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博物館永遠是一個觸發思考、激發思路靈感的好地方。上一篇中(8月15日晶報2版《一流博物館要向讀者傳遞什麽信息》)我已經談到從博物館的角度,如何讓觀眾能夠更好理解展覽思路、陳列主題。畢竟,博物館的第一要務是要讓觀眾看懂博物館的陳列,而不是滿足於自身“炫富”的追求。那麽這一次我就要換一個角度,從觀眾教育的角度出發,探討如何更好地完善參觀博物館的體驗。
讓孩子看懂博物館
我在博物館工作多年,從田野調查親身實踐得到的經驗是:一家優秀的博物館除了滿足普通成年觀眾對古代世界的期待外,更需要讓孩子們了解博物館裏的每一件文物。因為我們建造博物館的目的,不僅是為了記錄過去,更重要的是面向未來。而每一個前往博物館的孩子,就承載了社會的未來、城市的明天。只有讓他們看懂文物,熱愛文物,才是博物館教育最核心的意義。
鐵打的博物館,流水的觀眾,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的觀眾也變得更加年輕化。讓每一個年輕觀眾都能在博物館裏有所收獲,就是這個時代給我們博物館工作者提出的最重要的任務。因此,雖然我已經在不同場合、在許多平臺討論過同樣的問題,但是我認為今天仍然有必要系統地談一談:怎樣讓孩子更好地看懂博物館。
為了更容易理解這個問題的源頭和破解方案,請允許我以一場博物館裏的“竊聽風雲”作為解謎的切入口。最近我在觀看“宅茲中國”河南考古大展時,分別關註到兩位家長與孩子之間的交流,他們各自展開的文物教育,或許對我們博物館界有所啟發。
在我剛進展廳時,就看到第一位家長在某件銅鼎面前,讓他的孩子背誦“戰國七雄、春秋五霸”。然後,等孩子好不容易背到某個國家,比如背到楚國的時候,家長就突然喝斷了孩子,開始給他介紹楚國銅鼎的特點。我看著孩子眼淚汪汪的雙眼,不知所措的表情,心中生出無限的憐愛,非常同情這位小朋友。
我在博物館工作多年,這樣的事情遇到許多次,每次看到這樣熱衷於拔苗助長的家長,我都不知該說什麽好。好在,也有不一樣的家長。在一個青銅編鐘展櫃前,我遇到了第二位家長和他們家的小朋友。“你還記得葉公好龍的傳說嗎?”這位家長正跟孩子閑聊。我也很好奇文物與葉公好龍這個成語到底存在什麽聯系,於是在好奇心驅使下往前湊上了一步,繼續偷聽他們的對話。
當這個孩子用稚嫩的聲音,認真說完葉公好龍的成語故事後,家長才慢悠悠地指著展櫃裏的青銅編鐘耐心說道,“這個編鐘就來自河南的葉縣。葉縣就是‘葉公好龍’裏葉公的老家。”隨著這位父親把話題從葉公轉向編鐘, 孩子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我也心滿意足地結束了這段“竊聽”。
顯然,這兩位家長代表了兩種不同的教育方式,這兩種對待文物對待博物館的方式,不僅對孩子的成長有著不同的教育意義,而且對我們博物館在調整面向公眾的教育策略上也有非常針對性的啟發。
兩種不同的教育方式
別的不說,這兩位家長的教育方式高下立判,第一位家長只是機械復述了“春秋五霸戰國七雄”這些知識點,然後生硬地灌輸給了孩子。而第二位家長確實值得一朵小紅花。他不但對自己的孩子循循善誘,有著充分的耐心,而且他的知識儲備和隨機應變能力也值得我們稱贊。
回到我們的博物館世界,事實上,也存在這樣兩種天然對立的教育方式。第一種顯然就是最常見的填鴨灌輸式。當我們把所有知識點都機械地擺放在觀眾面前,像歷史課本一樣劃出重點,記憶背誦,不難想象這會給觀眾留下怎樣的體驗。第二種教育方式,如同第二位家長所為,我們不敢保證這樣就是百分百正確的方式,但至少說明,他把眼前的文物與生活中常見的知識體系有機地結合在了一起。這提示我們,如果博物館策展人能找到古代文物與日常生活之間更豐富的聯系,巧妙地將展品與日常銜接起來,或許就能營造出更具親和力的博物館體驗氛圍。
博物館還能做什麽
除此之外,我們的博物館還能做些什麽呢?一方面,我們可以完善具體展陳的生活紐帶,使每個參觀者都感受到文物的親切一面。的確,有許多博物館已經開設了面向青少年的文博課程。但另一方面,博物館也無法完全取代家長在兒童參與博物館教育時的作用。畢竟家長可是孩子的人生第一位導師。那麽,如果我們的博物館在瞄準小朋友開設各種課程的同時,順便也利用親子課程培養一下家長,讓更多的家長看懂博物館,在博物館裏有所收獲,就有可能湧現更多善於發掘“葉公好龍”的家長了。
最後,作個總結。現在每座城市裏的博物館都越蓋越大,越蓋越新,光樓層就有四五層之高;展覽不說,空調也是冬暖夏涼。而我們的博物館在硬件夠硬的情況下,軟件、細節還能再前進一步。我們不僅要做更多展覽,還要做更多普通觀眾都願意看、看得懂的展覽。吸引每個家長與孩子在周末休息的時候多去幾次博物館,讓他們在享受難能可貴的周末親子時間的同時,也在博物館裏完成了知識上的大收獲。我想這也是當今博物館與現代生活緊密結合的一個最好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