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關於深圳,有很多種定義。
她是高科技之城、文明之城、公園之城……而這一切,恐怕源於她首先是一座觀念之城。
“觀念之城”,也許沒有哪座城市比深圳更匹配這樣的稱謂了。深圳本身就是觀念的產物,她誕生於一種偉大的觀念,是一座觀念先行的城市。或者說,深圳的城市發展史,也就是一部觀念發展史。
改革開放以來,無數觀念從深圳出發,向內地乃至向世界輻射,激蕩了一個時代。這其中,頗令人關注的是文化觀念——深圳不僅創造了舉世矚目的經濟奇跡,還實現了文化的崛起,以及文化觀念的生長。
觀念是城市的基石,文化是城市的血脈,文化觀念則是城市的靈魂。
相信很多人還會記得,2010年8月,深圳經濟特區建立30周年之際,“深圳最有影響力十大觀念”評選活動開啟,引起了全社會的廣泛關注。由此而誕生的著名的“深圳十大觀念”中,有兩條跟文化相關:“讓城市因熱愛讀書而受人尊重”和“實現市民文化權利”。
你看,文化觀念占據五分之一的地盤,可見文化之於深圳的分量。
而今,距這兩大文化觀念的問世已經過去了整整十二年。古人謂“十二”為一輪回,有十二時辰、十二地支之說。那麽,今天我們需要總結、提煉出什麽樣的新的文化觀念,來匹配、呼應這個不斷拾級而上的城市,以及這個不斷走向闊大的時代?
再來稍稍回顧一下。“讓城市因熱愛讀書而受人尊重” ,是深圳經濟發展的先聲,是深圳文化自覺的標誌,也是一座城市向閱讀所表達的特別敬意。“實現市民文化權利”,則清晰地傳遞出了這樣一種價值認知:文化不僅是一種民生,不僅是一種公共服務,還是一種權利。無論是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還是率先為閱讀立法,都是為了更好地實現這一權利。
某種意義上,這樣的文化觀念塑造了一個更有質感的文化深圳。
今天的深圳,站在了一個更高的起點上。
深圳已進入“雙區”驅動、“雙區”疊加的黃金發展期,與眾多重大歷史節點重合,天然地被歷史賦予光芒,被置於無比宏大的發展格局與視野之下——“先行”意味著走在前面、處在第一位,“示範區”表示探索一種普遍性的制度模式,它將為中國改革開放向縱深發展樹立一座新的高峰,為國家一系列戰略形成新的帶頭效應。
引人註目的是,今年3月,中央文明辦公布了2021年全國文明城市年度測評結果,深圳在30個省會、副省級全國文明城市中排名第二。這一優秀答卷彰顯深圳社會文明程度。與此同時,今年深圳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將“打造全國文明典範城市”。連續六次榮膺全國文明城市稱號的深圳,正朝著爭創首屆全國文明典範城市邁出堅實一步。
那麽,正如當年讀書月的設立催生了“讓城市因熱愛讀書而受人尊重”與“實現市民文化權利”一樣,今天,深圳爭創首屆全國文明典範城市,力爭摘下這一“皇冠上的明珠”,是否也需要提煉出相應的文化觀念、文化口號來進行加持,來提升深圳的文化能見度?
因為,文化積澱下來就是文明。
因為,這樣一種“爭創”一定指向了文化的高質量供給。
進一步說,如果將“首屆全國文明典範城市”比作一張入場券,從某種程度上講,它掌握在每一個深圳市民手中。在角逐“文明典範”的過程中,不但將塑造出管理有序、環境整潔、治安良好、文化豐富的城市風景,還將用文化、文明浸染更多人的內心,使開放多元、兼容並蓄、創新創意、現代時尚的文化特質在深圳變得更加鮮明。
而這一切需要新的有沖擊力、感染力的文化觀念來濃縮、來承載,來表達,來加冕。我們要用觀念來戰勝觀念,用觀念催生觀念,用觀念升華觀念。
當年,“深圳最有影響力十大觀念”評選活動,緣起於網絡上的一個帖子。今天,我們也不妨開展一場新的文化觀念征集活動,觀念與觀念的碰撞、交融,從來就是一種令人向往的熱氣騰騰的文化景象。
深圳是一座面朝大海之城,也是一座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之城。我們需要用新的文化觀念為城市代言,需要再一次讓文化觀念走在時間的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