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義寧陳氏三代的錚錚鐵骨
來源:橙新聞    2024-12-20 17:53

【識港網訊】1911年辛亥革命,當武昌起義爆發之際,各省響應,清皇朝風雨飄搖,中外震動。陳家因在清世累代仕宦,故散原老人乃攜眷赴日暫避,陳寅恪其時隨父同行。當時羅振玉也亡命日本,王國維隨同前往。顯然,彼時王、陳二位尚不相識。

陳氏祖籍江西修水。寅恪祖父陳寶箴官至湖南巡撫,主持湘省新政,治績卓著,有聲於時。父陳三立,號散原,佐父治湘,翊贊甚力;而詩名震當代,有《散原精舍詩》行世,為清末四大公子之一。

當年陳寶箴在湖南進行政治改革,主張漸進徐圖。而康、梁則佐光緒帝與慈禧太后抗衡,並冀以激烈的非常手段解決中國的憲政問題,結果反被后黨以非常手段解決,史稱「戊戌之變」。陳寶箴因是革新派,故被革職;陳三立更屬戊戌黨人,險被問斬,因得力大臣相救,改「永不錄用」。

有論者謂:「如果當日的改革能夠按照陳寶箴、陳三立父子的主張,緩進漸變,不發生康有為等人的過激行動,清季的歷史就是另一番景象了。」

這當然是假設性問題。但即使當時陳寶箴父子之法得行,也不能救中國。因清季之國情,百孔千瘡,漸變徐圖之法,即使能稍安於內,也斷不能攘敵於外。

而當時列強正圖瓜分中國,割地賠款,分據租界,虎巢狼穴,觸目驚心。故漸變之法決不能驅外患,捨激烈之革命,別無良法。故中國之近代史,實按其國情之發展而作相應的演變。倘無戊戌之失敗,便無辛亥之成功,其間相隔不外十餘年耳。陳寶箴、陳寅恪父子雖遭牽累,不能暢申其志,但他們為國為民之衷誠,已足以名留青史。

再說辛亥革命爆發後,陳寅恪隨父赴日,時年二十一,就讀於日本中學。國內秩序恢復,散原老人攜眷返國,陳寅恪則遊學歐美,足跡遍及二大洲。以其過人之天賦,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嫻熟多國外文,其博識多聞的大學問,就是在這段時間奠定的。

其後袁世凱復辟帝制,蔡鍔於雲南高舉義旗聲討,各省響應。此時陳寅恪聞訊隨即返國擔任蔡鍔祕書,佐其討袁義舉。此事顯然出於散原老人之意。因為袁世凱出賣戊戌黨人,作光緒帝之逆臣,也是陳寶箴、陳三立父子被逼退出政壇的罪魁禍首,故國仇家恨,畢集心頭。如今袁賊竟冒天下之大不韙,復辟稱帝,此種倒行逆施,國人皆當起而誅之。於是陳寅恪毅然中斷國外之學業,遵奉散原老人之意,急急回國參與討袁之役。他的這一行動,既是書生報國,也承繼陳家的義勇節烈。

及至袁世凱被逼取消帝制,不久惱羞而死。繼而蔡鍔病亡,陳寅恪又繼續出國遊學。故討袁之役,是他畢生唯一的一次從政。

至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變」後,日本策動溥儀在東北成立偽滿政權,此時不少清室的遺老遺少趨集瀋陽,以為皇朝復辟,鴻鵠將至,於是甘願受日本侵略者利用,不惜墮落為漢奸。羅振玉、鄭孝胥之流,不僅自己跳火坑,而且企圖策動陳三立到東北去效忠溥儀,卒為散原老人所峻拒。因為賣國求榮,當無恥漢奸,留下千古駡名,志節之士不屑為也。

一九三七年「七七」盧溝橋事變起,散原老人住北京西山,其時日寇突破熱河防線,向北平步步進逼,眼看國破家亡,散原老人乃絕食而死以殉國,令人肅然起敬。

二戰爆發,日本全面侵華。太平洋戰事起時,陳寅恪正執教於香港大學。香港淪陷,他一家生活十分艱難,只好將衣物換食物,生活物資極端缺乏。大概有日本學者寫信給軍部,要他們不可麻煩陳教授。軍部為籠絡人心,行文香港佔領軍司令,司令派憲兵隊照顧陳家,送出好多袋麵粉,但憲兵往屋裏搬,陳寅恪、唐篔夫婦則往外拖,就是不食敵人的麵粉。後來朱家驊派人在一個暴風雨的夜裏把陳家四口接到廣東,再輾轉至重慶,四人因長期營養不良而病倒。陳寅恪一家寧可捱餓而堅持氣節,與散原老人為保持民族精神絕食而死,同樣難能可貴。他們的高風亮節,令人欽佩,永留青史。

推薦閱讀

《近代名家史話詩話》

作者:郭偉川

出版社:開明書店

出版日期:2023年11月

责任编辑:zhaopengc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