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新鮮的面孔 熟悉的深圳
來源:香港商報網    2024-04-28 17:20

【識港網訊】今日,最新公布的《深圳市202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23年末深圳市常住人口為1779.01萬人。除絕對數創下歷年新高之外,同比上年末增加12.83萬人。兩項數據均指明:深圳常住人口重回增勢。

熙攘的人流回來了

 

人口,是衡量城市發展的重要指標。統計數據顯示,在全國人口總量減少的形勢下,深圳人口仍呈增長態勢,人口規模優勢依然存在。

需要指出的是,深圳常住人口增長與廣東省保持「同頻」。2023年末,全國人口總量140967萬人,比2022年末減少208萬人;廣東省常住人口12706萬人,較2022年末增加49.2萬人。中國人口「流量」南下,仍是趨勢之一。

身為國內最年輕的一線城市,深圳在吸引人口「流量」上仍佔據優勢。統計數據:在北上廣深4個一線城市中,深圳2023年常住人口與2022年、2021年比,分別增加了12.83萬人和10.85萬人,近2年人口增量均位列北上廣深首位。

從常住人口增減量占廣東省比重看,深圳常住人口占全省比重也在持續提高,由2018年的13.5%提高到2023年的14%,提高0.5個百分點。在「中國人口第一大省」里,深圳人口增長成為主要推動因素。

回顧去年同時期,深圳市2022年統計公報顯示全市常住人口較2021年度減少近2萬人,這也是歷史上首次下降,一度引起「深圳人口負增長」的懷疑和論調。而最新統計數據明白告訴人們:完全沒有必要如此擔憂。

 

人口回流的經濟底氣

 

人口用「腳」投票的根本動因,在於一座城市的經濟與社會發展。這也是2023年深圳常住人口增長的「密碼」。

宏觀看,2023年深圳地區生產總值為34606.40億元,不僅穩居國內「三萬億元俱樂部」,更是同比增長6.0%,超過全國全省平均水平。全市經濟持續恢復、回升向好,工業、固定投資、市場銷售、進出口等主要經濟指標持續增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首次破萬億元。

工業和製造業是深圳經濟底盤,也提供龐大就業機會。2023年,深圳規上工業總產值和全部工業增加值蟬聯全國城市「雙第一」,穩坐中國「工業第一城」。

記者留意到,去年我市工業各類型企業都呈現加速恢復。其中,微型企業全年增加值同比增長9.4%。中小微企業「雨林」的復蘇,為人口就業帶來「蘊水層」。

新質生產力的蓬勃興盛,使科研與生產的高端人口引得進、留得住。2023年,我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實現增加值14489.68億元 ,同比增長8.8%;占GDP比重自2021年以來逐年遞增,持續提升至41.9%。

服務業是吸納人口就業的中堅力量。2023年,深圳多措並舉擴內需促消費,圍繞建設國際一流商業載體、集聚全球優質商業資源、打造多元多層次消費新場景、培育壯大新型消費等方面持續發力。2023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首次實現破萬億元,達10486.19億元,同比增長7.8%。

 

「人口紅利」仍將保持

 

「2023年,深圳常住人口不僅扭轉了負增長的態勢,還顯示了正向增長的內在韌勁,令人矚目。」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副院長劉國宏表示,深圳的人才吸引力、就業承載力和城市友好度,仍將帶來「人口紅利」和「人才紅利」。

相關機構發布《中國城市95後人才吸引力排名:2023》,深圳首次躍居榜首,成為最吸引「95後」的城市。報告指出:深圳擁有低於北京和上海的落戶門檻,疊加創新的產業結構,提供較多工作崗位,能吸引更多的年輕人就業。

深圳重視人才,以「不唯地域、不問出身、不求所有、不拘一格、不遺餘力」的態度,推動人才發展與城市使命同頻共振。

在人才競爭中,去年底深圳搶先提出「頂才匯」「企才匯」「創才匯」及「青才匯」4個吸納人才計劃。其中「頂才匯」聚焦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新能源汽車、新型儲能等新質生產力領域,引進全球頂尖人才,提供事業平台、科研經費、團隊支持、生活保障等一攬子「政策包」,對企業聘用清單內人才給予補貼。

深圳市今年計劃建設籌集保障房10萬套,將為新市民、青年人等群體提供優良居住環境。去年底,深圳首批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集中開工,共有13個項目,房源合計超萬套。

「來深圳,好搵工」。去年,深圳市就業人口近1256萬人,城鎮新增就業超19.6萬人,相關就業數據創歷史新高。去年全年發放就業、創業補貼15億,惠及122萬人次。今年開年以來,全市及各區已舉辦線上線下招聘活動300場以上,提供崗位數25.3萬個次。

從城市軟環境看,「來了就是深圳人」,這裏的熱情包容、全齡友好、性別平等、創業創新、接納新人等方面,都體現了一座具有友好型人格的城市魅力。

深圳,這座平均年齡只有32.5歲的年輕城市,正以開放、包容的獨特魅力,吸引着來自五湖四海的年輕人奮鬥圓夢。

责任编辑:zhaopengc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