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歷史】從香港調景嶺村到台北四四南村
作者:梁偉基   來源:橙新聞    2019-12-19 10:47
1949年中國政權交替之際,他們連同大量難民湧入香港,從1950年初開始,位於上環的東華醫院每天為他們提供免費的飯餐。四四南村就是一條專門安置從大陸撤退到台灣的政府官員與軍人及其家屬的地方,那就是我們熟悉的所謂「眷村」。

【識港網訊】對於大部分香港人來說,調景嶺只是一個鐵路站名,但對於那些曾經在這片土地上出生和成長的人來說,這個地方無疑盛載着他們人生中不少的回憶,他們的回憶卻又牽連着近代中國歷史的發展軌跡。

1945年,對當時的中國人來說,既是一個值得安慰的年份,因為這一年抗戰勝利;也是一個苦難的開始,因為抗戰勝利沒多久,便爆發國共內戰,全國再次陷入戰火之中。隨着中共軍隊在東北、華北、華中戰場節節勝利,國民黨軍隊只有往南撤退,戰線已經退至華南地區。當時,蔣介石領導的國民政府已做好撤退台灣的準備,但有不少政府的官員及軍人卻選擇繼續往南方撤退,他們的目的地是跟深圳只有一河之隔的香港。

1949年中國政權交替之際,他們連同大量難民湧入香港,從1950年初開始,位於上環的東華醫院每天為他們提供免費的飯餐。據記錄,當時東華醫院每天提供的飯票約有6,921張,可見當時聚集在港島西區的難民已近7,000人,假如將沒有領取飯票的難民計算在內,則人數必定更多。隨着難民數量越來越多,東華醫院不勝負荷,香港政府便將他們安置在港島西區摩星嶺的英軍軍營舊址。

香港島西區摩星嶺英軍兵營舊址 圖:作者提供

1950年端午節,一群左派人士一邊打鑼打鼓,一邊高喊:「大陸解放,你們逃來香港;將來香港解放,再逃往何處?」結果,引發左派人士跟摩星嶺難民之間的衝突,據說衝突從早上持續至下午,造成約20多人受傷。為免再引發衝突,香港政府打算將摩星嶺難民遷往大嶼山梅窩,卻受到當地居民反對,最終將他們遷往遠離市區、交通不便的「吊頸嶺」,也就是今天的調景嶺。6月26日清晨6點,香港政府用輪船將這群為數6,000多人的難民送往這片「不毛之地」。

當他們來到這片「不毛之地」時,可謂「手空空,無一物;路遙遙,無止境」。他們並不期望香港政府會對自己提供甚麼幫助,似乎只有聽天由命。最終,他們憑着自己雙手以及不怕辛苦、不怕艱難的精神,加上在台灣救濟總會及宗教團體的協助下,成功將這片「不毛之地」開拓成為調景嶺村,成為他們自己以至下一代的家園。他們之中又有多少人會想到自己及自己的家人會從此定居於這片土壤,與香港連成一體,同呼吸、共休戚,並以「香港人」自居?

1952年的調景嶺村 圖:資料圖片
1955年的調景嶺村 圖:資料圖片
昔日的調景嶺寮屋區,今日已發展成多個大型屋苑 圖:Wikimedia Commons-Qwer132477

四四南村,對香港人來說,或許有點陌生。前說國民政府在內戰中節節失利下,有大批政府官員及軍人隨政府遷往台灣。四四南村就是一條專門安置從大陸撤退到台灣的政府官員與軍人及其家屬的地方,那就是我們熟悉的所謂「眷村」。久而久之,這些「眷村」便成為外省人在台灣的聚落。今天我們到台灣旅遊,不少食店仍會標榜自己售賣的是正宗的「眷村菜」。

四四南村的居民又跟一般的「眷村」有所不同。其村民是原在山東青島的聯勤第四十四兵工廠的工人及其家屬。聯勤第四十四兵工廠的前身是河南鞏縣兵工廠,抗日戰爭期間先後遷移往數個省份,所以其員工以山東、安徽及河南等人為主。國民政府分六批將他們遷往台灣,最後落腳在台北信義區日佔時代的日本陸軍倉庫。最初只有四四南村,後來增建四四東村及四四西村。四四西村的村民較多是軍官及其家屬,而四四東村和四四南村的村民較多是沒有軍人身份的技工。

他們意識到將要在這片土地上落地生根,於是陸續建立了聯勤第四十四兵工廠附設子弟小學及四四菜市場。慢慢地,四四南村發展成為一條井然有序的「眷村」。

調景嶺村與四四南村的誕生,同樣與近代中國歷史的發展息息相關,但他們不僅是地域不同:前者遠在南方邊陲一隅,後者落在東南海島之上;而且是命運各不相同:前者在1997年回歸前夕被香港政府拆遷,村民被分配到將軍澳、筲箕灣的公共屋邨,而原址已發展成不同的屋邨和屋苑,後者則被政府加以保育,發展成眷村文物館。港台兩地政府對待文化遺產的態度,於此可見一斑,確實讓人感到唏噓和歎息。

四四南村的平房舊址 圖:作者提供
四四南村內的建築 圖:Wikimedia Commons-Hal Maa

延伸資料:

劉義章、計超:《孤島舟:見證大時代的調景嶺》,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2015年。

丁新豹、汐爾、劉義章編著:《情繫調景嶺:二十個嶺上人的故事》,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2019年。

古碧玲:《寄情眷村時》,台北:台北市新聞處,1999年。

眷村文物館:http://school.wsps.tp.edu.tw/content/fourfour/remember.htm

________

梁偉基,自小喜歡在歷史世界四處遊蕩的旅人。

原文鏈接:http://www.orangenews.hk/culture/system/2019/12/18/010134689.shtml

责任编辑:leid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