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深港小靈通】2025大灣區科學論壇將在南沙舉行 粵港澳三地攜手推進科創深度合作
作者:蔡天宇   來源:香港商報    2025-11-28 09:25
【識港網訊】 2025大灣區科學論壇將於12月6日至8日在粵港澳三地同步舉行,主會場設在廣州南沙。這是記者從11月26日廣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的。本屆論壇以「智創灣區 產研共融」為主題,由廣東省政府、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共同主辦,目前已確認出席的頂尖科學家超過50位。

【識港網訊】 2025大灣區科學論壇將於12月6日至8日在粵港澳三地同步舉行,主會場設在廣州南沙。這是記者從11月26日廣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的。本屆論壇以「智創灣區 產研共融」為主題,由廣東省政府、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共同主辦,目前已確認出席的頂尖科學家超過50位。

 南沙科技創新成果顯著

 廣州市南沙區區長岳陽在發布會上詳細介紹了南沙在科技創新領域的最新進展。他表示,南沙高標準建設南沙科學城,聯合光明科學城、松山湖科學城共建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一批「大國重器」已在南沙落地,包括我國自主設計建造的首艘大洋鑽探船「夢想」號,以及啟動建設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冷泉生態系統研究裝置。

 在科技聯合創新方面,南沙累計立項19個粵港澳聯合科技攻關項目,提供近1800台/套高精尖儀器設備開放共享。港科大(廣州)建設成效顯著,96人次入選2025年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成功孵化170餘個師生項目、80餘個初創企業。

小小.png

 IFF南沙國際會展中心

 科創與產業深度融合

 岳陽強調,南沙致力於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的深度融合。數據顯示,南沙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投入強度達5.48%,是全國平均水平的2倍多。2021年至2024年,高新技術企業年均增長21.5%,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數量增長近11倍。

 在產業布局方面,南沙在全國率先面向自動駕駛出行提供全域開放「試驗場」,全區汽車年產能超100萬輛,船舶與海洋工程產值突破300億元,第三代半導體產業實現全產業鏈布局。全國首例地中海貧血細胞與基因治療臨床應用和全國首例異體骨髓間充質幹細胞治療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臨床應用均在南沙成功實施。

 海洋科技創新成效突出

 岳陽特別介紹了南沙在海洋科技創新方面的進展。南沙已初步形成以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廣州)為龍頭,冷泉生態系統研究裝置和「夢想」號大洋鑽探船為核心的海洋科創平台體系。國內首套20KW海洋漂浮式溫差能發電裝置在南沙自主研發並海試成功,南沙初創企業深海智人公司實現首次國產深海機器人海外商業化出口。

 今年落地總規模10億元的廣東省(南沙)海洋科技投資基金,已投出首個項目並儲備20多個優質海洋科技成果,推動更多關鍵技術從實驗室走向市場。

 粵港澳合作持續推進

 廣東省科技廳副廳長楊軍在發布會上表示,粵港澳三地科技創新合作已取得實質性進展。廣東在全國率先實現省級科研資金跨境撥付至港澳,累計超6億元,並首創「科匯通」試點業務,有效促進了創新要素跨境流動。

 目前,已有35家粵港澳聯合實驗室投入運營,其中4家由港澳高校牽頭建設。國家超算中心南沙分中心服務港澳累計達3億機時,為港澳科研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撐。

 中國科學院廣州分院院長任海透露,去年論壇期間簽約的12個項目已全部落地,投資額達6.7億元,其中粵港澳科研機構合作開發的波風光儲一體化能源保障平台等項目取得重要進展。

 據悉,本屆論壇將聚焦新一代人工智能、新材料、腦機接口等前沿領域,同時還將探討量子科技、生物製造、氫能等未來產業布局,助力大灣區搶佔科技制高點。(記者 賴小青)

责任编辑:zhan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