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俠客精神的流動性 決定了其永恒魅力
來源:橙新聞    2022-06-29 16:00
“今遊俠,其行雖不軌於正義,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諾必誠,不愛其軀,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

【識港網訊】邱華棟新書《十俠》分享會26日在線上舉行,“俠的精神”議題又被搬上了臺面。同時,《十俠》也帶來了武俠風格的新嘗試,其背後觸及到的形態演變以及精神的傳承,成為了我們探討武俠的新命題。

分享會的標題為“俠是一種精神”,但就筆者看來,恒定狀態下的無限變化才貼近俠客精神的表述。俠客精神更可追溯到人類心理動因的本源,就東方人來說,俠客精神與文化積澱始終密不可分。早在司馬遷的《刺客列傳》中便給予了俠客的精神含義。“今遊俠,其行雖不軌於正義,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諾必誠,不愛其軀,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

中國儒家文化之於正義的教化、道教文化之於自我的尊崇、佛教文化之於善良和慈悲的哲學命理等,完善了俠客正義感和孤獨感的養成。俠客文化的恒定感源於文化積澱的深厚,而流動感源於精神感知的常變常新。

俠客精神不只有殺戮和仇恨,被註入文學後才具備超越現實、屬於大眾的氣韻傳導。宋代之前,俠客的文學書寫屬於文人士大夫階層,直到宋元話本的興盛,俠客文學完成了文人文學到市民文學的轉向。

大眾性和通俗性始終是20世紀武俠文學的主要著力點。但在演變過程中,內部存在一股“反類型”的內生力,在破壞中再生,直至《鹿鼎記》和一眾短篇的出現,武俠小說完成了自我消解和革新。

21世紀武俠創作是極度自由化的,《十俠》便由十個短篇小說串聯起,從俠客產生的緣由談及,追溯至東方上古時代的俠客精神。小說賦予人物廣闊的歷史維度、群體的超凡感悟力和多元的成長價值,以上構成了新武俠書寫的縱深感樣態。

但武俠的敘事背後始終要背負著俠客精神正義感的傳承使命。“言必信”“行必果”“諾必誠”和“赴士之厄困”等話語被融入特殊事件,俠開始“動了起來”。俠客精神的流動性決定它的永恒魅力,直至當下依然可救助危難、感化人心。

责任编辑:lw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