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
![](http://www.meetinghk.com/wp-content/uploads/2020/09/50e27c7a-25cb-457b-871e-4582ad44cfe9.jpg.jpg)
一筆筆外商新投資、一座座外商新工廠、一家家外商新門店……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年來,成為全球投資的熱土。外資企業蜂擁而至,不僅創造了大量的就業和稅收,也推動了經濟發展、產業升級和技術進步。
9月9日,“攜手應對挑戰,共謀創新發展”交流會在深圳舉行,交流會期間,多位外企高管在接受深圳特區報記者采訪時稱,深圳營商環境持續改善令他們受益良多,也使他們對繼續紮根深圳深耕中國市場充滿信心。
“到了深圳,就離實現夢想更近了”
“沒有夢想,何必深圳”。刷爆朋友圈的一句話,戳中了千千萬萬來深建設者的心聲,只因為深圳,是一個只要努力就能創造奇跡的城市。
“深圳是世界名列前茅的創新型城市,沒有一個城市像深圳,能在短時間內把想法變成產品,速度之快,令人驚嘆,人們都說深圳是中國矽谷,但我認為深圳更應該是世界硬件矽谷!”德國工商總會廣州代表處首席代表、中國德國商會華南及大西南地區執行董事馬銘博感慨道。
德國工商總會創新中心由德國總理默克爾於2018年5月25日訪問深圳時正式揭幕,作為連接德國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以及初創企業與中國在創新領域合作與交流的橋梁,建立中德創新合作生態,促進中德經濟界的創新合作以及交流,目前已帶動10多家德國企業以及初創企業落戶深圳。
再過三個星期,馬銘博來深圳就整整兩年了。他笑稱深圳人開放、包容、謙虛的態度令他感到舒適,在這座城市裏,幾乎很難找到傲慢的人,“這裏的人善於學習、追求進步、想法層出不窮,並很快做出成就,在其他城市很難找到這樣積極向上群體,這樣的氛圍,迫使我們不能懈怠,一直勇往直前。”
“在深圳發生的市場改革有希望在整個中國廣泛實施,這就是最大的吸引力!”中國美國商會總裁畢艾倫告訴記者,深圳自改革開放以來一直是領導者,在為外國公司提供最開放的市場環境方面它也持續處於領先地位。
AGC株式會社是全球最大的玻璃制造商之一,旗下深圳公司主要生產智能手機、pad用的精細蓋板玻璃。繼2012年首條8.5代線量產後,總投資額約50億元的第11代玻璃基板生產線也於今年實現量產。艾傑旭顯示玻璃中國首席執行官福田利之告訴記者,進駐深圳以來,公司的發展超乎想象。“我們企業的精神是‘舍易、從難’,中國公司比日本公司更有不放棄的精神,而深圳在‘舍易、從難’這方面做得特別好,像我們液晶顯示器玻璃,源於日本,但在中國得以發揚光大,離不開大家不拋棄不放棄,挑戰困難,進行研發的精神。”
透亮的落地玻璃,工業風的網紅墻,專業人士的講解、滿滿的科技感撲面而來……不久前,由戴爾投資設立的,為小企業和商務人士服務的戴爾小企業解決方案中心在深圳落戶。戴爾全球副總裁、大中華區政府事務部總經理周兵坦言,深圳對疫情處置反應迅速,上半年GDP同比正增長,是一線城市中率先恢復經濟增長的城市,給企業落戶深圳吃下了定心丸。
“開放的市場環境讓我們對深耕深圳有信心!”
“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改善營商環境,深圳從老百姓關心的每一件小事入手,讓企業和政府打交道沒有痛感。
深圳的審批速度和政府更主動的服務意識讓波士頓咨詢公司全球合夥人兼董事總經理郭屹感觸很深,他表示:“一般企業進入新的城市發展周期需要三年,我們企業落戶深圳的過程中,得益於深圳在資金、人才、土地、信息等方面的政策紅利,僅用了一年的時間,就迅速和地方頭部企業形成了合作。優惠的政策措施、開放的市場環境讓我們對深耕深圳市場有了更多的信心。”
波士頓咨詢公司深圳辦公室是BCG亞太區數字化中心和BCG數字化人才的大本營。旨在為中國、亞太區及全球客戶提供數字化解決方案和相關的咨詢服務,包括利用自有數據分析能力和領先行業工具為企業客戶定制數字化發展戰略、創造數字化解決方案、孵化並發展新的價值增長點,幫助客戶打造掌控數字化未來所需的能力,快速開啟數字化轉型之旅。
知識產權保護是吸引外商投資的焦點之一。英中貿易協會華南區總監張烽說:“近年來,大環境更加規範,能更好地保護知識產權,吸引了更多外企來深圳建立研發中心,我們常說‘英國發現,美國發明’,在未來,我希望也能看到更多的‘英國發現,中國發明’。”
而讓中國歐盟商會全國副主席兼華南董事會主席劉暢點贊的則是近年來隨處可見的雙語翻譯,他表示:“現在無論是在線上、線下,都能看到更多的雙語翻譯了,這看似是一件小事,但是對於外企人員辦事來說,卻是大大節省了翻譯時間,值得一提的是,我們發現近年來,深圳官員的外語水平也有了大大提升,辦事溝通起來也越來越順暢了。”
“堅持國際合作之路,共建富有深圳特色的智慧城市”
善謀者行遠,實幹者乃成。藍圖繪就,需要從“不同聲音”中修正自我、回應訴求、找準方向。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外企代表也對深圳未來實現更好發展提出意見建議。
“一是希望深圳不斷完善並提供更公平的競爭環境,二是要在科技和商業思維方式上有所突破,讓中外公司更加全球一體化,尤其在技術和信息服務領域,我認為深圳有望在這一領域發揮領導作用。”中國美國商會總裁畢愛倫對記者說。
日本貿易振興機構廣州代表處所長清水顯司表示,深圳進一步發展可能需要建立跨越國界的新型產業生態系統。中日經貿關系不再像過去單向把日本的技術引入中國市場,而是形成投資、貿易等技術多方面雙向往來的景象,相信我們可以根據各國的需求和挑戰,通過相互引進對方的創新技術和服務,創造新的商機,為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找到新的增長點。
淡馬錫國際私人有限公司中國區總裁兼全球企業發展聯席總裁吳亦兵建議,深圳應該繼續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大力發展以綠色金融為代表的低碳經濟;堅持國際合作之路,共建富有深圳特色的智慧城市;堅持走創新之路,發揚深圳科技創新的DNA,進一步強化該領域的領先優勢。
![](../../../../images/user.png)
![](../../../../images/m01.png)
![](../../../../images/m02.png)
![](../../../../images/m03.png)
![](../../../../images/m04.png)
![](../../../../images/m05.png)
![](../../../../images/m06.png)
![](../../../../images/m07.png)
![](../../../../images/listbar_shd_b.png)
![](../../../../images/listbar_shd_b.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