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跟着佛家看人生
作者:郭齊勇   來源:橙新聞    2019-05-24 12:54
現代社會是一個五花八門的社會,充滿了複雜的事物與紛繁的矛盾。從佛家的菩提智慧中,我們能如何窺見人生解脫的法門,減除個人的痛苦?

【識港網訊】現代社會是一個五花八門的社會,充滿了複雜的事物與紛繁的矛盾。從佛家的菩提智慧中,我們能如何窺見人生解脫的法門,減除個人的痛苦?

在佛家看來,每一個個體與生俱來就是一個有限制的個體,不僅先天與後天的生存環境是有限的,人們的性別、種族、體質、品行、知識、性格、語言、情感、信仰等,更不用說生成長養所遇到的文化背景、環境、氛圍等,其實都是有局限的。但人總是不太願意承認自己的限制,也不太願意肯定別人的追求。形體所帶來的情欲、物欲,功名利祿的追逐、攀援,知識所帶來的表面的偏見、執著、錯誤和數不清的自認為是絕對真理的東西,還有社會文化所帶來的身份、地位、名譽、等級等,對於個人來說,都是永遠不能擺脫的束縛。

唐卡 新華社圖片

所有這些,在佛教看來就是所謂「無明」,就是所謂「貪、嗔、癡、慢、疑、惡見」等。佛教的智慧,就是用否定、遮撥的方法,破除人們對宇宙人生一切表層世界或似是而非的知識系統的執著,獲得某種精神的解脫和自由。人們常說,佛教講「空」。其實,佛教既講「空」,又講「有」。「空」、「有」,不是這兩個字的表面意思,不能那樣去理解。「空」、「有」之論是十分複雜的。但起碼有這樣一條,此所謂「空」,是啟迪人們空掉一切外在的追逐、偏執,破開自己的囚籠。

佛教有三法印,三個最主要的律則,即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

諸行無常,是指很多事物都處在一種無常的狀態。諸法無我,法就是物,萬物都沒有自己的自性,所有事物都在因緣之中,因緣而生。諸法因緣生,亦因緣滅。佛教認為,諸法依緣起之法則,互相依存,而無「我」之實體可言。空並不是我們講的沒有,因為是因緣而生,我們才說空。很多事物都是各種原因、條件生成的。因是根據,緣是條件,萬物因條件而生。因此,我們不應執著於某一個事物的一定時空的狀況。

成佛陀,成聖賢,談何容易?佛教的智慧不是空談大道理,而是讓你學會暫時消解心靈上的執著與煩惱。禪宗教人「了生死」,既然連生死都可以了,那麼,一切外在的執著都可以放下。這樣,有限的生命便進入無限的境界中。

禪宗讓人保持一顆「平常心」。「平常心是道」、「飢來吃飯,睏來即眠。」六祖慧能大師四句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佛性常清淨(俗稱: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是針對神秀大和尚的「身是菩提樹,心為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神秀強調漸修,說得很有道理。然而惠能強調頓悟,更上層樓。也就是說,禪宗反對刻意修行,反對機械地模仿高僧大德,借重外在的權威。禪宗認為,每個人不管他的根器如何,也不管他是否犯過錯誤,其實他內在地具有佛性或真常心,要喚醒自家本有的佛性。人們只要化解執著,遂順自然,護持真我,那麼,行住坐臥,無一不是真如,無一不是解脫。「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人生有許許多多的要求,有很多要求都是正常的、合理的,如飲食、男女的要求,如物質、財富、名譽、權力等。禪的智慧不是要抹殺每個人的欲望與追求,不是消解事功,而是讓你保持一顆未被污染的「平常心」。也就是說,你仍然可以有自己日常的生活、事業和欲求,你可以非常敬業地做你職分內的事,但你在參與各種社會活動的過程中,所遇到的一切引起心理上緊張或不安的東西,都應該立即「放下」,以免變成負擔或煩惱。放下,不是讓你放下工作與責任,而是讓你放下那些精神包袱。這就是要善於「空」,善於「破」,善於「消解」,善於「遮撥」,善於「排遣」。

中國的儒家是一種入世的人文的宗教,中國化的佛教把出世與入世結合了起來。人人皆可以為堯舜,人人都可以成佛,是儒家與佛教的最高信仰。實際上,儒道佛都是要追求一種理想的高尚的社會,儒家、道家和禪宗儘管有很多差異,然其共同點都是培育理想的人格境界,使人們的人生實踐帶有中國式的宗教精神和情懷。

所以,讀一讀《論語》、《孟子》、《老子》、《莊子》,讀一點禪,讀一點佛經,這不僅可以治療各種心理疾病,尤可淨化我們的心靈,豐富我們的人生。

原文鏈接:http://www.orangenews.hk/culture/system/2019/05/24/010117403.shtml

责任编辑:sy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