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識港話事】「十五運」點燃香港新機遇新挑戰
作者:颜颜   來源:識港網    2025-08-08 16:15

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將在廣東、香港、澳門三地聯手舉辦。對香港而言,這不僅是一場體育競技盛宴,更是帶來文化交融、經濟騰飛和旅遊熱潮的重要契機。如能在迎接新機遇的同時應對好新挑戰,香港必將迎來再一次的騰飛。

首先,「十五運」作為全國最高規格的綜合性運動會,承載著展示國家實力與團結精神的使命。在大灣區這片勃勃生機萬物競發的豐沃土壤上,香港與廣東、澳門攜手辦賽,將進一步拉近三地人民的心。香港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就曾表示,這場盛會將促進區域協作,增強香港市民的國民認同。香港的年輕人將有機會親身感受內地的蓬勃發展,增進對國家的歸屬感。

其次,「十五運」亦將為香港經濟注入強心針。香港餐飲聯業協會黃家和預測,盛會期間內地遊客將增加約40萬人次,餐飲業收入有望突破100億港元,同比增長15%。相信酒店、零售、交通等行業也將迎來消費熱潮。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憑藉完善的會展設施和服務業優勢,可通過體育旅遊推廣品牌,吸引更多國際遊客。此外,賽事將帶動基建投資,例如啟德體育園的建設,為本地就業創造機會。

同時,「十五運」將讓香港的旅遊業迎來新高峰。賽事期間啟德體育園等場館將成為焦點。這些比賽不僅吸引內地遊客,也為國際遊客提供理由來探索香港的獨特魅力。政府可借機推廣體育旅遊,結合維港夜景、西九文化區等景點,打造「運動+文化」的旅遊路線。此外,香港可與廣州、深圳等城市聯動,推出大灣區旅遊套票,讓遊客一程多站,體驗三地的多元風情。香港若能抓住機遇,將進一步鞏固其旅遊樞紐地位。

只不過,機遇向來與與挑戰並存,「十五運」對香港的考驗亦不容小覷。特區政府必須正視以下風險,並採取針對性措施。

  1. 交通與口岸壓力

深圳灣口岸等跨境通道在節假日已不堪重負,例如2025年春節,單日跨境人次達97.7萬,排隊時間長達一小時。賽事期間,預計客流將再創新高,口岸擁堵風險加劇。港府是否已經做足充分的人流應對及疏導措施?

  1. 安全與應急管理

大型賽事的安全風險不容忽視,同時仍需加強相應季節的流行傳染病防控。譬如以當下廣東地區的基孔肯雅熱為例進行相應的防控演練,避免類似的潛在威脅隨遊客流動擴散。

  1. 資源分配與公眾信任

賽事籌備涉及大量資金與資源,需平衡本地與賽事需求,為避免公眾質疑。港府應積極提升相關事項的處理透明度,合理接受公眾監督。

「十五運」是香港融入大灣區的黃金機遇。文化上,它拉近三地民心;經濟上,它點燃消費熱潮;旅遊上,它讓香港魅力閃耀。筆者相信,只要港府與市民同心協力,香港定能借「十五運」為大灣區的未來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责任编辑:li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