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馬斯克又發話了。他幾乎每次發話都能在科技界掀起一場風暴。
最近他說,特斯拉的人形機器人擎天柱原型機即將現身9月30日的特斯拉AI日。馬斯克還暗示,此次AI日將是“史詩級別”。
這種“史詩級別”的表述,給人們帶來了很大的想象空間,也引發了人們這樣的思考:那麽,智能機器人的終點會在哪裏?未來,我們與人工智能機器人之間的差異在哪裏?《未來簡史》一書中所描述的場景,人類被機器奴役,會真的成為現實嗎?
但我仍然固執地認為,人類最需要擔憂的,其實並不是所謂人工智能。說人類很快能創造出一種超越自身的物種,我想這要麽是過分恐懼,要麽是對人類的科技能力過分樂觀。
人類已經能克隆動物,但人類至今無法憑空創造出一個哪怕最簡單的細胞。1967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愛根曾說過,一個含有221個核苷酸的分子,其復雜程度的數學量相當於10的133次方,而10的105次方的分子就足以塞滿整個宇宙,可見生命是何等奇妙。
未來機器人可以變得很強大,很發達,在某些領域具備遠超人類的能力。但我始終相信,機器人缺少一樣至關重要的東西,那就是人類的情感與靈魂——記得在網上看過一個視頻,一個外觀上與人類毫無二致的美女機器人與人類聊天,視頻的結尾,當被問及它(對,沒寫錯,是它而不是她)與人類的區別是什麽時,它回答說,靈魂。
是的,靈魂是獨一無二的,而機器人是批量生產的。
這個具有科幻色彩的視頻,表達了人類的理性價值。記得一個全球頂尖的人工智能科學家說過,不管科技如何發達,引領世界的還是慈悲和愛,而不是冰冷的科技和數字。
慈悲和愛,也許是人類最後的優勢。即使將來人類與機器人結合成一種新的物體,哪怕是人類的肉身消亡,只要人類自出現以來就一直綿延至今的愛與慈悲的能力還在,就不能說人類已經消亡。如果是這樣,有什麽要緊呢?
我們不需要擔心今天以及未來的馬斯克。需要擔心的,是人性的機器化、智能化,不是機器人變成了我們,而是我們變成了機器人,每個人身上獨一無二的東西被蠶食與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