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香港文匯報 記者 周紹基、章蘿蘭)中國證監會昨日召開境外上市備案管理跨部門協調工作機制全體會議,以進一步提升境外上市備案管理質效。會議稱,將為企業境外上市提供更加透明、高效、可預期的監管環境,繼續推動資本市場「惠港5條」政策落實落地,支持香港鞏固提升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市場憧憬將有更多內地企業獲「開綠燈」來港上市,帶動港股午後跌幅收窄,恒指收報23,119點,跌307點,成交2,573億元。
恒指首季累升3,059點,升幅15%,昨日收報23,119.58點。(香港中通社)
據中證監網站消息,會議指出,境內企業境外上市是資本市場高水平開放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支持企業融入全球經濟、服務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積極意義。下一步,將繼續統籌發展與安全、監管與活力,加強協調機制運行經驗的總結評估,完善制度機制,優化工作流程,進一步強化各部門政策銜接、監管協同和信息共享,更好發揮協調機制作用,為企業境外上市提供更加透明、高效、可預期的監管環境。
事實上,在「惠港5條」政策的促進下,在內地上市的寧德時代發行H股並在港掛牌的計劃已獲中證監備案,預期將於短期內成事。
港首季IPO額175億 增約2.7倍
另一方面,昨日為港股季結日,港股首季由於DeepSeek的橫空出世,觸發市場對本港科網股價值重估,修復動力帶動下,恒指首季累升3,059點,升幅達15%,表現屬全球前列,扭轉去年第四季的跌勢。科指全季更升20%。阿里巴巴(9988)升幅達55%,在藍籌中稱冠;其次是藥明生物(2269)升54%;比亞迪(1211)則升47%。港股IPO持續回溫,截至3月28日已有17間公司在首季上市,累計集資額超過175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增約2.7倍。
華富建業證券投資策略聯席總監阮子曦說,港股首季表現突出,但本周情勢風高浪急,主要因4月2日美國將實施其「對等關稅」計劃,令市場胃納及想法都呈較負面的方向。亞太區主要股市下挫,日股更創去年9月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連台股也跌逾4%,見逾7個月低位。他認為,恒指一旦失守23,000點,預估下一個防守線將下移至50天線,即約22,400點附近。
王道資本及家族資產管理執行董事黃敏碩預期,港股第二季表現需視乎關稅情況,亦要留意美息走向,以及企業業績與經濟數據所受到的影響。至於在內地多項政策刺激下,到底企業業績能否顯著改善,將是港股能否再進一步的關鍵。
高盛昨日便預計,美國和歐洲將進一步減息,並下調了這兩個經濟體的增長預期,因為美國關稅將加劇經濟衰退風險。高盛的報告指出,特朗普本周將宣布其對等關稅將針對所有國家,而不僅僅是與美國貿易失衡最嚴重的10至15個國家,這令投資者擔心經濟進一步放緩,全球金融市場也會出現動盪。
高盛料美下半年減息3次
高盛對美國未來12個月出現衰退可能性的預估,從20%上調至35%,同時將美國2025年GDP增速預期從2%減至1.5%。故此,高盛相信美聯儲將在7月、9月和11月降息3次。
A股方面,滬綜指昨收報3,335點,跌15點或逾0.4%;深成指報10,504點,跌103點或逾0.9%;創業板指報2,103點,跌24點或逾1.1%。兩市共成交12,215億元人民幣。整個3月,滬綜指累漲0.45%,深成指、創業板指月內分別跌逾1%及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