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識港話事】破除「心魔」,堅決推「普」推「簡」
——三論香港官方文字應「去繁就簡」
作者:安心   來源:識港網    2021-06-25 09:22
積極擁抱時代發展,心悅誠服地開啟「一國兩制」下的「人心回歸」「文化回歸」,需要做的、必須做的,千頭萬緒,何不就從似難實易之事做起——推廣普通話,推行簡體字!

對於國家教育部提出在法律上明確普通話與簡化字的地位、將普通話教育適度融入考評體系、粵港合作推進普通話教學等建議,香港教育局發言人表態說,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對香港未來十分重要,港人在大灣區升學、就業或生活均需與內地銜接,包括作為溝通工具的語言和文字,都要充分掌握。

政治化是文字改革推行的最大阻力

香港社會關於「普通話」「簡體字」的爭議由來已久。從2002年開始,《中國語文教育學習領域課程指引》就提出以「學生應掌握認讀簡化字的能力」作為課程發展的基本理念之一;再到2015年,香港教育局推出諮詢檔,提到學生在掌握繁體字後,「亦應具備認讀簡化字的能力」,特別指出要「用普通話教中文」和「提供更多實踐普通話的機會」。

令人遺憾的是,教育局推出相關政策之後,遭到反對派的猛烈攻擊,他們攻擊的論點主要是「簡體字代表不了中華傳統文化」「香港受到內地文化入侵」「粵語已死」「瓦解香港文化」等,大都從政治炒作出發,刻意擴大兩地分歧和矛盾,將爭議延展到社會層面,引發市民普遍關注。可想而知,在這樣的社會氛圍裡,學習普通話和簡化字效果能有何成效?

香港社會執迷于繁簡字體帶來的身份認同,其實背後還是反對派刻意的政治炒作在作祟。這麼多年了香港社會仍未普及簡體字和普通話,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簡體字和普通話都是在內地普遍使用,自然就被人貼上了標籤,一些人為了達到政治目的,惡意將繁簡漢字使用差異作為區別認同、標記立場、區隔族群、分裂國家的工具。正如經典港片《甜蜜蜜》中一個情節所述,黎明飾演的黎小軍與張曼玉飾演的李翹,在年宵上賣鄧麗君的錄音帶,結果無人問津,李翹告訴黎小軍「聽鄧麗君的歌就說明你是從內地過來的,大家都不敢買了」。

這是一部分港人的「心魔」,也是香港社會反對勢力長期以來苦心經營的「惡果」。 反對派利用繁簡之爭,刻意渲染所謂「文化認同」「身份認同」,製造「兩地差異」「內地歧視」,不僅割裂了與內地的緊密關系,更撕裂了香港社會。他們心心念念的,何嘗是香港的普羅大眾,而是幕后金主!他們心心念念的「文化認同」,何嘗是大中華的「文化認同」,而是要為美國而戰!

毫無疑問,泛政治化的「社會情緒」與氛圍對香港文字改革的推行起到了阻礙作用。

簡體字為文化普及創造了歷史奇跡

事實上,簡體字在文化普及和交流效率上,要優於繁體字。根據維基百科的資料,1949年新中國成立時,全國5億多人口中有超過4億人口是文盲,文盲率約為80%。漢字簡化成為掃除「文盲」的重要利器,根據最近公佈的全國第七次人口普查結果,截至2020年11月,中國文盲率下降至2.67%,這是何等的輝煌成就。反觀香港,根據2014年香港社會領域指標顯示,香港成人識字率為95.7%,在亞洲主要城巿中排名不算高,該年,日本99%,台灣98.4%,內地也達95.9%,均超經濟發達自視甚高的香港。

識字率的提高,教育程度的提升,為內地提供了大量的科技人才和高素質的產業工人,迎頭趕上互聯網時代,產業結構實現彎道超車。而香港,則完美地錯過了最近20年的互聯網黃金時代,放眼今日,香港高新科技產業在GDP中貢獻幾多?百中無一,甚是可憐!港澳台數得上名號的優秀程序員、IT創業大佬,又有幾個?屈指無可數!

以果究因,原因當然諸多,但或許其中有一條,與固守「繁體字」、不懂普通話、自外于大中華互聯網圈未必無必然的關係!

學好普通話,練好簡體字是大勢所趨

普通話是國家的通用語言,簡體字是國家的通用文字,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法律明文規定普遍使用的,講普通話,寫簡體字是基本溝通規範。不妨試想一下,你身邊有沒有英國人不懂說英語,有沒有英國人不會寫英文?有沒有日本人不懂說日語,不會寫日文?然而,恰恰就在香港,就有人無限放大利用「一國兩制」的自由,不學普通話,醜化簡體字。

今時今日,我們站在了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的潮頭浪尖,香港與內地融合將會不斷加深,身為香港市民的你,應該撥雲見日,早日祛除反對派種下的「心魔」,拋開政治歧見,大大方方地學好普通話,練好簡體字。

而全社會的推「普」推「簡」,港府則責無旁貸!簡體字繁體字孰好孰壞,普通話與粵語哪個更悅耳,這些爭議,再爭五百年還有得拗撬。民間可以有爭議,港府當決斷!如前文所述,新加坡、馬來西亞採用並推行了與中國《簡化字總表》幾乎相同的用字政策,聯合國及各國際組織也都採用了簡化字,這就是潮流,這就是歷史發展大勢!

順應歷史潮流,看清發展趨勢,下定決心「去繁就簡」,領導這個頂層設計的,還必須是特區政府。當下,是時候學學新加坡,拿出當年李光耀那樣的氣魄了,一紙令下,一夜之間,報紙、文件化繁為簡,用起來再說。

年年「七一」,今又「七一」。走過回歸20多年的風風雨雨,香港有成就,也有失策,兩年來的社會動蕩,誰不深受其害?議而不決,決而不斷,結局通常是毫無意外的「反受其亂」!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跟不上的人必將成為落伍者,必將被歷史所淘汰。歷史只會眷顧堅定者、奮進者、搏擊者,而不會等待猶豫者、懈怠者、畏難者。」斯言善哉!當下,香港又站到新一輪的歷史機遇前,「一帶一路」、「十四五」規劃、粵港澳大灣區等一連串機遇擺在面前,這些無一不與國家發展緊密相連。積極擁抱時代發展,心悅誠服地開啟「一國兩制」下的「人心回歸」「文化回歸」,需要做的、必須做的,千頭萬緒,何不就從似難實易之事做起——推廣普通話,推行簡體字!

本網評論員 安心

责任编辑:w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