗擊疫情還是復甦經濟,中國都交出一份優異答卷,並將在未來5到10年內對世界經濟增長起到穩定器作用。2020年,中國實際使用外資超過美國,據聯合國貿發會最新的統計,達到了1630億美元,這也從一個側面體現出全球投資者對中國經濟增長的信心。」謝來輝指出,中國所在的東亞地區是21世紀全球經濟最有活力的地區,中國的經濟增長對穩定東亞地區在世界經濟當中的地位以及推動世界經濟多極化發展也具有重要意義。

擴大開放不止步

1978年12月,中國共產黨召開十一屆三中全會,實現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共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偉大征程。

40多年來,從興辦深圳等經濟特區到沿海沿邊沿江沿線和內陸中心城市對外開放,從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到共建「一帶一路」,從設立自由貿易試驗區、謀劃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到成功舉辦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中國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不斷積極主動對外開放,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全面開放新格局。

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後;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繁榮也需要中國——這是改革開放40多年實踐得出的一條重要啟示。

進入新時代,中國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一系列開放「組合拳」彰顯了中國擴大開放的決心。

「近年來,中國擴大開放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更強了。一方面,依託龐大的市場規模和經濟體量,中國更加自信地打開大門,通過舉辦進博會、出台外商投資法等,擴大進口,吸引外資,與世界各國共享中國經濟發展的紅利;另一方面,中國更加積極地走出去,倡導並推進共建『一帶一路』,與世界各國開展互惠互利合作。」屠新泉說。

王勇指出,中國以自貿區建設為抓手,堅定不移邁向更高水準開放,尤其是大幅放寬市場准入,創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資環境。「根據世界銀行發布的報告,中國營商環境全球排名持續大幅提升,已成為全球主要經濟體中營商環境改善幅度最大的經濟體。因此,國際市場對此做出積極反應,大量外資湧入中國,搶佔先機。」

世界銀行發布的《中國優化營商環境的成功經驗——改革驅動力與未來改革機遇》專題報告指出,中國優化營商環境的改革舉措,為全球其他經濟體提供了借鑒,有力地推動了全球營商環境水準整體提升。

「2020年中國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外資流入國。可見中國對外開放的誠意和效果。」謝來輝指出,近年來,中國多次向世界展現開放決心與政策力度,目前已經建立21個自貿區,並加快從要素型開放走向制度型開放,使中國成為吸引外資和外商的機遇之地。

中國對外開放,不是要一家唱獨角戲,而是要歡迎各方共同參與;不是要謀求勢力範圍,而是要支持各國共同發展;不是要營造自己的後花園,而是要建設各國共享的百花園。

2017年1月11日,在肯尼亞蒙巴薩,當地民眾在中國承制的蒙內鐵路
首批內燃機車旁載歌載舞。
(新華社資料圖片)

「中國呼籲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促進全球包容發展和全球治理變革。為此,中國推動『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推動簽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積極探索更高水準的開放。」謝來輝指出,中國將開放發展作為引領中國未來發展的『五大新發展理念』之一,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際國內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都表明中國正在努力把更高水準的開放作為新的發展階段創造新的發展機遇和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手段,也作為提升中國對世界經濟和全球發展的影響力和貢獻率的重要途徑。

力推經濟全球化

在開放發展中,中國始終積極主動地融入經濟全球化。近年來,某些國家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給世界經濟發展帶來極大的不確定性。對此,中國堅定維護多邊主義,高舉經濟全球化大旗,為世界經濟注入一針「強心劑」。

「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世界普遍認識到原先的經濟全球化存在諸多問題,一些發達國家也失去了繼續推動經濟全球化的熱情和動力。在此背景下,中國提出推動經濟全球化朝着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的倡議得到了很多國家的積極響應。要實現這個目標需要主要經濟體以及國際多邊組織的共同努力。」謝來輝指出,從積极參与G20合作,到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從在亞太經合組織等多邊框架內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到推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的談判與簽署,中國致力於推動經濟全球化進程,使之更加符合時代發展潮流以及惠及世界各國人民利益。

王勇也認為,進入新時代,中國經濟從高速度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變。與此同時,中國不斷深化改革,堅持擴大開放,在推動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保護主義、逆全球化等思潮的負面影響。

「歷史地看,經濟全球化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和科技進步的必然結果」「綜合研判世界發展大勢,經濟全球化是不可逆轉的時代潮流」……在達沃斯論壇、博鰲亞洲論壇等諸多國際舞台,「中國聲音」一次又一次對經濟全球化給予力挺;「要維護發展中國家發展利益和空間,支持世界經濟真正公平發展」「全球經濟治理應該以平等為基礎,更好反映世界經濟格局新現實,增加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代表性和發言權」……在世界貿易組織、G20等多邊平台,「中國倡議」一次又一次為完善全球經濟治理貢獻智慧。

「中國以實際行動推動經濟全球化進程,使其更有活力、更可持續、更具包容性。對於在上一輪經濟全球化中落後的發展中國家,中國積極幫助它們真正融入全球經濟。」屠新泉指出,中國給予發展中國家實實在在的幫助,包括提供適用於當地發展的技術,以此解決這些國家在發展過程中面臨的瓶頸。此外,中國積極推動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改革,使廣大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的利益和訴求能夠得到充分反映。

「特別是最近幾年,中國加快自貿區建設,加速自貿協定談判,向世界發出一個明確信號,即中國堅持開放與合作,這是對經濟全球化的巨大支持,也體現出中國負責任的大國擔當。」王勇表示,中國經濟已與世界經濟深度融合,未來中國在推動經濟全球化持續健康發展的過程還將扮演更為重要的角色。

原文鏈接:https://www.wenweipo.com/a/202106/04/AP60b9bfcde4b08d3407c41c7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