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香港流行曲透視何樣的嶺南形象?
來源:橙新聞    2025-01-02 17:45

【識港網訊】傳統中國文學一向予人嚴謹認真的感覺,從《詩經》、《楚辭》到後來的唐詩、宋詩,都要求平仄押韻,每字每句都有特定的要求。這樣看來,與我們所認識的粵語流行曲似乎差異極大。嶺南地區與中原大陸有著遙遠的距離,在一般古籍中,嶺南被視為是落後、沒有文化的地方,甚至有中原人認定嶺南為南蠻之地,如《禮記》指出:「南方曰蠻,雕題交趾,有不火食者矣。」意思是南方人沒有文化,紋身、男女共浴,甚至不生火煮食,這些習慣和中原文化有極大差異,所以被稱之為「南蠻」。

南方文化因為長久以來不受重視,應運而生的嶺南文化就少了一點中國傳統文化的拘束,多了一份「世俗感」,即與生活更貼近。以粵劇、南音等嶺南非遺為例,他們都圍繞著大眾的日常生活,這份「世俗」就深深影響了香港的音樂文化。

在粵語流行曲出現之前,香港人聽的音樂有粵曲、國語歌、歐美流行曲等。但1920至1930年代,香港開始受到西方電聲科技和娛樂文化的影響,上舞廳、看電影成為當時新興的娛樂。那時候仍未有「粵語流行曲」的概念,但因為新元素的影響,衍生出一門新的曲類風格。黃壽年(?-1953)開創先河,將生活化的元素帶入音樂中,並以口語作歌詞表達,例如他的作品〈壽仔拍拖〉:

有個女子,瓜子口面。佢係東方,我係西邊。大家分離,真是可憐。叫佢番黎,見下我面。

Some likes sweetie,Some likes money,你要蜜糖,我要仙士。Blow the whistle,吹下啤啤,兩家talkee,揀個日子……

口語加上中英夾雜,與當時流行的粵劇或地水南音有極大的分別,是創新的曲目。後來的作品如〈壽頭壽腦〉、〈壽仔拜年〉等也屬類近的風格。黃壽年的作品「鬼馬」、「搞笑」,受到港人的歡迎,有兩首作品皆打入當時《新月曲集》第二期〈新月五期片榜揭曉〉首15位,〈壽頭壽腦〉居第6位、〈壽仔拜年〉排第13位,可見這新的歌曲風格在當時形成一個新的趨勢。當時的大眾媒體並不接受這種口語化粵語歌的風格,可是,作為保存地域方言來說,這些歌曲有一定的文化傳承意義。戰前的香港,沒有受國民政府推動的國語運動影響,粵語能夠藉新興歌曲,以錄音的方式傳承下去。

戰後初期,香港受西歐音樂和上海國語音樂的影響,粵語歌曲未得到主流認同,而將黃壽年的鬼馬風格發揚光大的是許冠傑。許冠傑是香港著名的音樂人、創作歌手,甚至可以說他開展了香港流行音樂文化一個新的里程,所以他亦有「香港流行音樂鼻祖」及「歌神」的稱號。 1970年代以前,香港的主流音樂是西方英文歌曲和臺灣國語歌曲,本地粵語歌曲一般會被視為「鄉下人」的玩意。 1974年許冠傑第一張粵語專輯《鬼馬雙星》徹底改變了香港流行音樂的文化,他的歌曲全都譜上了地道的口語歌詞,加上輕快的旋律,貼近升斗市民的內容。除〈鬼馬雙星〉外,膾炙人口的作品還包括〈天才與白痴〉、〈半斤八兩〉、〈財神到〉等等,雖然經歷了幾代人,但有不少歌曲現在仍受歡迎,例如每逢農曆新年,都必定會聽到:

財神到,財神到,好心得好報。財神話,財神話,搵錢依正路。

財神到,財神到,好走快兩步。得到佢睇起你,你有前途。

香港的「打工仔」經歷某些低潮的時候,心中都會奏起一首〈半斤八兩〉:

我哋呢班打工仔,通街走糴直頭係壞腸胃。

搵嗰些少到月底點夠洗(奀過鬼),確係認真濕滯。

我哋呢班打工仔,一生一世為錢幣做奴隸。

嗰種辛苦折墮講出嚇鬼(死俾你睇),咪話冇乜所謂。

許冠傑將世俗的粵語文化完美融入流行歌曲中,將香港流行音樂文化的主流由英文及國語歌曲轉為本地粵語歌曲。許冠傑的作品不避通俗,以地道的口語唱出一首又一首的經典,反映基層市民的實況,開創了一個新的流行歌曲文化。而粵語在沒有語言政策限制的香港流行樂壇中,得以存留下來。時至今日,廣東或嶺南文化圈中,已鮮有純粵語的新作品,但香港樂壇仍然以廣東歌為主調,粵語藉此得以傳播。粵語作為非遺項目,在流行音樂文化的傳播下得以傳承。

嶺南文化除了為香港的流行音樂文化帶來了一份世俗感之外,其實也有其他的影響。當中粵曲文化在曲、詞、樂器、演唱等方面,也為香港的粵語流行歌曲創作奠下基礎。香港著名音樂人黃霑(1941–2004)在其博士論文〈粵語流行曲的發展與興衰:香港流行音樂研究(1949-1997)〉中分析道:「香港的流行音樂是一個『處處粵曲聲』的時代,大部分的創作人,無論是從事作曲、填詞或演唱的,都是在這個背景下成長的。多年的潛移默化形成了一種根深柢固,驅之不去,洗之不清,令表面看起來頗為洋化的粵語流行曲,骨子裏都醞釀著傳統戲曲的元素。」就以黃霑填詞及作曲的〈滄海一聲笑〉為例,此曲後來成為一首家喻戶曉的具中國文學韻律的歌曲。〈滄海一聲笑〉以中國傳統五聲音階寫成,入曲前以古箏、橫笛等中樂器作起始,使得此曲展現傳統文學與戲曲的鋪陳感染力;又有簡單易唱及琅琅上口的流行曲歌詞,被朱耀偉評為「寓豪氣於灑脫之中」。聽眾能通過歌曲,沉醉在這種豁達和開朗的畫面中,與粵劇、粵曲有幾分相近。

畢竟粵曲、粵劇在香港仍有一定市場,故經常與流行曲相結合;但香港另一個被列入非遺代表作名錄的項目南音,則較少與當代流行曲有所結合。2020年,張敬軒的「張敬軒X香港中樂團盛樂演唱會」,曾把地水南音一代宗師杜煥(1910-1979)的作品〈憶往〉結合在其歌曲〈披星戴月〉之中,開始了張敬軒與南音之間的因緣。張敬軒在演唱會中介紹:

接著下來讓我介紹一下一位朋友給大家認識,他是上世紀70年代—其實他主要活躍的是在40至50年代,是香港一名非常有代表性的地方藝術家,他的名字是杜煥。

杜煥先生早年在40、50年代主要在油麻地廟街一帶的大煙館裏唱曲,他會坐在門口,一些老闆路過要來吃大煙,想找人唱曲來助興,就會打賞他幾文錢讓他唱歌。直接到五零年代開始,這種文化藝術受到一些文化機構的重視,所以香港電台在那時候就給予第一份穩定的職業給杜煥先生,給杜煥先生在香港電台錄製他的節目,每天都會有一些地水南音,也就是他唱的小曲,會播給聽眾聽。

到60至70年代,Beatles開始興起,當西(方)流行音樂已經風靡整個香港的時候,很自然這種地方藝術又突然變回小眾的民間表演,杜煥先生又再一次流落街頭,這次他沒上次幸運,這次他要在上環甚至西營盤一帶的紅燈區去表演。直至到70年代初開始,他就在上環水坑口街的富隆大茶廳—現在已經拆掉—在那裏唱小曲給大家聽。他是在1979年離開我們的,幸運的是他離開之前他的藝術得到很多學者的重視,所以今天我們今晚也很榮幸得到著名學者榮鴻曾博士的首肯,將杜煥先生一些很重要很珍貴的錄影和錄音帶來這裏與大家分享,亦都藉著我自己的這一首作品,去懷緬杜煥先生奔波、坎坷,和豐盛的一生。

本章刻意引用張敬軒對杜煥一生的介紹,希望展現出流行文化是大眾接觸傳統文化的重要途徑之一。歌手特別的介紹,某程度上吸引更多人關注文化保育議題,也可以說明流行曲歌手的支持,能促進大眾關注非遺重要習俗和表演傳統,甚至可以把這些傳統曲藝帶到「音樂殿堂」紅磡體育館的舞臺上。張敬軒對地水南音的重視,沒有只停留在一次演唱會的表演中。2021年,張敬軒進一步與作曲人伍卓賢、作詞人黃詠詩和粵劇藝術家阮兆輝合作,創作了新歌〈魂遊記〉,並將於下文補充說明。

現時無論是廣東省、澳門還是香港的非遺代表作名錄中,南音都佔一席位,澳門的「南音說唱」項目更被收錄在國家級非遺項目名錄之中,反映廣東珠江三角洲一帶曾經流行說唱音樂。昔日南音在粵港澳三地的民間都頗為流行,是一種約於清末民初時興起的傳統說唱音樂,一般分為地水南音、戲曲南音和老舉南音等,又以地水南音最為人熟悉及流行。南音一般都是一人自彈秦胡、椰胡等樂器的說唱,演唱者多是失明藝人,男稱瞽師,女稱瞽姬或師娘。表演場所大多在茶樓、煙館、酒館、風月場所等消遣場地。戰後香港電台的杜煥南音及澳門綠邨電台的王德森南音等,把南音從日常表演轉化為廣播藝術。可惜的是,電臺廣播不能讓南音得到長遠的發展,與新式流行文化媒介抗衡;隨著粵曲和流行曲通過電視、電臺、電影等平臺廣泛傳播,南音日漸式微,基本上只是藝術和戲曲圈人關注的話題。

隨著大眾對非遺保育的重視程度增加,以及不少保育團體的提倡,地水南音再次獲得了香港市民的關注,出現多種不同形式的活化。如有文化團體獲政府資助到香港18區巡迴表演,又有茶館劇場等新穎的表演方法。而流行曲中,南音也經常被引用。2005年,方大同與林夕合作的作品〈南音〉,以無錫音樂人「阿炳」的故事為主軸,講述這位失明的道士落難到風月場所賣藝。阿炳所表演的,是當時流行於江南一帶單獨以琵琶彈詞演唱的曲藝,與廣府流行的南音曲藝相近,也就是廣義的「南音」。而方大同這首像是「阿炳」自述的流行曲,成為流行樂壇第一次正面描寫南音的作品。

2021年的〈魂遊記〉,是香港樂壇第一首直接把地水南音與流行曲跨界混合而創作的作品。粵劇藝術家阮兆輝在訪問中指出,他自小喜愛在街邊聽南音,在微風雪雨時聽南音感覺更為深刻;他曾於1980年代錄製一些南音唱片,但未有結合現代流行曲的主調。這一次阮兆輝明言希望通過與流行樂壇合作,來推廣南音傳統。就此,阮兆輝邀請了作曲人伍卓賢、填詞人黃詠詩和歌手張敬軒,共同創作〈魂遊記〉。〈魂遊記〉引用了道教科本《玉山淨供》的部分內容:「夕陽西下水東流,物換星移幾度秋,形貌何處魂自返,韶光倏忽恨難留……奉請魂兒登練度,乘空攝景上瀛洲。」

南音過往多為嘆詠之作,展現哀怨無奈之感,而填詞人黃詠詩以靈堂的招魂曲作開首,成為大家在歌曲裏接觸南音的切入點,聽眾能夠感受到南音獨有的淒涼和對生命的無奈。阮兆輝在此曲特意採用「沙啞聲」唱出南音,而非他一般常唱的粵曲聲線,仿效的應是昔日瞽師杜煥的聲線。而張敬軒在講述是次南音與流行曲的合作項目時,則以節奏藍調(Rhythm & Blues, R&B)來形容南音在香港的角色。節奏藍調是一種結合傳統非裔音樂人的創作與爵士、藍調等現代節奏的音樂種類,是一種在美國介乎傳統與現代之間的流行音樂,時至今天節奏藍調已在全球各地極為流行,包括香港。

在英國殖民管治下,英文成為香港的法定語文,順理成章地,英文歌曲亦成為香港的主流音樂。在1950年代,大量來自中國內地的移民來到香港。他們大部分原居嶺南地區,教育程度較低,有些甚至目不識丁,更遑論可以明白英文歌曲。但在香港工業化、城市化等背景的推動下,大眾娛樂文化應運而生,香港先後有黃壽年、許冠傑、黃霑等人,將嶺南不同的文化元素帶進香港流行音樂文化中,創立一個新的流行音樂文化,既有嶺南的傳統特色,又滲透著香港的現代特色。近年的流行樂壇,也特意把日漸消失的嶺南傳統音樂重新包裝,嘗試轉化為新的作品,其中張敬軒與阮兆輝的合作,無疑說明了地水南音結合現代流行曲的表述方式也能受聽眾歡迎。可見,流行文化與傳統文化並不相悖,反而流行文化能夠使非遺中的部分表演藝術重新獲得關注。

推薦閱讀

《再現嶺南: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地域文化》

作者:羅樂然

出版社: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年1月

责任编辑:zhaopengc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