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大型賽事將為城市文明“體育賦能”
來源:晶報    2022-07-21 15:13
奧運遺產絕對不是計算“辦賽收入-辦賽成本=辦賽收益”的經濟小賬,而是綜合考量辦賽帶來城市面貌、人文環境、經濟發展整體提升的大賬。

【識港網訊】現在有一種觀點認為,中國體育已經過了“唯金牌”論的發展時期,民眾對於通過競技體育贏得民族國家尊嚴的渴望也大不如前。我們還要不要申辦大型體育賽事,成為了一個值得討論的問題。

意義永遠在場外

不久前,杭州亞運會延期(將於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舉行)、成都大運會延期、汕頭亞青會取消,三則消息集中轟炸,一時間輿論場聲音很多。我個人贊同“面子的事情可以放一放”,但絕不認為“辦這樣的賽事就是冤大頭”。

2008年成功舉辦北京奧運會以來,中國出色的辦賽能力(包括場館建設、組織調度、後勤保障和民眾支持度)得到了世界範圍內的認可。所以,無論是東京奧運會還是卡塔爾世界杯遭遇辦賽危機的時候,大家的目光都投向了中國這個“接盤俠”。然而再苦再難,日本、卡塔爾終於還是沒有“麻煩”我們,甘願自己當“冤大頭”。

據《朝日新聞》報道,東京奧運會的總成本為1.4238萬億日元(約合705億元人民幣)。專家測算,日本人不僅沒有賺到錢,反而虧損達到了500億元人民幣之巨。

如果只算經濟賬,辦奧運會這樣的大型體育賽事的確是一門虧本生意。但是大型體育賽事的意義,永遠是在賽場之外。

我們談論辦賽意義,一定會提到“奧運遺產”這個概念。按照國際通行的定義,奧運遺產是指舉辦奧運會或體育賽事為居民、城市、賽事等帶來的長期收益。

今年2月11日,《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遺產案例報告集(2022)》發布。該報告集收錄了北京2022年冬奧會在體育、經濟、社會、文化、環境、城市和區域發展等7大領域創造形成的44個典型遺產案例,總結提煉了冰雪運動普及發展、冬奧場館、科技創新、環境保護、城市更新、區域協同、文化傳播、奧林匹克教育、誌願服務、包容性社會建設等多方面的亮點成果。

所以,奧運遺產絕對不是計算“辦賽收入-辦賽成本=辦賽收益”的經濟小賬,而是綜合考量辦賽帶來城市面貌、人文環境、經濟發展整體提升的大賬。

並且這是國家的大賬,不計較一城一池的得失。北京冬奧會上,深圳的企業在通信、視頻顯示、賽場設施、運動智能裝備等許多方面都有深度參與,商機在別處,也增強了深圳這座城市的國際知名度與吸引力。

留給城市的物質與精神遺產得好好繼承

說到深圳,就得講一講“大運會遺產”。

2011年,深圳將第26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辦得有特色、高水平。四年多的籌辦和12天的賽事,也讓深圳的特區精神、城市形象和公民素質得到了集中展現。

深圳大運會使用的63個體育場館充分兼顧賽時需要和賽後長期使用,其中41個屬於維修改造現有場館,16個教育機構場館經大運會改造、提升後轉交學校師生繼續使用。新修建的場館後來也轉為社會化運營,舉辦商業賽事、商業演出,豐富了市民的文化體育娛樂生活。

龍崗也借助大運會東風,建成一場兩館的深圳大運中心,地鐵通車以及國際大學城、軟件小鎮等項目,徹底改變了長期基礎設施落後、交通不便、老舊亂等痼疾,一躍成為深圳新興的城市副中心、“文體高地”。

當然還有“U站”作為大運會遺產保留並改造升級,實施常態化管理,繼續服務市民。U站在常規服務的基礎上,增加了城市宣傳、文化服務、誌願服務、體驗服務、主題服務、應急服務等,成為了市民服務和城市管理的一個重要平臺。

過去我們常用“媒介事件”(由戴揚、卡茨提出)理論來解讀那些在電視上進行現場直播的國家級歷史事件,其中就包括奧運會、世界杯等競技賽事;強調其意識形態構建,社會規範和價值觀的構建,以及社會整合的功能。

或者使用脫胎於“集體歡騰”(由塗爾幹提出)的“集體記憶”理論,強調奧運會、世界杯作為一個高度協調、精心策劃的宏大慶典,為所有親歷者帶來共同的集體記憶。

今天來看,這些傳播學理論都有宏大敘事之嫌。畢竟體育是具體的,基礎建設是具體的,民生是具體的,城市格調品味和市民精神氣質也應當是具體的。深圳已經證明了這一點。

亞青會賽事雖已取消,但場館以及其他方面的建設成果,都留給了汕頭;大運會延期,成都的城市建設卻還在積極推進;亞運會曾經改變了北京和廣州,也正在改變杭州。

所以我們不能一概而論地認為辦大型賽事就一定好或者不好,是“為了面子工程不顧一切”或者“一定是被騙當冤大頭”。具體到一座城市、一個賽事,我們小賬、大賬都要算,物質遺產、精神遺產都得好好繼承。

推動全民健身的良機

按照計劃,2025年第十五屆全運會(全國水平最高、規模最大的綜合性運動會)將由廣東、香港和澳門三地合辦。深圳將積極落實和參與籌辦工作,在場地建設方面進一步完善和加強,組織機構方面也會有更多參與。

深圳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打造國際著名體育城市”的戰略目標。深度參與2025年全運會籌辦工作,將會是一次非常“具體”的全方位建設運動場館的契機,一次非常“具體”的發展體育產業的商機,一次非常“具體”的推廣體育文化、推動全民健身的良機。套用時下流行的互聯網用語,粵港澳全運會是深圳不可錯過的話語權重新分配的機會,是為深圳城市文明發展帶來新動力的“體育賦能”。

责任编辑:lw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