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識港話事】旅遊業界應接納多元遊客而非挑三揀四
作者:顏顏   來源:識港網    2025-10-11 15:10

今年國慶中秋連休八天,香港街頭又熱鬧起來了。入境處數據顯示,前七天就有超128萬人次的內地旅客訪港,同比增長5.7%,整個假期累計達139.4萬人次。從尖沙咀的煙花秀,到維園的中秋燈會,再到大坑的舞火龍表演,內地遊客像潮水般湧來。香港餐務管理協會主席梁振華表示,尖沙咀和銅鑼灣的食肆生意額漲了15%到20%,立法會議員邵家輝亦讚賞內地遊客帶動批發零售界回暖。更令人暖心的是,兩地互遊的勢頭越發強勁,大批港人「北上」深圳、廣州尋覓美食和購物。這種雙向奔赴無疑是大灣區經濟文化互通交流的最好證明。

可這份熱鬧裡,也有媒體再度以「窮遊」為噱頭挑撥對立情緒。只不過「窮遊」並不是值得媒體口誅筆伐的所謂負面旅遊方式,而是遊客根據自身條件做出的合理選擇。譬如各類社交平臺上常見的攻略:200元人民幣預算就能逛遍中環、太平山頂和蘭桂坊。又如各類低價旅遊團,僅帶客打卡景點而不強制購物。其實這種「窮遊」風潮都可以追溯至幾年前「特種兵式旅遊」的流行,遊客以最短時間走最多景點,打卡發朋友圈就夠了,無比貼合當下年輕人快節奏的生活潮流。

對香港旅遊業來說,「窮遊」風潮帶來了大量人氣,有效填補了高端消費疲軟的空缺。所以與其批判「窮遊」,不如積極調整服務及配套消費策略,讓香港這座「旅遊購物天堂」面向更多人開放,接納更多層次,更多元的旅客群體。

譬如開發更多適合「窮遊」這類輕度旅遊的產品:旅遊業推出地鐵+景點聯票,覆蓋太平山纜車和天星小輪,讓年輕人花小錢玩大場。住宿業可以試水民宿或青年旅舍,不僅價格親民,還讓遊客深度體驗港式生活。消費服務業更要升級服務:商家多用微信支付和小額二維碼,方便內地遊客。而港府亦可在街頭導覽App里加輕鬆旅遊路線,標注公共廁所和充電點,提供更多便民服務。

正如特首李家超所言,香港既有高端旅客,也有非高端旅客,作為好客城市,必須營造樂意、包容和照顧不同旅客的氛圍。若讓旅客覺得香港只歡迎某一類人,對整體形象有害;相反,處理好不同旅客的不同需求將帶來更為正面經濟影響。

香港的魅力,本就在於多元和包容:既有蘭桂坊的夜生活,也有街角的魚蛋檔。筆者相信,當旅遊業主動適應新形勢提供更多更接地氣的配套抓住人心,過客就能更多轉化為回頭客。畢竟,一座城市的旅遊及服務品質從來就不是僅針對高消費人群,而是更應做到讓每位客人都覺得值回票價。

责任编辑:li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