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深港小靈通】當AI遇見書香 深圳讀書月開啟全民閱讀新範式
作者:蔡易成   來源:香港商報    2025-11-28 09:58
【識港網訊】當全球最大的實體書城「灣區之眼」被閱讀的燈火點亮,第二十六屆深圳讀書月如期而至。這座以創新為基因的城市,再次以「AI時代 愛閱讀」為主題,在數字浪潮中擎起人文精神的火炬,為全民閱讀注入時代新解。本屆讀書月不僅是一場文化盛宴,更是一次城市文明的前瞻性探索。超3000場活動鋪滿全城,全民全域全覆蓋的宏大布局背後,是深圳對閱讀與城市發展關係的深度思考。在人工智能重塑生活方式的今天,深圳以讀書月為平台,給出了科技與人文如何共生的深圳答案。

【識港網訊】當全球最大的實體書城「灣區之眼」被閱讀的燈火點亮,第二十六屆深圳讀書月如期而至。這座以創新為基因的城市,再次以「AI時代 愛閱讀」為主題,在數字浪潮中擎起人文精神的火炬,為全民閱讀注入時代新解。

本屆讀書月不僅是一場文化盛宴,更是一次城市文明的前瞻性探索。超3000場活動鋪滿全城,全民全域全覆蓋的宏大布局背後,是深圳對閱讀與城市發展關係的深度思考。在人工智能重塑生活方式的今天,深圳以讀書月為平台,給出了科技與人文如何共生的深圳答案。

為全民閱讀注入持久動力

全國首創的「雙平台+基金」模式,無疑是本屆讀書月最引人注目的制度創新。鵬城文學院的揭牌與全民閱讀專項基金的成立,構建了推動全民閱讀的長效機制。這標誌着深圳的全民閱讀工作從活動型向事業型轉變,從階段性推廣向常態化運營深化。

鵬城文學院以「新大眾文藝」及「城市書寫」為重點,匯聚王蒙、陳平原、蘇童等文學名家,體現了深圳在文學創作領域的高起點布局。更值得關注的是,文學院與多方締結創作盟約,推動文學IP的全鏈條開發,這將有效解決全民閱讀的內容供給問題,實現從「推廣閱讀」到「培育創作」的跨越。

在AI產業優勢明顯的深圳,將科技融入閱讀全鏈條成為自然選擇。從「AI領軍者沙龍」到「我的AI時代」青年圓桌對話,再到雲上讀書月的數字閱讀禮包,科技不僅改變了閱讀的形式,更拓展了閱讀的邊界。

薛其坤院士在演講中指出,在信息過載的今天,深度閱讀能幫助我們構建系統認知。這正是「AI時代 愛閱讀」的深層意義——不是讓技術取代思考,而是藉助技術回歸深度閱讀的本質。深圳的這一探索,為數字時代的全民閱讀提供了可資借鑑的路徑。

構建無處不在的閱讀場景

閱讀積分換運動時長、產業園區設「技能書架」、醫院推「閱讀療愈」、公園設朗讀亭——這些創新舉措打破了傳統閱讀的局限,讓閱讀真正融入城市肌理,成為「時時處處人人可及的高品質生活方式」。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每天息屏一小時」的倡議,在數字設備占據大量注意力的當下,這一簡單卻有力的呼籲,體現了城市管理者的文化自覺與人文關懷。閱讀與運動的結合,更是對市民全面發展的悉心關照。

從深港澳共讀到深喀共讀,再到深新共讀,深圳以書籍為媒,構建起跨城際、跨文化的對話橋梁。在日本東京設立「深圳之窗」文獻專區,聯合廣州、佛山舉辦托爾斯泰聯展,這些舉措展現了深圳作為改革開放窗口的文化自信與國際視野。

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深入推進的背景下,讀書月成為深化灣區文化融合的重要平台。超過30場的深港澳共讀活動,不僅促進文化交流,更在共傳中華文脈中增強文化認同。

持續創新閱讀生態

「年度十大好書」「年度十大童書」評選升級評審機制,新增「最具潛力新作」等獎項;「我的深圳」經典詩文朗誦會堅持「無門檻參與」;深圳讀書論壇邀請國際名家對話——這些經典品牌的持續煥新,體現了深圳閱讀生態的活力與韌性。

從1987年在全國率先倡導全民閱讀,到如今在AI時代重新定義閱讀價值,深圳始終在探索閱讀與城市發展的同頻共振。第二十六屆讀書月所展現的,不僅是一座城市對書香社會的執着追求,更是在技術變革時代對人文精神的堅守與創新。

责任编辑:zhang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