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6日晚,1.2萬架無人機在深圳市民廣場和人才公園上空騰空而起,與地標建築的燈光交織成一幅壯麗畫卷。光影變幻,牽動的是每個深圳人的心——四十五年,深圳由南海邊一個默默無聞的小漁村躍步成為中國經濟第三城,離不開每一位來深奮鬥者的努力。社交媒體上,燈光秀的切片視頻幾成「刷屏」之勢,那是深圳人想告訴世界:45年城市蝶變奇跡,我們與有榮焉。
實際上,這場無人機燈光秀最讓人震撼的,還不止於視覺奇觀,更在於技術實力。1.2萬架無人機,市民廣場和人才公園各6000架,創下了全球最大規模無人機表演的紀錄。無人機不僅能夠完美呈現畫面,還能持續飛行30分鐘,打破了以往15分鐘的限制。更了不起的是,這兩組無人機隔空配合,形成了「雙矩陣聯飛」,與地面建築的燈光同步變換,像是天空和大地在對話。這種「天空+地面」的表演方式,構造出沉浸式的立體光影世界,令人歎為觀止。
這些技術背後,是深圳的創新底氣。深圳是大疆、Damoda等無人機企業的故鄉,全球70%以上的民用無人機產自這裏。這次表演從硬體到飛控軟體,全由深圳本土企業完成,展現了「深圳智造」的硬實力。其他無人機表演還停留在「二次元」程度的簡單的文字或Logo,深圳則跨越到了三維動畫:立體的「深圳之心」、旋轉的山海景觀、酷炫的「子彈時間」,讓人大呼過癮。
表演還融入了國際元素,比如香港設計師洪強的表情包、荷蘭藝術家的宇航員雕塑,展現出改革窗口的「國際範兒」。雖有部分西方媒體「角度清奇」地誇大無人機群的軍事潛力,但這種聲音的出現,卻側面說明深圳的技術已經讓世界刮目相看。無人機燈光秀用最直白的方式告訴大家:科技可以很美,可以溫暖人心,也可以點亮未來,甚至可以具有「威懾力」。
談到未來,表演中的無人機點亮的不僅是夜空,更是「低空+文旅」的新可能。活動通過「文旅深圳」小程式預約,46分鐘名額即搶光,連香港的觀眾也慕名前來,線上直播更吸引了世界各地的無數觀眾……科技正在讓城市更有魅力、更有吸引力,「低空經濟」賦能文旅,讓深圳的國際形象更加鮮活生動、可親可感。
從「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的拓荒年代,到如今「奇跡之城、創新之城、未來之城」的光輝願景,這場45周年無人機燈光秀,不僅是技術的展示,更是深圳精神的縮影。接續奮鬥的深圳人用45年證明:只要敢想敢幹,奇跡就會發生。未來,這座城市還會繼續釋放光和熱,照亮更多夢想。
本網評論員 山貓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