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在時代浪潮的澎湃律動中,海關之「智」,當以服務強國之。「強」為標誌。深圳海關,於改革開放前沿,正深入貫徹海關總署「智關強國」行動部署,以六項標誌性行動為牽引,將各項工作嵌入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宏大版圖,傾盡全力為地方經濟發展的「巨輪」保駕護航。
2025年上半年,深圳外貿實現進出口、出口規模居內地城市首位,進口規模創歷史同期新高。
鑄國門之盾 構建精準防控體系
在蓮塘口岸繁忙的旅檢入境監管現場,風控預警系統發出預警,精準地鎖定一個「高風險目標」。現場關員收到預警後,迅速攔截該旅客並引導其至查驗區進行查驗,而其他旅客仍正常快速有序通關。
「我們建立了非貿一體化管控平台,將快郵件、旅客攜帶行李物品和跨境電商等非貿渠道多方面的數據匯聚形成『全景畫像』,真正做到高風險『人』『包裹』『商品』聯動印證的穿透式風險管理,為國門生物安全築起堅固防線。」深圳海關動植物檢疫處綜合科科長陳曉宇介紹。
今年上半年,深圳海關共截獲外來物種564種次,防控成效顯著。
賦開放之能 激發開放平台活力
走進位於前海合作區的深圳機場深暢國際貨站,AGV物流機器人晝夜不停搬運,閘口暢通無感識別、一體化調撥平台快速響應,進口貨物24小時「即放即提」……
深圳海關在深暢國際貨站創新推出了『空港智慧物流改革』,重構了空港物流流程,搭建海關平台融合關企全流程物流數據,實現空港物流信息化、智能化監管及高效順暢運行,助力空運國際貨站年設計保障能力提升63%。
此外,該關還在前海率先試點了檢驗採信管理模式,越來越多的貨物可以享受採信免檢通關,不僅提升通關時效,也為企業節約了不少成本。
強升級之鏈 助力新質生產力發展
今年上半年,深圳「新三樣」產品出口518.2億元,增長21.1%。
針對當前國際市場需求旺盛和搶抓時間窗口的特點,深圳海關深化「職能+屬地+口岸」服務外貿「新三樣」工作專班機制,集成通關、查驗、技貿、企管、關稅等方面10項支持措施,賦能外貿「新三樣」加速出海。
據了解,該關還聯合深圳市商務局、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成立「促進外貿新質生產力發展工作站」,通過「一項一策」保障核電、石化等產業12個重大項目建設,覆蓋進口設備貨值近1200億元,設備投產時間平均縮短50%。
暖民眾之心 惠企利民增進民生福祉
上午10點,還裹着寒氣的冰鮮大西洋鮭魚正從機坪被快速轉運至深圳機場國際貨站冰鮮水產品進口查驗區;另一側,已完成通關的進口冰鮮水產品已整齊排列,靜待貨主提離。
這條由深圳海關精心打造的「空中快線」,正源源不斷地將全球優質生鮮送入中國市場。
據了解,深圳海關在全國率先試點進口冰鮮水產品監管模式改革,創新採用『企業白名單+風險監測』模式,推動從源頭防範進口食品安全風險的同時,壓縮命中檢測產品通關時長90%以上,徹底解決冰鮮水產品進口『留滯』的難題。
「智關強國」的征程,永遠向着更高處攀登。下一步,深圳海關將不斷創新監管查驗模式,以更優監管、更高安全、更大便利的實際成效,堅決築牢國門安全防線,推動外貿高質量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