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粵港澳三地融合發展開創新格局
來源:深圳特區報    2020-10-06 12:19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自2019年2月18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由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實施以來,不斷實現新突破。

【識港網訊】10月5日,廣東省人民政府在官網分別發布關於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2065號代表建議、第6494號代表建議、第6750號代表建議和第6755號代表建議答復的函。這4個答復函分別涉及進一步擴大澳門單牌車在珠海行駛範圍、實現兩地資源配置高效流通,利用粵港澳大灣區科創資源、支持青年研發“低接觸經濟”新模式,積極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創新創業平臺,推動大灣區職業教育合作、為香港青年拓寬就業空間等內容。10月1日至5日,廣東省人民政府在官網密集發布關於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代表建議答復的函14個,全部涉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自2019年2月18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由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實施以來,不斷實現新突破。

大灣區各領域發展方向明確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明確,粵港澳大灣區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廣東省廣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東莞市、中山市、江門市、肇慶市(以下稱珠三角九市),總面積5.6萬平方公裏,2017年末總人口約7000萬人,是我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在國家發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既是新時代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新嘗試,也是推動“一國兩制”事業發展的新實踐。《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是指導粵港澳大灣區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合作發展的綱領性文件。規劃近期至2022年,遠期展望到2035年。

2020年9月28日,由《經濟觀察報》主辦的2020年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論壇在廣州舉行。經觀傳媒副總裁、《經濟觀察報》副總編輯郭宏超在開幕致辭中表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對粵港澳大灣區的戰略定位、發展目標、空間布局等方面都作了全面的規劃,指明了灣區未來經濟、社會、生態、制度等諸個領域的發展方向。

“雙區驅動”效應正在凸顯

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之後,2019年8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正式發布。一年多來,廣東充分發揮利好疊加的“雙區驅動”效應,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取得積極進展,深圳先行示範區建設紮實推進。

廣東認真落實中央重大戰略部署,細化實化各項具體舉措。出臺廣東省貫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實施意見和三年行動計劃;以“灣區通”工程為抓手,大力推動三地規則銜接,境外高端緊缺人才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全面落實,首期200億元的粵澳合作發展基金運作順利,建築、旅遊、醫療等職業資格認可取得新進展;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獲批實施先行先試政策,支持港澳高校和科研機構參與廣東省科技計劃項目,首次實現省財政科研資金跨境港澳使用;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加快推進,港珠澳大橋運營管理水平不斷提升,橫琴口岸旅檢大樓建成,皇崗口岸重建工程啟動;民生領域合作取得新進展,港澳創業者納入內地創業補貼扶持範圍,與港澳共建13家青年創新創業基地,啟動建設香港科技大學(廣州);成功舉辦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文化藝術節、華僑華人粵港澳大灣區大會等重大活動;出臺支持深圳建設先行示範區若幹重大措施,以同等力度支持廣州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和“四個出新出彩”,建立特事特辦工作機制,賦予兩市更大改革發展自主權,中心城市的核心引擎作用進一步增強。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布一年多來,香港、澳門和內地加速融合,開創出一派融合新格局。這一年多來,大灣區三地人員、物資、資金、信息便捷有序流動,建設取得重大進展。

構建大灣區主要城市間1小時通達交通圈

今年8月3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在官網發布《關於粵港澳大灣區城際鐵路建設規劃的批復》,同意廣東省發展改革委提出的在粵港澳大灣區有序實施一批城際鐵路項目。

規劃目標為:按照科學布局、統籌銜接、創新發展、支撐引領的原則,在繼續實施並優化原珠江三角洲地區城際軌道交通網規劃基礎上,進一步加大城際鐵路建設力度,做好與大灣區內高鐵、普速鐵路、市域(郊)鐵路等軌道網絡的融合銜接,形成“軸帶支撐、極軸放射”的多層次鐵路網絡,構建大灣區主要城市間1小時通達、主要城市至廣東省內地級城市2小時通達、主要城市至相鄰省會城市3小時通達的交通圈,打造“軌道上的大灣區”,完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近期到2025年,大灣區鐵路網絡運營及在建裏程達到4700公裏,全面覆蓋大灣區中心城市、節點城市和廣州、深圳等重點都市圈;遠期到2035年,大灣區鐵路網絡運營及在建裏程達到5700公裏,覆蓋100%縣級以上城市。

著眼全局推動關鍵問題破解

今年9月28日,在2020年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論壇上,全國港澳研究會會長、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原副主任徐澤,國家發改委外經所國際合作研究室主任王海峰,北京大學匯豐商學院教授、香港國際金融學會主席肖耿等專家圍繞“暢通雙循環,構建新格局”主題,探討大灣區時代背景下融合與競爭的現實和未來,探尋大灣區未來的發展路徑。

徐澤認為,當前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在此形勢下,加快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需要各方著眼全局,因應變局,進一步推動關鍵性問題的破解,從而促進大灣區建設提速升級。王海峰指出,粵港澳大灣區的目標和重點放在雙循環的格局下就是人員的循環、商品的循環、資金的循環和信息的循環,並認為人員的自由流動要比貨物、資金、技術和信息的自由流動要重要得多,因為沒有人員流動,那麽這種信息流動、技術流動都會大打折扣。

责任编辑:lw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