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報】回想香港過去幾年,自從2019年修例風波拉開了「黑暴」序幕,接着疫情肆虐,至今仍未完全恢復正常。儘管社會亂象已經平息,但令人振奮的事情始終不多見。今次難得出現特區第一金,團結了香港市民,一起見證代表香港特區的運動員比賽和奪金,一起見證頒獎台前升起區旗,一起聽着昂揚奏起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香港市民第一次有機會透過觀賞奧運這種大型國際體育賽事來感受身為中國香港人這種「一國兩制」所賦予的特殊身份,而且為這個身份感到自豪。能夠帶給大家這種奇妙的體驗,首先要感謝張家朗及其團隊所付出的巨大努力,也要感謝所有打氣的市民萬眾一心到全港各大直播區「集氣」,透過電視直播一同參與這項盛事。
【香港商報】張家朗的奪冠過程過關斬將,充分體現港人永不言敗的拼搏精神。張家朗十六強輕取世界第一劍手後,在八強戰一直落後,戰至9:14時,誰會想到他竟能一直阻止俄羅斯對手拿下最後一分,還連刺6劍反勝。他賽後憶述,當時放開心態,「盡力打好每一劍」,沒有想太多,因為「再退也不是辦法」,上前打、主動點,怎料成功了。張家朗在劣勢下反敗為勝,正是李麗珊「香港運動員唔係垃圾」的精神寫照,更是香港奮鬥精神的縮影,令全港市民引以為傲。
【信報】世界上所有運動強國都著重青少年培訓,甚至“從娃娃抓起”。香港要隔二十五年才再贏得一面奧運金牌,其實間接反映培訓不足。即使錦上添花,也需要持續而且有效的資助和支援。以二○○九年的東亞運動會為例,香港憑主場之利贏得足球比賽冠軍,破天荒擊敗日本勇奪史上第一面金牌,全城沸騰的歡呼聲喚起政府及市民對足球運動發展的關注。隨後,民政事務局委聘顧問撰寫《鳳凰計畫》,制定一套足球發展策略,香港足球總會接棒撰寫策略計畫書,目標是香港足球隊於五至十年內躋身至世界排名前一百位,亞洲排名前十位,以及打入二○二○年奧運(即是現在的東京奧運)決賽周。事實卻是,香港足球隊目前的世界排名徘徊第一百七十二位,無緣東奧。
【頭條日報】現時各體育總會負責發掘有潛質的年輕人,推薦給香港體育學院,讓他們獲取獎學金,接受高水平訓練,與國際頂尖運動員一較高下,並獲財政、訓練、教育及生活支援。能夠在國際賽嶄露頭角的運動員,會獲得更多支援。個別項目,例如單車,多年來在國際賽積累成績,加上界內人士爭取,才擁有大型的單車館。當局在今次奧運之後,應作全盤檢討,鞏固傳統強項之餘,應透過調撥資源,並與各體育總會加強合作,更精準地挑選具有運動天賦的年輕人,重點培育,為香港未來儲備更多衝擊獎牌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