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八十週年。當國家即將舉行紀念閱兵儀式時,全體中華兒女的心靈都會受到一次深刻洗禮。這場閱兵,不只是軍事力量的莊嚴展示,更是對那段浴血奮戰歷史的集體回望,是對無數英烈的深切告慰。對香港而言,這場盛典更有著別樣的意義,它不僅提醒我們珍惜今日的和平與安定,更激勵香港在國家偉大復興的歷程中堅定信心、昂首前行。
八十年前,中華民族經歷了最為艱難的歲月。無數同胞以血肉之軀築起抗戰長城,最終換來民族的獨立與尊嚴。今天的閱兵,是對歷史的銘記,也是對未來的昭示。當整齊劃一的方陣踏步而來,當國旗在晨風中獵獵作響,香港市民會更加真切地感受到,這座城市的安定與繁榮,並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恩賜,而是千千萬萬先輩用生命換來的。這份歷史感,讓我們懂得守護來之不易的家園,懂得在時代洪流中與祖國同心同德。
香港是一座國際化都市,匯聚了東西方文化與經濟的交融。在這裡生活的人,經常能感受到世界風雲的衝擊。當外部環境不穩定,當國際輿論嘈雜,許多人難免心中浮動。然而閱兵的場景會讓人明白,只有強大的祖國,才能給香港帶來最堅實的依靠。當我們看到一列列鐵甲鋼流、一道道凌空劃過的戰機,就會更加篤定,無論世界如何變化,祖國始終是我們最可靠的後盾。這份安全感和自豪感,正是香港能行穩致遠的最大底氣。
閱兵更是一場精神的激發。抗戰勝利八十年,這段歷史不僅屬於內地,也屬於香港。當年香港同胞亦曾經歷淪陷與抗爭,無數仁人志士在暗夜中堅守民族大義。今天,當紀念的號角再度吹響,這段歷史會再次提醒香港人:我們與國家從來就是命運共同體。抗戰精神的核心是團結一心、百折不撓,這正是香港當下最需要的力量。無論是經濟轉型的挑戰,還是社會重建的壓力,只要我們能像先輩一樣凝聚共識,就一定能走出困局,開創新局。
從更廣闊的視野看,閱兵不只是回顧歷史,更是展望未來。國家正以不可阻擋的步伐走向民族復興,香港也正全力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和「一帶一路」建設。當我們看到祖國在閱兵場上的自信與堅定,香港人自然會聯想到這座城市在國家發展大局中的角色與使命。香港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正需要在民族復興的進程中被進一步激活。閱兵帶來的不僅是激情澎湃的瞬間,更是推動我們思考如何抓住歷史機遇,讓香港在新時代煥發更大活力。
閱兵的另一重意義,是向年輕一代傳遞家國情懷。在香港的校園裡,許多青年對歷史的理解還停留在課本文字,而閱兵這樣的儀式,能讓他們切身感受到「國家」這兩個字的厚重。當看到整齊劃一的步伐與堅毅昂揚的目光,他們會懂得,這片土地背後有著無數人為之奉獻,會更深刻體會「我是中國人」的驕傲。這種自豪感,不僅能凝聚身份認同,更能轉化為積極參與香港與國家建設的實際行動。
八十年的歷史告訴我們,只有團結一致,才能戰勝任何艱難險阻。今天,香港也需要把握這種精神力量。面對挑戰,不能退縮;面對未來,要滿懷信心。閱兵所展現的不僅是強大的國防力量,更是中國人民敢於迎難而上、不懼風雨的精神品質。這種精神,能夠成為香港社會重振信心的重要源泉。當我們與祖國同頻共振,就一定能在風高浪急的國際環境中穩健前行。
抗戰勝利八十週年的紀念閱兵,不僅是國家莊嚴的儀式,也是香港振奮人心的契機。它提醒我們,今日的和平來之不易,今日的繁榮背後有著無數先輩的血汗與犧牲。它昭示我們,祖國的強大是香港最大的保障,民族的團結是我們前行的根本力量。當我們懷著敬意與自豪注視閱兵的場景,心中自然會升起一股豪情,那就是:在祖國的懷抱裡,香港定能迎來更加光明的未來,與全體中華兒女一同走向民族復興的輝煌明天。
本網評論員 火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