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郭一鳴專欄】期待香港直航漢中
作者:郭一鳴   來源:識港網    2025-09-05 14:36

「建議漢中相關部門與香港旅遊業磋商,設立香港─漢中旅遊專線,推進漢中走出去、引進來,我相信漢中這個地方對香港人很有吸引力」。香港新聞界採訪團離開漢中的前一天,與陝西省漢中市委宣傳部以及市發改委、生態環境局、文旅局、農業農村局等部門官員舉行座談會,我代表採訪團成員談了三天漢中之行從佛坪、洋縣、城固到漢中市區的感受,大膽提出建議。

說實話,這次到漢中採訪之前,我連漢中的名字都不常聽到,遑論了解當地情況,漢中對許多港人來說,是「養在深閨無人識」。其實漢中距香港人熟悉的西安,只有一個多小時的高鐵。漢中是陝西省一個地級市,位於秦嶺南麓、巴山之北、漢水上游。西元前三一二年,秦惠文王置漢中郡。據《漢中府志》記載:「郡臨漢水之陽,南面漢山,故名漢中。」漢中是劉邦發蹟地、張騫故裡,最「牛」的是,漢中乃所有與「漢」有關之事物的發源地:漢朝漢族、漢人、漢子、漢中乃所有與「漢人」有關之事物的發源地:漢朝漢族、漢人、漢子、漢語、漢人之字……話說鴻門宴之後,楚霸王項羽封劉邦為漢王,領地包括巴蜀及漢中一帶。劉邦接納蕭何舉薦,在漢中設壇拜韓信為大將軍,從此踏出大漢四百年霸業第一步。那天我們舉行座談會的地點,就在漢中博物館內相傳為當年劉邦的辦公室“漢台”一側,“漢台”和“拜將壇”遺址是當地著名旅遊景點。

漢中是棧道之鄉。劉邦聽從韓信之計,在南鄭(今屬漢中)策劃“明修棧道、暗渡陳倉”,成功奪取關中。那天我們來到漢江支流褒河中上游的石門水庫,這裡位於古棧道的石門,站在九十米高的大壩上,看千年不斷的江水在群山中奔騰東去,淘盡多少風流人物?自建成半世紀以來,石門水庫灌溉漢江中下游千萬畝良田,造福陝鄂兩省人民。水庫旁有「古棧道」牌坊和一段複修的棧道,工作人員告訴我們,古棧道遺址在當年修水庫時被淹沒,但漢中古棧道歷史文化不會被淹沒。

不過,我之所以認為漢中對港人有吸引力,除了當地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及眾多名勝古蹟,還有另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漢中有四寶:大熊貓、朱䴉、金絲猴和羚牛。行程第二天,我們在晨曦霧靄中乘車在群山中穿梭一個多小時,來到位於半山的秦嶺大熊貓基地。我在微信朋友圈發了一組大熊貓照片,遠在法國的朋友問「你去了四川嗎?」是的,很多人只知道大熊貓在四川成都,不知道陝西也有大熊貓。不過,“秦嶺大熊貓概不外借,從不出國,連出省也沒有,因為要保持其原始生態”,工作人員說。一位在當地土生土長的媒體人補充一句:「四川的大熊貓更像熊,秦嶺的大熊貓更像貓」。

離開大熊貓基地,我們轉到朱䴉生態園。朱䴉曾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極度瀕危物種,一九八一年在洋縣被中國科學家重新發現時,全球只剩下七隻。經過多年研究和精心照料,目前全球朱䴉數量已逾一萬隻,其中包括中國送給日本和韓國、在當地繁殖成功的朱䴉數量,我們在園內看到不少日韓團體和個人認養朱䴉的牌子。上海歌舞團創作演出的《朱䴉》在全球上演三百多場,四度赴日演出,被譽為中日民間「朱䴉緣」。

我們行程匆匆,未及觀賞其餘兩寶金絲猴和羚牛。不過,見識秦嶺的多種野生山珍藥材,例如天麻、山茱萸,還有供港食品烏雞、蔬菜和野生板栗,特別是當地釀製的野生山茱萸酒,都很有誘惑力,相信總有一種能讓香港遊客喜歡。

近年來漢中已成為內地旅遊的新熱點,例如,位於秦嶺大山溝裡有「天然氧吧」之稱的佛坪縣,總人口只有三萬多人,縣城總共只有約十部的士,去年接待遊客逾百萬人次。據介紹,今年上半年漢中文旅集群實現綜合收入二百六十二億元,年增百分之二十六點二五。當然,如果要開拓香港至漢中的旅遊專線,還要考慮另一個重要因素,就是交通問題。香港與漢中直線距離一千三百多公里,雖然漢中市有機場,但目前沒有直飛香港的航班,我們是從香港飛到西安,在西安轉搭高鐵前往漢中。三十多年前,我作為香港新聞界一員,曾經是香港直飛貴陽首班包機的其中一名乘客,希望在不久的將來,可以成為香港直飛漢中航班的首批乘客。

责任编辑: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