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論香港官方文字應「去繁就簡」
國家教育部2日發佈《粵港澳大灣區語言生活狀況報告(2021)》,報告分析香港「兩文三語」的現狀,並提出香港在教育領域上的問題。《報告》建議,香港應把普通話教育納入中小學的考評體系,增強教與學的動力;並建議粵港合作,推動普通話教學。《報告》還提出,應確立普通話和簡體字法律上的地位。
該報告建議一出,即刻引起香港輿論關於簡繁之爭的熱議。其實推廣簡體字確有很多益處,而其中最大好處就在於可以給學生減負。教育界有一個非常有趣的實驗,有關學者曾經在中國大陸和中國台灣,分別選擇一所小學,並且選擇了同一年級、同一漢語水準的學生,讓他們寫同樣的一句話: 「世界人民一家親」100 遍,以此來檢測兩岸學生學習上的毅力。結果是大陸 90%學生堅持了下來,而台灣的小朋友寫了不到一半便放棄了。專家分析得出:大陸學生意志力強,而台灣學生意志力不行。但是,這個實驗卻為認為并不嚴謹,因為,大陸使用簡體漢字,而台灣用的是繁體漢字,繁簡體漢字的筆劃之差,可以導致學生學習態度與成績的差異。
當前香港學生學業繁忙,兩文三語的教學使得香港學生已比內地其他地區學生多了許多語言學習壓力,而繁體字書寫無疑更加重了這一現象,令學生學習語言更耗時耗力。有大學主修中國古代文學的資深小學校長反對小學課程引入簡體字,其原因竟然是學童必舍難取易只寫簡體,嚴重阻礙學習繁體字,不會再寫繁體字,沒有人再願意去學。這位校長真可謂是不食人間煙火,只知為學習而學習。教育,特別是義務教育,特別是義務教育中的語言教育,更應該是教會學生如何適用於當前時代與社會,而不是為了學習繁體字而學習繁體字。
有人說,大陸現行的簡體字,已經將古代燦爛的華夏文明與今天隔絕,蓋因絕大部分古籍皆由繁體字印刷或書寫,簡體字無法釋讀。《史記》和《古文觀止》,漢賦、唐詩、宋詞、元曲、《紅樓夢》《水滸傳》本來都是用繁體字寫的,難道沒有傳承下來嗎?「孔孟老莊」和「詩經楚辭」當初都是用先秦古文字寫的,後來又經歷過小篆、隸書、楷書的變革,難道沒有傳承下來嗎?再問,難道認識了繁體字就能讀懂古文嗎?
其實在語言文字變化過程中,字義、文法都在變化,現在一個通曉繁體字的人在讀同樣文字的唐代典籍,沒有學者注解的情況下恐怕也完全讀不懂。對於一個宋代的尋常讀者,秦漢的典籍一樣無法通讀,這也是古代一批批學者熱衷於注解的原因。
香港回歸以來,似乎一直在有意無意抵抗著內地事物,有意無意地無視內地高速的社會經濟發展,如同當年封建思想在面對新文化運動一般,總以為原先的舊制度好,拒絕作出改變。如今,國家層面已經意識到這一問題,亦給了港府相關的規劃建議,還望香港社會可以真正作出改變,不要再固步自封,哪怕從給學生減負開始,從書寫簡體字開始,讓香港社會拋卻過往沉重的包袱,快速跟上時代的步伐。
從2019年開始,位於本港的哈羅國際學校就只教授小一至小五學生簡體字中文課程,而香港英基學校協會的22所學校中,除了啟新書院外,其餘全部使用簡體中文授課。追趕未來趨勢的國際學校已經率先做出了選擇,香港的未來究竟要站在那一邊?答案已經呼之欲出。
本網評論員 馬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