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深圳40年】奏響先行示範的時代強音
來源:深圳特區報    2020-08-18 10:44
以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為新的起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接續奮鬥,日夜兼程、風雨無阻,歷史的大舞臺上,一定會再次留下特區人書寫的新的更大奇跡!

【識港網訊】

深圳堅持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綱,以先行示範區建設為總牽引、總要求,推動先行示範區建設開好局、起好步。圖為深圳灣後海總部基地片區。

歷史,總是在標誌性的節點上鐫刻永恒。

一年前的今天,2019年8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下稱《意見》)正式發布。

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這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國家戰略,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又一偉大實踐的重大時代性開啟,是繼興辦經濟特區後深圳迎來的又一重大歷史機遇。

40年前,黨中央決定興辦深圳等經濟特區,發揮對全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窗口和示範作用;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和“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期,時代再次選擇了深圳。

一年來,深圳把學習貫徹落實《意見》精神作為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的具體行動,認真落實省委“1+1+9”工作部署,堅持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綱,以深圳先行示範區建設為總牽引、總要求,推動先行示範區建設開好局、起好步,充分彰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強大的真理力量、思想力量、實踐力量。

到2025年,深圳經濟實力、發展質量躋身全球城市前列,研發投入強度、產業創新能力世界一流,文化軟實力大幅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和生態環境質量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建成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到2035年,深圳高質量發展成為全國典範,城市綜合經濟競爭力世界領先,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創業創意之都,成為我國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城市範例。到本世紀中葉,深圳以更加昂揚的姿態屹立於世界先進城市之林,成為競爭力、創新力、影響力卓著的全球標桿城市。

三個閃亮的航標、三座巍然屹立的裏程碑。

深圳要比全國提前15年打造一個看得見、摸得著、可復制可推廣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城市“樣板”,為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貢獻深圳力量,給全國率先展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未來形態,率先展現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進軍的清晰路徑。

以“一馬當先”帶動“萬馬奔騰”。新時代,先行示範,向著再創讓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跡,進軍!

一、時代的腳步,因為山高水長的關懷厚愛而分外鏗鏘;城市的發展,因為偉大旗幟的指引而蹄疾步穩。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兩次親臨深圳視察,多次對深圳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2018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親臨廣東、深圳視察並發表重要講話,首次賦予深圳“朝著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方向前行,努力創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城市範例”的崇高使命;12月對深圳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再次明確這一偉大使命。2019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親自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九次會議,審議通過《意見》;《意見》正式發布後,2019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所作的報告中,把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部署進行了深刻闡述。

時代洪流、國家宏願、歷史選擇,與深圳城市發展躍升到更高能級後的職責使命和自我追求共振,再次在這個創造過無數奇跡的地方激蕩出勇當尖兵再出發的磅礴偉力。

中央深改委審議通過《意見》後,廣東省委、省政府明確提出,舉全省之力支持深圳先行示範,“全省動員、全域參與、特事特辦。”2019年11月,廣東省委十二屆八次全會就落實《意見》進行專題部署,全會審議通過的《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若幹重大措施》,給出了一系列實打實的支持大招、硬招。

大任已降,深圳創造新時代又一偉大奇跡獲得全力支持,時間窗口開啟!

怎麼幹?

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殷殷重托和黨中央戰略意圖,堅決扛起建設先行示範區歷史使命和主體責任,把推進先行示範區建設作為深圳的頭等大事、最大的政治任務,把建設先行示範區作為深圳各項工作的總牽引、總要求!

倍加感恩黨和人民賦予的歷史重托,倍加感恩時代賦予的奮鬥舞臺,深圳的回答,鏗鏘而有力!

為全面貫徹落實《意見》部署要求,深圳堅持“大學習、深調研、真落實”,系統謀劃思路,堅持臺賬式管理、項目式實施、節點式推進,制定了六年行動方案、兩個三年滾動工作規劃以及2020年工作要點,形成了“1+10+10”工作安排。

完善機制強力推進,確保跑好先行示範區建設的“第一程”!深圳市委先後召開兩次市委全會,成立了由市委書記任組長的領導小組,堅持每月研究、壓茬推進重大事項落實,構建全市“一盤棋”工作格局。

迎著風雨上,頂著浪頭沖,一張藍圖繪到底!

將特區“金字招牌”舉得更高、擦得更亮,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有力支撐!

這就是特區共產黨人的使命擔當!

二、前進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風順!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打響了。

深圳實際管理人口超過2200萬,春節前超過1600萬人離深,同時又有249萬人來深過春節;擁有亞洲最大陸路口岸,通航國際客運城市達61個,去年經深圳口岸出入境人員2.4億人次,出入境車輛1431萬輛次。面對人口流動“大出大進”、人口密度“全國最高”、疫情重點地區人員流入“居高不下”、交通網絡“四通八達”等一系列重大挑戰,如何堅決守護好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並在此基礎上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奪取戰疫情、穩經濟“雙勝利”?

剛剛邁上先行示範區建設“第一程”的深圳,迎來了一道“加試題”!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

除武漢外第一個發現確診病例,拉響廣東疫情阻擊戰的第一聲警報;第一時間構建科學高效的應急指揮機制,第一時間轉運隔離治療首例疑似病例,第一時間部署開展監測排查;及時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構建“制度+科技+平臺+末端”的嚴密防控體系;20天時間建成戰平結合的市三醫院應急院區……

人防、技防、制度防“三防合一”,強化科技抗疫措施,建立“三位一體”工作機制,織牢織密基層聯防聯控和群防群控“兩張網”,從嚴從緊落實防境外輸入“五道防線”防控措施,全面強化深港聯防聯控,因時因勢及時優化調整防控措施,堅決做到“外嚴防輸入、內嚴防擴散、嚴防再輸出”。先後派出5批醫療隊77名醫護人員奔赴武漢、荊州,累計收治1100名患者,為打贏湖北保衛戰貢獻了深圳力量。此外,服務“一國兩制”大局,全力支持配合香港疫情防控工作。

堅持黨建引領,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密切聯系群眾優勢轉化為疫情防控的顯著成效,在疫情防控鬥爭一線讓黨旗高高飄揚、黨徽閃閃發光。

“既為中國應對疫情提供了範本,也在全世界的疫情總體應對中發揮了模範作用。”世界權威醫學雜誌《柳葉刀》高度評價深圳的抗疫措施。《中國-世界衛生組織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聯合考察報告》中,深圳疫情防控策略作為典型案例向全球推介。

“市民生活像平常一樣,這是疫情防控的最高境界!”上海市新冠肺炎臨床救治專家組組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也為深圳的防疫防控工作點贊。

深圳機場三跑道開工建設、阪銀通道建成通車……如今,在深圳,重大項目、重點工程的工地上熱火朝天,孩子們重新回到了校園,商場裏的人氣又旺了起來。

歲月靜好,有人默默守護。

深圳堅持兩手抓兩手硬、兩促進兩不誤,科學、有序推動復商復市、復課復學以及公共服務設施開放,率先加快全面恢復正常經濟社會秩序,以實際行動體現深圳先行示範區的擔當和作為。

實施“抗疫16條”、穩增長“66條措施”,推進“兩新一重”項目建設,啟動“新增千億投資工程”………疫情之下,深圳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以超常規舉措全力穩住經濟基本盤。

一系列真金白銀的支持舉措,讓企業更加堅定了應對疫情挑戰的信心和決心,也推動經濟持續恢復改善。

今年經濟“半年報”顯示,深圳在遭遇疫情等因素的重大影響下經濟增速實現“V”形反轉,成為上半年一線城市中率先實現正增長的城市,顯示出強大的活力和韌性。

越是驚濤駭浪,越需從容不迫。

團結一心、眾誌成城,敢於鬥爭、善於鬥爭,就沒有戰勝不了的困難和挑戰!

三、登山需正路、飲水須直流。路徑明確,步步踏實,不偏不倚,必能如期抵達。

立足打造高質量發展高地,率先建設體現高質量發展要求的現代化經濟體系,在進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主攻方向中,處在居首的位置。

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主線,創新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能。

惟改革者進!

一年來,深圳對標最高最好最優最強,抓大事、辦難事,在要素市場化配置、城市空間統籌等領域開展綜合性系統性改革;確立44項重點改革任務,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正式啟動,推動國資國企、土地管理制度、司法體制等多個重點領域改革先行示範、率先突破。

率先加大營商環境改革力度,是習近平總書記賦予深圳等特大城市的戰略使命。深圳將之作為“一號改革工程”。

普及“取消復印件”等深受社會歡迎的做法,以立法形式確定“深圳企業家日”,出臺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四個千億”,史無前例整備30平方公裏產業用地批量推出。舉行2019深圳全球招商大會,面向全球推介招商,現場簽約項目128個,總投資超5600億元……

深圳對標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發展方向,圍繞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以“先行示範”的標準持續將營商環境改革向縱深推進,打出了一套改革組合拳。

“主動服務、服務前移,有事服務、無事不擾”的新型親清政商關系,讓深圳成為國內市場幹預最少、市場主體最為活躍的城市之一。如今,深圳有各類商事主體343.2萬戶,其中企業215.5萬戶,每千人擁有企業160.4戶;今年1-7月,深圳新登記17.8萬戶企業,同比增長14.1%,市場主體總量和創業密度繼續穩居全國大中城市首位。

在深圳,改革的紅利,持續不斷釋放出來。

數據顯示,深圳PCT國際專利申請量占全國的34.8%,連續16年居全國城市首位。前海累計推出制度創新成果560項,其中51項在全國推廣;在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國家首批5條先行先試政策穩步實施,創新要素跨境便捷流動取得突破。在2019年全國營商環境評估中,深圳在政務服務一級指標中取得滿分,位列全國第一。

惟創新者強!

一年來,深圳堅持把創新驅動發展作為城市發展的主導戰略,以加快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為牽引,不斷補齊原始創新能力短板、推動實現高新技術產業高質量發展,提升科技創新發展優勢。

科學中心重基礎重研究,科技創新中心重產業重應用,且相互貫通,比翼齊飛的“雙中心”是深圳科技創新的全新定位,也是深圳“雙區驅動”棋盤上的重要落子。

大手筆布局、大力度推動“兩區兩城”建設——高水平打造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高標準建設光明科學城,高起點推進西麗湖國際科教城建設,高質量推進高新區建設,瞄準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沖鋒、加快解決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問題、努力成為全球創新版圖中重要一極。

一年來,深圳還從科技人才、產業用地、核心技術攻關等領域搭建全方位政策扶持體系,密集出臺了一批精準化產業政策。為充分激發創新活力,與國際接軌推行項目攻關“懸賞制”、項目“主審制”、項目經費“包幹制”,設立50億元天使投資引導基金和80億元人才創新創業基金;為解決原始創新能力不足問題,2019年,深圳市本級財政科技專項資金增長近一倍,30%以上投向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

目前,深圳已在全國率先實現5G獨立組網全覆蓋。5G網絡全覆蓋的背後,是深圳全力搶占數字經濟時代全新制高點,加快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一系列創新舉措。

改革和創新,推動深圳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呈現“四個為主”特征:全市產業以高新技術、金融、物流、文化產業“四大支柱”產業為主,經濟增量以新興產業為主,規模以上工業以先進制造業為主,第三產業以現代服務業為主。

今年,深圳GDP增速從一季度的-6.6%,到二季度當季的6.2%,上半年實現了0.1%的增長。數據還顯示:克服中美貿易摩擦影響,深圳上半年出口降幅較一季度收窄15.2個百分點,進口同比增長了6.5%;面對美國對我高科技企業的無理打壓,華為上半年銷售收入、凈利潤分別增長13.1%、9.2%……這些增長,是在今年外部環境極為復雜、挑戰沖擊極為嚴峻的背景下實現的,殊為不易,更顯高質量發展的“含金量”。

四、法者,治之端也。

在深圳,改革開放、創新發展的實踐催生立法的需求,法治又為新時期的改革開放、創新發展提供強大制度保障。率先營造彰顯公平正義的民主法治環境,打造法治城市示範,深圳一直在行動。

就優化營商環境進行立法,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8月中旬,《深圳經濟特區優化營商環境條例(草案)》,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條例(草案)》圍繞優化營商環境,從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等方面提出多項創新舉措。

這是地方立法層面較早就優化營商環境進行立法的探索,也是深圳按照《意見》定位要求,全面提升城市法治建設水平的發力點。

用足用好深圳經濟特區立法權,促進社會治理現代化。疫情之下,深圳的法治底色,尤為引人矚目。

實施文明行為條例、出臺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條例……深圳從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各環節、全鏈條發力,既確保關於疫情防控的重大決策和相關措施從一開始就於法有據、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又結合疫情防控中暴露出來的問題加強立法、補齊短板。

法治,貫穿深圳戰疫的全過程;向法治要秩序,著力打造最安全穩定、最公平正義、法治環境最好的標桿城市,深圳持續發力!

在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公開向社會征求意見之前,深圳經濟特區個人破產條例也受到了廣泛關註。這是我國首部個人破產立法,以法治保障“寬容失敗”,深圳的市場退出機制也由此更加健全,最大限度地解除創業者的後顧之憂。

知識產權是創新的基礎,知識產權得不到保護,創新就不可持續。今年6月30日,深圳市人大常委會通過了《深圳經濟特區知識產權保護條例修正案》,新條例結合深圳實際,針對知識產權維權路上的“攔路虎”,提出了有針對性的破解之道。

善用法治手段解決問題,行有循而不亂!

去年8月以來,深圳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制定和修改法規12項,今年8月底,市人大常委會會議將同時審議10項制定和修改的法規,為深圳先行示範區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法治保障。

一流的法治城市,離不開一流的法治政府。

一年來,深圳將推進依法行政,打造一流法治政府、建設一流法治城市作為貫徹落實《意見》要求的重要抓手。

在行政審批和執法方面,“不見面審批”“秒批”“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等將行政部門與市場主體“物理隔離”,最大限度避免權力尋租,是建設法治政府的重要體現。

“一圖全面感知、一號走遍深圳、一鍵可知全局、一體運行聯動、一站創新創業、一屏智享生活……”“i深圳”統一政務服務APP,推動政務服務由“網上辦”向“掌上辦”延伸,以此為平臺和著力點,深圳推進“數字政府”改革建設,實現主動、精準、整體式、智能化的政府管理和服務。

綜合應用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深圳大力推進國家智慧城市標桿市建設,提高社會治理智能化專業化水平取得顯著成效,正努力為“中國之治”打造“城市範例”。

在2018年、2019年國務院辦公廳電子政務辦公室組織開展的網上政務服務能力第三方評估中,深圳蟬聯全國重點城市第一。

五、經濟的發展讓城市繁榮,而文化習慣的養成、人文素養的提高、城市文明的塑造,讓城市真正能贏得未來。

“率先塑造展現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的現代城市文明”,打造城市文明典範,是深圳從精神層面鎖定的新目標。

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之際,新一輪重大文體設施建設正接踵而至——

去年年底,深圳“新時代十大文化設施”首批項目開工。作為深圳打造“城市文明典範”的重要載體,全市新一輪重大文化設施建設駛入“快車道”,一批與深圳城市發展定位相匹配、具有國際先進水平、代表深圳形象的城市文化新地標,將展現出城市文化新的進階。

不止如此,深圳“十大特色文化街區”加快改造提升, “十分鐘文化服務圈”正在加速完善,公共文化服務的“最後一公裏”加速打通,公共文化服務的“先行示範標準”加速形成。

附著在這些公共文體基礎設施上的,是一個個鮮亮的文化品牌活動。

連續多年推出的“城市文化菜單”上,讀書月、“一帶一路”國際音樂季、深圳設計周暨深圳環球設計大獎、深圳時裝周、男籃世界杯深圳賽區、“WTA年終總決賽”、深圳國際馬拉松等重大品牌活動的國際化專業化水平持續提升,不斷豐富著市民文化新生活,讓這座年輕城市更添文化魅力、國際氣質。

深圳曾五次榮膺“全國文明城市”稱號。如今,全市上下正在以爭創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為契機,通過開展文明創建的“十大行動”帶動各項工作全面提升,讓這座年輕城市文化創意勃發,學術睿智泉湧,文明浪潮波瀾壯闊,文化產業風起雲湧,加快建設區域文化中心城市和彰顯國家文化軟實力的現代文明之城,為深圳邁向“全球標桿”擦亮文明底色。

去年11月1日深圳新交規實施,機動車在斑馬線前減速讓行、禮讓行人、乘車自覺系好安全帶,這樣的文明習慣在深圳蔚然成風,法規的嚴格、市民的配合,共同打造出深圳流動的文明風景線。

深圳被譽為“愛心之城”“誌願者之城”,註冊誌願者共有175萬人,誌願項目達135萬項,位居全國前列。深圳實施垃圾分類以來,晚上7點一過,每個小區的垃圾分類督導員就穿上誌願者標配的紅馬甲,來到小區樓下的垃圾分類點,幫助居民準確地進行垃圾分類。

著名主持人白巖松曾說:“衡量深圳的高度,我從來不用高樓去衡量,而是去看愛心,去看人與人的距離。高樓有局限,但有些東西的高度永遠沒有局限,而深圳永遠都在探究這些高度。”

今天的深圳,正在以特有的精神氣質,彰顯著文明的美麗和魅力,匯聚持久發展的深層動力。有了這種動力,深圳人就可以驕傲地說,這裏不僅有碧海藍天、青春時尚、創新氣息,亦有文明氣質、包容精神、關愛氛圍;深圳不僅是市場經濟改革的探路者,也是社會管理、社會建設的先行者;深圳不僅是一座物質財富豐富的城市,更是一座精神充盈、崇德向善的城市。

六、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

建設深圳先行示範區,落腳點在造福人民,以人民為中心。

一年來,深圳聚焦民生幸福標桿,率先形成共建共治共享共同富裕的民生發展格局,以改革破解民生難題、以發展增進民生福祉。

創造性提出建設“高中園”破解學位之難,受到了廣泛關註,贏得一片點贊。今年1月,4座 “高中園”選址全部確定,6月,第一座高中園正式動工。

此外,深圳還制定教育先行示範規劃綱要,開展義務教育學位建設攻堅戰,去年全市新增中小學位6萬個,2020至2022年,新改擴建146所公辦義務教育學校,新增公辦義務教育學位21萬個;推動高等教育跨越發展,支持深圳大學、南方科技大學納入國家“雙一流”建設行列,高起點高標準推進籌建深圳理工大學、按程序組建海洋大學等高校,深圳大學、南方科技大學國際排名大幅攀升;職業教育探索形成了適合中國國情的“雙元”育人模式。

在深圳,一批批醫療界“大牛”,正在通過“三名工程”成為“新深圳人”,一批優質醫療資源,正在通過合作辦醫向深圳集聚,“三醫聯動”、“區域醫療中心+基層醫療集團”整合型醫療服務體系、藥品和醫用耗材集中采購改革等醫療領域的“深圳經驗”正在全國全省推廣。

“短板”變成“潛力板”!一年來,深圳快速提升醫療健康事業整體水平,加快打造國際醫療中心。

安居才能樂業。一年來,深圳針對不同收入水平的居民和專業人才等各類群體,著力構建多層次、差異化、全覆蓋的住房供應與保障體系,“十三五”期間累計籌建40萬套,2019年就建設籌集了公共住房8.8萬套。

對標“幼有善育、學有優教、勞有厚得、病有良醫、老有頤養、住有宜居、弱有眾扶”,深圳把更多的可支配財政收入用於發展民生事業,努力營造有溫度、可感受、可擁抱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2020年上半年,深圳一般公共預算支出超七成投入民生領域。

不久前,中央電視臺《中國經濟生活大調查》發布的2019-2020年度“中國十大美好生活城市”榜單,深圳光榮登榜。既讓“人人來闖”,也讓“人人棲居”,這體現了這座城市的品質和溫度,支撐深圳邁向競爭力、創新力、影響力卓著的全球標桿城市。

深圳是在全國全省支持下發展起來的,感恩改革開放、回報全國人民,始終是深圳義不容辭的責任。全力打好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收官之戰,也是深圳構建共建共治共享共同富裕民生發展格局的題中應有之義。

“既出錢又派人”,自1990年開展對口幫扶工作以來,深圳累計投入財政幫扶資金418.73億元,今年40.12億元;累計社會幫扶資金超過760億元,今年已募集超過20億元;累計派出黨政幹部人才和支醫支教人員超過4000人次;幫助9省(區、市)194.36萬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脫貧率達到95%。

面對疫情影響,深圳全力確保幫扶工作節奏不變,做到進度不慢、要求不降、力度不減。

今年5月,隨著深圳對口幫扶的廣西河池環江毛南族自治縣(簡稱環江縣)退出貧困縣序列,毛南族已實現整族脫貧。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對毛南族整族脫貧給予充分肯定。

七、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

“為什麼來深圳?”如果在今天深圳的街頭隨機詢問,肯定會有一個答案被頻頻提及——宜居的環境。天藍、地綠、水清,已經成為這座城市的名片,更為深圳貫徹落實《意見》有關聚焦可持續發展先鋒,率先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典範的部署要求寫下生動註腳。

深圳的天有多藍、水有多綠,數據是最好的論據。深圳2019年PM2.5的年均濃度為24微克/立方米;全市159個黑臭水體和1467個小微黑臭水體全面消除黑臭;全市綠化覆蓋率45%,公園總數達到1090個,基本實現了市民500米可達社區公園,2公裏可達城市綜合公園,5公裏可達森林郊野公園。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在發展與保護中求取“最大公約數”,率先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典範,正在成為深圳新的吸引力和著力創造的新經驗。

這其中,近年來深圳向水汙染治理發起總攻,治水成效受到廣泛稱贊。

創新“全流域治理”,建立跨界河聯合治理機制,變各自為戰為全流域聯動作戰;全面推進雨汙分流,補齊管網設施歷史欠賬6275公裏,新建擴建汙水處理廠,大幅提升處理能力;實施“大兵團作戰”“地方政府+大企業”EPC治水等模式,實現項目整體大幅提速;全面推行排水管理進小區,打通排水管網管養“最後100米”……

去年底,深圳水環境治理實現歷史性轉折,汙染防治攻堅戰取得決定性進展,在全國率先實現全市域消除黑臭水體,成為全國水環境改善最明顯的十大城市之一,成功入選國家“城市黑臭水體治理示範城市”。茅洲河治理成效被錄入中央電視臺《共和國發展成就巡禮》《美麗中國》紀錄片。今年6月,央視《焦點訪談》專題報道了深圳治水成效和經驗。

把治水與治產、治城有機結合,一年來,深圳還啟動了240公裏碧道建設;持續提升水資源保障水平,完成優質飲用水入戶工程改造327個小區、社區供水管網改造工程100個。今年6月,深圳遭遇近10年最強龍舟水,但內澇積水點較歷年類似降雨時減少了50%以上。

從空氣到水,再到土壤以及更多領域,深圳樹立起的是一種發展觀念,建立起的是一系列長效機制:

——落實生態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

——充分用足用好特區立法權,全面啟動《深圳經濟特區生態環境保護條例》修訂,探索建立和實施“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對違法行為“零容忍”;

——探索生態系統服務價值核算制度,初步構建生態系統服務價值指標體系和核算方法;

——健全資源利用和生態修復制度,推進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工作。

一張愈發密集的生態文明制度之網正在織就,一條愈發清晰的可持續發展之路正在鋪開。

不久前,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21世紀經濟研究院發布《2020年中國城市高質量發展報告》,深圳拿下綜合績效、協調發展、綠色發展三個單項冠軍,位居城市高質量發展榜首。

深圳經濟特區是改革開放後我們黨一手締造的現代化國際化大都市,從貧窮落後到繁榮富強的過程中,黨始終是深圳經濟特區各項事業的領導核心,這是深圳經濟特區改革發展取得光輝成就的根本所在,也是加快深圳先行示範區建設的根本所在。

一年來,深圳努力把各級黨組織鍛造得更加堅強有力,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紮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打造城市基層黨建“深圳品牌”,持之以恒正風肅紀反腐,奮力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深圳落地生根、結出豐碩成果。

一滴水可以反射出太陽的光輝,一個地方可以體現一個國家的風貌。在先行示範區建設的新征程中,創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城市範例,打造競爭力、創新力、影響力卓著的全球標桿城市,置入的是國家現代化的宏大格局與全球城市競爭的恢宏視野。一年來,深圳先行示範的實踐已經破題,壯麗的畫卷正在展開,發展加速度已經呈現。

習近平總書記的關懷厚愛和黨中央、國務院的深切寄望,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改革開放40年創造的奇跡,不斷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帶來經濟、行政、文化等各領域的體制機制優勢,以及深深植入骨髓的創新基因……從“先行先試”到“先行示範”,殊榮獨此一份、經驗彌足珍貴,深圳有著足夠的底氣!

以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為新的起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接續奮鬥,聞雞起舞、日夜兼程、風雨無阻,新時代走在前列,新征程勇當尖兵。

歷史的大舞臺上,一定會再次留下特區人書寫的新的更大奇跡!

责任编辑:lw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