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防波堤觀浪生悲 母子捲落海命危
作者:蕭景源   來源:大公文匯網    2025-09-24 09:17

【識港網訊】超級颱風「樺加沙」撲港,昨日下午天文台改發八號風球後,仍有不少市民輕視政府呼籲,冒險到海邊觀浪,有一家四口在柴灣嘉業街對開走出防波堤觀浪,其中38歲母親及5歲兒子被大浪捲落海,父親跳海施救不果也遇溺,路經的船家和消防員爭分奪秒將3人救起送院,其中母子命危,父親情況嚴重。警方再次呼籲市民切勿「追風逐浪」,相關行為不但危及自身安全,亦會增加警務人員及救援人員的風險,提醒市民切勿作不負責任行為,避免害己害人。

觀浪釀悲劇的一家四口,包括40歲姓甄男子和38歲姓李妻子,以及分別9歲女兒和5歲兒子,據悉他們一家住柴灣翠灣邨。

昨午夫婦帶同兩名子女到柴灣嘉業街海旁觀浪,當時嘉業街對開防波堤不時有巨浪撲岸,李婦和兒子疑輕視海浪威力,到堤上觀浪時被大浪捲落水,丈夫見狀跳海施救,但因海面有湧浪以致體力不支,也一同遇溺。

 

男事主獲救送到岸邊。

途人嘗試用繩拉三人上岸

目擊者陳先生表示:「我看到海邊有事發生,走過來看看。見到三人跌落水,危險、很危險……」其間有人在防波堤上,嘗試用繩索將三人拉上岸,但並不成功,幸好船家見狀將舢舨駛過,救起三人,其中李婦救起時已經昏迷,甄男則一直扶着船頭爬上船。

 

消防員登舢舨替遇溺者急救

警方表示,下午3時24分接到求助報告。消防處副消防總長(機構策略)霍振明表示,消防處派出3輛消防車、3艘消防船及3輛救護車救援。消防員到場發現現場已有船家乘舢舨,救起一名女士及一名小朋友,而另一名男士則在海面待援。當時該名女士已被救上船,惟由海面至岸邊有約兩米距離,為了能第一時間替遇溺人士急救,消防員登上舢舨替遇溺者進行心肺復甦法。

 

女事主送院時昏迷。(香港文匯報記者劉友光 攝)

 

為加快救援,消防將遇溺的小童移送上岸,並進行心肺復甦法及AED(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急救。由於當時海面情況不太穩定,難以安全地把遇溺的女士移送上岸,故把她及男子移送船上及接載上岸急救。

據了解,被救起的母子正留醫深切治療部,情況危殆,而父親則情況嚴重。

昨日下午在市區海岸邊,消防、警員和民安隊不時巡視和勸喻市民遠離岸邊。霍振明指出,在天氣惡劣情況下,有網片顯示香港不少人在近岸處特別是風高浪急的地方觀浪,他呼籲市民不要低估大自然的力量,即使消防處可以在很短時間內進行拯救,但因大自然力量頗大,不要作出危害自身安全及追風逐浪的行為,盡量留在安全地方。

因應今次颱風襲港,消防處已啟動緊急機制,全員進入緊急戒備狀態,各層級指揮官已於指定崗位就位,確保能高效調動資源,以支援滅火、救援及緊急救護服務,並制定相關後勤與支援行動計劃,全力準備應對可能出現的重大緊急事故及災難,保障市民生命及財產安全。

 

獲救男童送院時昏迷。(香港文匯報記者劉友光 攝)

 

拯溺工會籲市民勿玩命岸邊觀浪

每逢打風,總有市民無視危險到岸邊觀浪,昨日亦有大批市民聚集在杏花邨、尖沙咀、石澳等岸邊追浪,但天文台前台長岑智明在社交平台指,從天文台的電腦模式可見,香港附近已出現約兩米高的湧浪,波峰周期十多秒,靠近海邊非常危險,有機會被捲走。此舉不但危害自身安危,亦會連累落水救人的消防、救生員及救護員,甚至途人。港九拯溺員工會副主席及發言人胡啟榮昨日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海浪完全無法預測,「可能有人會認為沒什麼問題,尤其如果有圍欄更可扶着及站得穩,其實這完全是睇小大自然的力量!」

他呼籲市民為人為己,颱風期間絕對要遠離岸邊。

而在八號或更高熱帶氣旋警告信號生效下,特區政府康文署宣布轄下所有刊憲泳灘暫時封閉。任何人如不遵從有關暫時封閉的安排即屬違法,一經定罪,最高可被判罰款2,000元及監禁14天。康文署呼籲市民在惡劣天氣下應遠離岸邊,切勿前往泳灘進行水上活動,以免危及個人及救援人員的安全。

胡啟榮指出,帶着小朋友同去觀浪追風的行為更危險,「就算大人自己站得穩,可能一個浪衝過來,就算抱着或拉着小朋友,也有可能被海浪捲下去。」他指當成人看到小朋友或家人墮海,可能會心急跳下水救人,但如果未曾接受過拯溺訓練,結果可能導致齊齊出事,「在這麼大的風浪裏,就算是習慣救人的救援人員都會有很大危險。」

他強調,救援人員必定會把救人放在首位並盡力去救,但就算救援科技再先進,也難以與大自然的力量抗衡,救援者亦難以兼顧自身安全及預計後果,「有些情況根本是控制不了,因為大自然的力量實在太大了。」他再次呼籲市民不要小看大自然的威力,更不要妄想以為可以戰勝大自然,「這絕對是以生命作賭注,非常不值得。」

责任编辑:liangf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