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港生物醫藥成果 健康灣區覓機遇
來源:大公網    2020-11-03 12:16
粵港澳大灣區在基礎研究、醫療器械生產、市場規模、企業數量等很多數據都排在內地前列,創新和開放程度強,而香港生物醫藥優勢大,未來可共同推進AI技術與臨床診療業務的深度融合,參與「健康中國」建設。

【識港網訊】十九屆五中全會公報提出要「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發展「健康灣區」是建設「健康中國」重要的一部分。2日,2020粵港澳院士峰會在東莞松山湖舉行,來自生物醫藥等領域的兩院院士、專家學者分享了健康領域的前沿成果。多位與會者表示,粵港澳大灣區在基礎研究、醫療器械生產、市場規模、企業數量等很多數據都排在內地前列,創新和開放程度強,而香港生物醫藥優勢大,未來可共同推進AI技術與臨床診療業務的深度融合,參與「健康中國」建設。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健康越來越成為人民群眾關心的重大民生福祉問題。五中全會公報在闡述「十四五」時期目標時,提出要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同時也強調要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完善國家創新體系,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對此,中國工程院院士、生物材料專家、華南理工大學原校長王迎軍表示,粵港澳大灣區作為一個整體,面向生命健康領域的技術創新能力很強,在多方面走在前列,能為推動「健康中國」建設貢獻力量。

  2030健康產值達16萬億

王迎軍表示,我國醫療器械整體研發能力已進入世界第一方陣,研究人員預測超過3萬人,而截至2019年,在內地市場活躍的AI醫療機械企業有126家左右,主要集中在醫學影像、醫療輔助、健康管理和疾病風險預測等領域。記者了解到,據「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2020年我國健康服務業總規模要達到8萬億元,到2030年達到16萬億元。

對於香港應如何把握「健康中國」建設的機遇,她認為,香港生物醫藥產業和珠三角地區未來如能進一步加強合作,創新成果作用會很明顯。「大灣區在生物醫藥領域的深度合作,無論是基礎研究還是產業合作,目前都亟需建立統一標準和統一監管體系。」

「粵港澳大灣區在健康醫療的研究方面基礎很好,大灣區整體的創新和開放程度比內地其他地方強,因此我很看好『健康灣區』的發展。」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洪鐸接受專訪時表示,大灣區思想開放,創新環境良好,生活環境優質,可以吸引國際化人才聚集。

  建研究機構 聚國際人才

廣東省科技廳副廳長勞幟紅在AI+醫療健康領袖峰會致辭表示,廣東高度重視人工智能在健康醫療領域的發展和應用,不斷深入深化醫療人工智能輔助診療應用,啟動了「物聯網+醫療創新平台」建設,鼓勵粵省內的醫院與高校、企業合作,推進人工智能技術與臨床診療業務的深度融合。

團結香港基金助理研究總監及經濟發展研究主管水志偉透過線上發言表示,疫情以後,社會對大數據醫療的需求不斷增長。香港在基礎科研方面具有優勢,內地則擁有龐大的數據樣本,雙方在AI醫療有天然合作優勢。他認為,可以在大灣區建立大型研究機構,吸納港澳專才及國際化人才進駐。作為來自香港的專家,他希望香港相關人才駐在香港,同時可到大灣區相關的科研中心工作。

责任编辑:lw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