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深港小靈通】深港客流量最大口岸羅湖口岸開通離境退稅
作者:蔡易成   來源:香港商報    2025-08-01 10:26
【識港網訊】7月31日,深圳進一步增設羅湖口岸為離境退稅陸路口岸,加上此前已開通口岸,離境退稅口岸達6個,從東到西覆蓋主要口岸,旅客入境消費便捷性、滿意度大幅提升。這是深圳打造全國離境退稅標桿城市又一創新實踐,有助於服務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推動粵港澳大灣區互聯互通,為全國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大局提供「深圳經驗」。

【識港網訊】7月31日,深圳進一步增設羅湖口岸為離境退稅陸路口岸,加上此前已開通口岸,離境退稅口岸達6個,從東到西覆蓋主要口岸,旅客入境消費便捷性、滿意度大幅提升。這是深圳打造全國離境退稅標桿城市又一創新實踐,有助於服務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推動粵港澳大灣區互聯互通,為全國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大局提供「深圳經驗」。

今年上半年,深圳離境退稅規模迅速增長,退稅商品銷售額、辦理業務量,分別同比增長1.6倍、3.9倍;大疆、華為等深圳國貨潮品業務佔比34.5%,佔比全國第一;退稅商店累計超過1000家,「即買即退」商圈12個,位居全國前列;離境退稅口岸持續擴圍,增設福田口岸、深圳灣口岸離境退稅點,成為全國離境退稅口岸數量最多、類型最全城市;離境退稅服務水平大幅提升,全國首推「一單一包」便利化模式,單筆業務辦理時長壓縮一半以上,上線退稅「雲服務」平台,實現退稅辦理「秒到賬」「零等待」。有關創新工作成效兩次被《新聞聯播》報道推廣,在全國離境退稅工作推進會作經驗分享並受到充分肯定。

「老口岸、新使命」,是全國離境退稅重要實踐成果。羅湖口岸作為我國改革開放的重要口岸,也是深港歷史最悠久、通關客流量最大陸路口岸,是粵港澳大灣區人流、物流、資金流的核心樞紐,開通離境退稅具備較好商業基礎。2025年上半年,羅湖口岸出入境旅客超3370萬人次,同比增長11.7%,佔該市比重25.9%,位居深圳市第一、全國前列,為離境退稅業務提供了龐大的客流基礎。在羅湖口岸開通離境退稅,是深圳優化離境退稅政策、擴大入境消費的重要實踐成果,也是高水平對外開放的生動展示。

羅湖區離境退稅發展較好。羅湖區離境退稅發展早、基礎紮實。2023年,開通深圳首個「即買即退」集中退付點,為旅客提供便捷消費體驗。2024年,在文錦渡口岸開通深圳首個離境退稅陸路口岸,為境外旅客提供更多退稅業務出境選擇。今年以來,離境退稅創新舉措更多、旅客便捷性更好,深圳萬象城、金光華廣場作為深圳「一單一包」便利化模式試點商圈,大幅減少旅客辦理退稅時長;打造東門步行街成為大灣區首條離境退稅特色街區,形成退稅口岸與商店、特色街區協同發展,滿足旅客就近、一站式消費需求。

以最快速度攻堅克難開通羅湖口岸離境退稅。羅湖口岸因施工面積較大、建築物和設施老舊、內部情況複雜等,施工難度大、時間耗時長。為抓緊發揮口岸資源優勢,將巨大的境外旅客「流量」轉為入境消費「增量」,深圳市財政會同商務、口岸辦、海關、稅務、邊檢、文廣旅體和羅湖區,以最快速度克服施工困難,在兼顧保護羅湖口岸聯檢樓歷史建築安全的基礎上,高標準、從快從實增設旅客人流量大、期盼較強烈、場地條件較成熟的羅湖口岸為離境退稅口岸。

高標準打造全國離境退稅標桿城市。下一步,深圳將以更快速度、更強力度推進離境退稅提質增效,抓緊釋放退稅購物消費潛力,以擴大入境消費的先行先試創新實踐,推動深港「雙向奔赴」,高質量服務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進一步提升宣傳精準性和有效性,在該市旅遊、商業、口岸等平台和TIKTOK等海外社交媒體投放多語種宣傳視頻,策劃深圳購物季、國際大型展會(高交會、文博會等)離境退稅主題,提升境外旅客知曉度和參與度。持續提升服務水平,全市推廣「一單一包」模式,優化離境退稅「雲平台」,積極引入退稅代理機構競爭機制。持續擴圍、優化退稅口岸,持續研究增設陸路口岸離境退稅,優化口岸退稅管理機制。持續擴大退稅商店規模、優化退稅商品結構,加快在境外旅客聚集地更大規模、更多種類增設退稅商店,鼓勵紅木家具、沙井蠔等更多深圳本土非遺產品納入退稅商店。

责任编辑:zhan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