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摩根士丹利亞太股本資本市場部主管張曉羽昨日在研討會上表示,國際投資者明顯重新關注香港市場,因着越來越多真正有創新能力的公司在香港上市,是吸引外資的最大原因。她估計,未來數月香港資本市場有許多10億美元(約78億港元)以上大型新股發行項目,香港市場在今後半年至一年會保持活躍。儘管中國龍頭企業估值已累積不少升幅,但客戶認為,仍有不少企業估值比美股有很大上升空間。
大摩早前在研究報告指出,8月份首27日外資買入中國股票資產達到31億美元(約241.73億港元)。張曉羽昨日在深圳出席港交所「未來科技峰會」時表示,目前明顯見到國際投資者重新關注到香港市場,在該公司與外資頻繁接觸中,他們對中國市場的關注度不斷提升。這些國際投資者不限於亞洲的新興市場基金經理,一些全球性、美國及歐洲私募基金也經常查詢,希望能夠物色到非常好的投資標的;他們聚焦有顛覆性技術、可持續增長、新消費、出海、成本優勢等概念,因為覺得不少中國龍頭企業估值相對於美股還是有很大上升空間。

主權基金長線投資新股
張曉羽又以新股上市為例,在該行處理的新股上市項目,國際投資者的參與度已經大大提高,而且不少高質量的國際投資者選擇在香港的新股市場中「舉手」做基石投資,即是說,他們願意被鎖定6個月股份禁售期,也願意公開他們公司名稱。舉例說,這些參與港股IPO項目的外資包倉長線資金,也有主權基金,包括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中東科威特投資局(KIA)、阿聯酋的穆巴達拉投資公司等,這些高質投資者對新股市場有非常正面的帶動效應。
值得一提的是,當越來越多真正有創新能力的企業在港上市,是吸引外資的最大理由,現時科技創新及「出海」戰略,已成為全球資本競相追逐的兩大黃金賽道,估計未來數月,香港資本市場仍有許多10億美元以上大型新股發行項目,市場將會繼續保持活躍。
日均交易按年飆近九成
張曉羽認為,內地資金與國際資金發力加注港股,帶動市場的流動性與估值水平提升。從日均交易額來看,港股市場整體流動性較過去兩年顯著增長,從2024年的169億美元,增長到2025年的日均320億美元,升幅超過89%。對於美國、香港兩地上市的上市公司,港股流動性佔比提升,港股市場成交量佔兩地總成交量比重,年度平均值從2023年的22%增加至2024年的29%,隨後又增加至2025年的36%。
對於A+H兩地上市公司,H股折扣偏窄,港股估值相對提升,恒生滬深港通AH溢價指數年度平均值對應隱含H股折扣率從2024年的32%縮小到了25%,其中以寧德時代(03750)為例,H股價格較A股價格實現溢價26.5%。
張憶東:恒指下季見28000

港股終止三連跌,恒指昨收市升359點或1.4%,收報25417點。科技指數升108點或1.9%,收報5687點。主板成交額2999億元,較上日減少23億元。內地資金積極入市,全日淨買入56.22億元,高於上日的7.05億元。南下資金主要買入阿里巴巴(09988),淨買入規模約21.43億元。興業證券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師張憶東估計,恒指在11月前後升至28000點,而這波長牛或延續超過20年。
有望迎來一波「超級長牛」
恒指季檢在收市後實施,下星期一生效。在三隻恒指新貴中,京東物流(02618)股價升3%,收報13.09元。泡泡瑪特(09992)股價在臨收市前轉升0.9%,收報309.6元。中國電信(00728)股價表現平淡,收市升0.5%,收報5.7元。
展望後市,張憶東表示,今年港股高點大約在深秋。他稱,9月下旬開始,隨着美聯儲減息,港股有希望震盪向上,逐級上升。恒指有希望在11月份前後升至28000點,恒生科技指數可望見6000點至6200點左右。從現在到年底,港股將會跑贏全球,相比美股、A股彈性空間會更大。張憶東重申,A股、港股將迎來一波「超級長牛」,而這波長牛或能持續20多年。
另外,A股在經歷周四的顯著調整後,昨日強勢反彈。創業板指收升6.55%、深成指漲3.89%;滬綜指收市也站穩3800點,收漲1.24%。滬深兩市成交總額23047億元(人民幣,下同),較前一交易日的25443億元減少2396億元。CHOICE統計顯示,昨日有103隻股票漲停 主要集中在電力設備、電子、機械設備、化工、有色金屬、汽車等行業。個股中,先岳先進(688243)、利元亨(688499)漲停;寒武紀(688256)、寧德時代(300750)漲近7%。
中信里昂:吉利零跑比亞迪 反內捲贏家
中信里昂發報告認為,政策層面的反內捲措施可能成為改變中國汽車業「遊戲規則」的關鍵,終結消費者對價格持續下降的預期,按該行的分析及供需預測,預計吉利汽車(00175)、零跑汽車(09863)及比亞迪(01211)將成為前三大贏家。
中信里昂指出,中國汽車業的盈利之路有三個關鍵里程碑,即年銷量達50萬輛、100萬輛及200萬輛以上,分別對應為盈虧平衡、實現可持續的淨利潤率,及達到中國本土電動車的利潤率上限。
瑞銀關注比亞迪成本控制
瑞銀也發表報告指出,與比亞迪管理層舉行了業績後投資者電話會議,比亞迪管理層認為,由於集團面臨多重挑戰和日益激烈的競爭,今年第二季的利潤處於低谷,計劃在今年下半年加強成本和費用控制,決心透過研發投入和技術創新實現長期增長。另外,管理層對下半年的海外需求和盈利能力保持信心。
報告引述比亞迪管理層將第二季業績不如預期,歸因於「天神之眼」先進駕駛輔助系統解決方案,所帶來的產品升級成本增加,以及對經銷商夥伴的財務支持增加,同時在銷售增長放緩的情況下,經營槓桿對毛利率造成壓力。比亞迪未有回應有關下調今年銷售目標的報道。
展望未來,比亞迪擬加強成本與費用控制,同時在下半年的研發投入與上半年基本持平。管理層強調,海獅06和方程豹鈦7是內地市場的重點新品,計劃將仰望U8L的上市時間延至明年。在海外市場,集團計劃明年在歐洲開設1000家零售門市,料巴西工廠將於今年下半年投產,年產能將增加15萬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