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今年以來,中國企業在人工智能領域取得突破,受到世界矚目,進而觸發「中國資產重估」熱潮。人工智能企業融資需求旺盛,加之政府在政策端力挺,來自該行業的IPO需求湧動。安永大中華區上市服務主管合夥人何兆烽日前接受香港文匯報專訪時表示,內地多家AI企業正積極推進上市,隨着港股科技股估值提升,逐步打消AI企業對港股估值較低的顧慮,赴港上市吸引力顯著提升。港交所最新推出的「科企專線」對內地AI公司有顯著吸引力,安永收到的市場反饋十分積極。
「當前人工智能行業中,智能機器人、大模型與生成式AI、AI+醫療、AI+自動駕駛、AI芯片等細分賽道的相關企業,正積極上市或處於上市籌備階段。這些企業多處於技術研發和市場推廣階段,尚未實現大規模盈利,但融資活躍,估值較高,市場普遍看好這些賽道的長期發展潛力,認為其將推動AI技術在各行業的深度應用。」何兆烽指出,目前內地AI領域IPO進程明顯加快,無論是A股還是港股,已有多家人工智能企業進入上市流程,隨着人工智能技術的持續進步和應用場景的不斷拓展,相關企業的上市需求將繼續保持高位。
國際化戰略成內企赴港上市驅動力
本月,香港證監會與港交所聯合宣布,正式推出「科企專線」,為特專科技公司及生物科技公司提供更高效的上市服務。何兆烽透露,「科企專線」對內地人工智能相關公司有顯著吸引力,安永收到的市場反饋積極。
對於上市地的選擇,何兆烽指,企業一般會綜合考量,選擇最適合自己發展的上市地。除了監管環境與政策支持,估值水平、上市成本與時間、市場流動性與後續融資能力、行業定位與投資者認同度、企業產品和服務市場、地緣政治等等,均會影響到決策。近年來,許多內地企業選擇在港上市,特別是A股企業赴港上市,企業出海和國際化戰略也是重要的驅動力之一。

三大市場對AI內企估值有望趨同
此前,有內地公司擔憂香港市場或估值較低而對赴港上市有所猶豫。「今年以來,隨着中國資產重估和港股科技股估值提升,內地公司對港股估值較低的顧慮正在逐步消除,赴港上市對內地科技企業的吸引力顯著增強。」何兆烽說,近期AH股溢價率持續收窄,一些企業的港股估值已高於A股。以最近在港上市的寧德時代為例,截至28日收盤,寧德時代從發行價上漲19%,港股估值高於A股;其他較知名的公司如比亞迪、招商銀行等,目前港股估值均高於A股。此外,A股「藥王」恒瑞醫藥日前在港股掛牌上市,首日亦大漲25%。
「目前內地、香港和美國市場對中國內地人工智能公司的估值存在一定差距,但差距正在逐步縮小。技術突破、市場信心增強和應用場景豐富,是推動估值差距縮小的主要因素。」何兆烽認為,未來,隨着中國AI技術的持續進步和市場的進一步開放,三大市場對中國內地人工智能公司的估值有望趨同。

具身智能晉最吸金賽道
據何兆烽觀察,AI應用領域公司會得到更多VC/PE等機構關注。近年具身智能融資事件頻繁,已經成為最「吸金」的科技賽道之一。
據財聯社創投通統計,內地一級市場上,服務型機器人賽道4月躍升為資本布局焦點,為年內資本加碼力度頗大的前沿方向。該賽道單月斬獲7起融資,累計吸金20.66億元人民幣。科技領域的投資熱潮正在傳至部分消費科技領域,獲投企業多集中於生產家庭應用場景的產品,包括智能清潔機器人研發商「元鼎智能」、家庭具身智能研發商「鹿明機器人」、數字廚房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不停科技」、庭院機器人廠商「來牟科技」、家庭服務機器人供應商「雲鯨智能」等。
例如,雲鯨智能近期宣布完成1億美元融資,本輪融資由騰訊投資與北京機器人產業發展投資基金聯合領投,科幻基金與明勢創投加碼跟投。本輪資金將重點用於雲鯨首款家庭具身智能產品的開發。據了解,該產品將一鍵式解決家庭立體空間的清潔和收納需求,由機器人完全託管,預期於在2年內發布。
二級市場上,A股上市公司在機器人領域投資熱情高漲。據不完全統計,近兩月包括瑞松科技、浙江榮泰、愛仕達、奧飛娛樂、信捷電氣等在內的22家公司發布公告,披露機器人方面的相關投資與合作。從A股股價表現來看,相關板塊顯著跑贏大盤。從A股股價表現來看,相關板塊亦顯著跑贏大盤。截至5月28日,A股機器人概念年內累計勁升18.08%,對比同期滬綜指累跌0.35%,深成指累跌3.95%,創業板指累跌7.29%。
挖掘垂直行業AI應用 促商業化落地
「安永復旦最具潛力企業」2025評選活動日前正式啟動,評選以「無限可能·智能具身拓未來」為主題,聚焦錨定AI與機器人技術融合應用、具備規模化落地能力的創新主體,致力於發掘一批具有優良業績和成長性的非上市公司,並助力其快速成長為行業領軍者。何兆烽強調,潛力企業的成長需要資本、技術、生態的多維賦能,安永將繼續發揮全球網絡優勢,為入選企業提供從戰略諮詢到資本市場對接的全周期支持,共同書寫中國科技創新的新篇章。
當前,涵蓋具身智能在內的人工智能行業,正處於技術爆發期與市場擴張期。但何兆烽也坦言,技術迭代加速、賽道擁擠化、巨頭擠壓、商業化驗證難題等問題,加大了潛力公司保持競爭力的難度。「中長期看,具備技術落地能力、場景滲透速度與生態整合優勢的企業,將在新一輪科技革命中佔據先機。」
評選注重發掘「技術落地先鋒」
何兆烽認為,具身智能作為AI與實體硬件深度融合的領域,其潛力公司的篩選需結合技術、場景、生態和商業化能力等多維度評估。「具身智能的商業化落地能力,是衡量公司潛力的重要標準,潛力公司需要在特定應用場景中實現技術的商業化,並展現出良好的市場前景。」他建議,相關公司對適用特定場景的人工智能產品加大研發投入,保持技術領先。「中國擁有龐大且多樣化的產業結構,在工業、農業、醫療等垂直行業,存在大量未被充分挖掘的應用場景,例如在農業領域,可以針對果園採摘、畜牧養殖監測等,開發專用具身智能設備。」
據了解,今年的「安永復旦最具潛力企業」評選由安永聯合以復旦大學管理學院為首的學術界資深學者和教授團隊共同協作,着重評估企業的未來成長性、持續發展性、全國性和國際化發展,以及是否具備明顯競爭優勢等特徵。同時注重企業在促進區域均衡發展、推動科研成果轉化中的實際貢獻,期待通過發掘「技術落地先鋒」,讓創新動能真正轉化為社會發展的實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