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由「香港設計中心」推出的全新大型設計企劃「設計光譜」(Design Spectrum),以亞洲設計哲理為主題、於二級歷史建築「茂蘿街7號」為展覽場地,依次推出四大主題展覽,包括「壹物」、「貳頁」、「叁活」與「肆樂」。
第一場展覽「壹物」看亞洲人如何運用紙、竹和木等物料,發揮創意想像。第二場展覽「貳頁——看好設計」亦於日前正式揭幕,這次亮相的是近600本亞洲創意書刊,觀眾除了能用眼看,還能用手觸摸,這是策展人兼資深跨領域設計工作者周婉美(Amy Chow)的理念。「設計不應該是『請勿觸摸』,因為它是我們生活能接觸到、用到、買到的東西,所以這次我們挑選的(大部分)書本,都能讓公眾翻閱。」透過感受每本書的質感、氣味,公眾能進一步了解設計師如何用設計語言呈現作品。
![](http://www.meetinghk.com/wp-content/uploads/2019/10/10231091_273719-480x300.jpg)
展覽分為四個區域,率先踏入的是背景空間。觀眾先看到的是一面「字牆」,上面陳列了五六十年流行的手繪字法,顯示出字體設計的流變;另一側是用不同的亞洲文字書寫的作品。此區更展出本地藝術家又一山人的《紅白藍》系列及他向創作人致敬的書籍;更有日本資深設計師杉浦康平的作品展櫃,讓公眾先用眼睛進入文字與圖像的氛圍。
![](http://www.meetinghk.com/wp-content/uploads/2019/10/10231090_957226-480x300.jpg)
書籍設計 點止封面咁簡單
緊靠的第二區是展覽精華,Amy形容為「market(市場)」。此區展出的是近80本來自亞洲各地的書籍,大多與亞洲文化、創意產業、傳統、地區文化有關,並且極具設計巧思。芸芸書本中,還有10多位香港年輕書籍設計師的作品,包括陳曦成、陳嘉杰、Frank Lo、麥綮桁、湯文舜、姚國豪、胡卓斌、杜翰煬、區德誠及又一山人(黃炳培)等。這些揚名香港乃至國際的本土設計師如何看書籍設計?他們的作品又傳遞出什麼理念?
![](http://www.meetinghk.com/wp-content/uploads/2019/10/10231098_425538-333x500.jpg)
年紀輕輕已獲獎無數的陳曦成在場講解其作品《街坊老店II——金漆招牌》,這是一本講述老鋪故事及招牌文化的書籍,封面用了三種不同材質尺寸的大、細書及封面裝訂在一起,從視覺上模仿舊時香港招牌的層次感,呼應《金漆招牌》的內容主題。當中用到的黑底金字等,也是傳統街招的形象。
![](http://www.meetinghk.com/wp-content/uploads/2019/10/10231093_988478-480x300.jpg)
由設計工作室Edited創辦人胡卓斌設計的《年代小說•記住香港》同是「本地薑」,七位作家寫七個香港年代,每人十年,如何從設計中進一步表現出主題?「書封是七個書脊,顏色慢慢變深,像屋子的泥磚一樣,隨著時間會變化。我希望『時間』能在書中見到,所以用了七種不同的紙張和地色;同時,印刷在每十年都會有很大的變化,透過研究不同年代的刊物,我發現不同年代的排版、字體各有特色,如50年代字體偏大和粗,邊距也大。隨著印刷術的興起,字體便越來越小。」這些觀察都反映在他的設計上,與內容互為映襯。
身兼MV導演的設計師陳嘉杰則以作品《十年•內外》為例,書籍以兩冊相連,一冊是彩色的,講述《十年》中五套電影的創作理念;另一冊則是黑色的,是幾位作家就這五套電影作出的延伸創作。「電影是光影、彩色,所以『十年內』這一冊是彩色的;『十年外』是延伸創作,我們不知道是怎樣的,所以黑白代表的是夢境,因為有人說夢是沒有顏色的。當你兩冊都看完,中間有一頁是相遇的,這一頁寫著『為時未晚』和『為時已晚』,那便留給看的人自己選擇。」
![](http://www.meetinghk.com/wp-content/uploads/2019/10/10231112_954627-480x300.jpg)
Amazing Angle Design設計總監區德誠的作品《微空間故事》,則以中國文字及相關想像詮釋古老的文化。一套多冊運用了不同的紙料、設計乃至釘裝元素,喚起人們對文字與印刷的想像。
如果你像小編一樣,曾經以為書籍設計只是做做封面和排版,走過一轉,想必你對它的印象也會有新的認知。
訪問南京書籍設計師 文化之都如何育成?
為了是次展覽,策展人Amy更走訪南京,親身訪問了於當地出版界舉足輕重的南京藝術學院設計學院教授曹方以及四位內地頂尖的書籍設計師:趙清、潘焰榮、周晨及曲閔民,從他們口中去探索和解讀這個產出無數膾炙人口書籍的地方,其文化土壤是如何孕育整個城市的閱讀氛圍,這些原創短片,亦將在展場第三區首度播放。
逾500本亞洲設計文化雜誌 坐下來慢慢看
最後踏入展場第四區,這裡展出了逾500本,橫跨30個主題,來自亞洲不同國家、地區的設計文化雜誌,以及數十個與閱讀有關的空間、產品及字體設計產品,當中不乏一些十分罕見,例如來自印度、馬來西亞等地的作品。雖然是展品,Amy團隊卻希望公眾坐下來慢慢看。
![](http://www.meetinghk.com/wp-content/uploads/2019/10/10231100_645773-480x300.jpg)
「設計師透過紙張、新的字體設計或排版、相片的處理等,一步一步滿足大家的好奇心;再掀下去,滿足你對該題材的知識追求;最後你閉上書本,真的有所得著,對亞洲文化的理解深入了。」書籍設計因閱讀而存在,推廣閱讀氛圍,是展覽的目的之一。Amy指:「『書』是不會沒有的,紙質書的氣味、氛圍、一頁一頁掀開,這是與看電子產品很不一樣的,也是我們希望在實體展覽中帶出的氣氛。」
![](http://www.meetinghk.com/wp-content/uploads/2019/10/10231116_398608-480x300.jpg)
貳頁 — 看好設計
展期:2019年10月11日至11月17日
時間:10:00-19:00(周一至四);10:00-20:00(周五至日)
地點:灣仔茂蘿街7號 三樓展覽館
*免費入場
原文鏈接:http://www.orangenews.hk/culture/system/2019/10/14/010128821.shtml
![](../../../../images/user.png)
![](../../../../images/m01.png)
![](../../../../images/m02.png)
![](../../../../images/m03.png)
![](../../../../images/m04.png)
![](../../../../images/m05.png)
![](../../../../images/m06.png)
![](../../../../images/m07.png)
![](../../../../images/listbar_shd_b.png)
![](../../../../images/listbar_shd_b.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