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中國首家新型博雅大學 北師港浸大20正青春
作者:常亮   來源:香港商報    2025-11-21 10:36
【識港網訊】近日,北師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簡稱:北師港浸大)迎來建校20周年校慶日。

【識港網訊】11月18日,北師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簡稱:北師港浸大;英文簡稱:BNBU)迎來建校20周年校慶日,舉辦辦學20周年發展大會,並推出諾貝爾化學獎、圖靈獎、菲爾茲獎得主等傑出學者雲集的圓桌論壇與系列講座、中學校長論壇暨「選堂遺韻:全球華語高中生步韻和饒宗頤詩詞創作大賽」頒獎典禮、新聞傳播院長論壇等一系列高端學術活動,以及城市地標亮燈、中外師生表演等精彩慶祝活動。

廿載篤行,共譜華章

2005年,北京師範大學與香港浸會大學開創先河,率先探索中國高等教育多元化發展之路,攜手於廣東珠海建立起中國第一所內地與香港合辦大學、第一所新型博雅大學——北師港浸大。

二十年過去,這一先鋒實踐已成長為粵港澳大灣區一股重要的教育創新力量。在辦學20周年發展大會上,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副司長陳大立,廣東省教育廳總督學徐仕敏,廣東省科技廳巡視員李迪雲,珠海市政府副秘書長林日團,廣東省教育廳交流合作處處長李金俊,北師港浸大校董會主席、北京師範大學常務副校長王守軍,香港浸會大學校董會暨諮議會主席黃英豪、校長衛炳江,北師港浸大創校校長吳清輝、第二任校長湯濤等嘉賓齊聚一堂,共敘二十年發展歷程。

北師港浸大校長陳致作學校發展報告。他提到,20年來學校堅持教研相長,2025年共有15位學者入選史丹福大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等項目上亦取得新突破。

科研方面,學校持續深化教育合作與協同創新,去年5月攜手廣東省科學技術廳與香港浸會大學,共同啟動粵港高校「1+1+1」聯合資助計劃,推動粵港兩地深化科研合作,首批15個項目已於今年4月正式啟動;產學研基地已累計孵化企業近40家,涵蓋低空經濟、生物醫藥等領域,為區域發展源源不斷注入創新智慧與活力。

放眼世界,全球化布局亦在穩步推進中。學校師資來自約40個國家和地區,學系專業教師100%具有境外高校留學或工作經歷;今年年初啟動的「英才100」計劃,更將在三年內面向全球引進百名傑出學者與青年人才,為學校創新體系持續注入活水。目前學校已與近百所海外知名學府建立合作關係,並於今年1月在美國學術重鎮波士頓設立中心,倫敦中心也將於明年1月啟用,持續構建全球學術、科研與人才交流的樞紐。

 群賢論道,智啟未來

名家薈萃,共襄盛舉。校慶當天,2017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Joachim Frank、2013年圖靈獎得主Leslie Lamport、2011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Dan Shechtman、法國國家科學院及德國國家科學院院士Eric Westhof、1994年菲爾茲獎得主Efim Zelmanov等齊聚北師港浸大圓桌論壇,圍繞「AI時代下,科學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展開對話,並與20餘家國內主流媒體就未來科學合作、大學教育發展等議題進行了深入交流。

11月17日至19日,五位頂尖學者還為北師港浸大師生帶來系列精彩講座,分享前沿學術洞見。校慶日當天,北師港浸大同步舉辦新聞傳播院長論壇,雲集來自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傳媒大學、復旦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師範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城市大學、香港浸會大學、澳門科技大學、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等近30所海內外院校的專家學者,共探「智媒共生:AIGC 浪潮下新聞傳媒教育的範式創新與路徑探索」。

校園裏還來了一批新朋友。為弘揚饒宗頤治學精神,傳承中華傳統文化,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北師港浸大今年5月啟動「選堂遺韻:全球華語高中生步韻和饒宗頤詩詞創作大賽」,並於11月18日舉行第七屆中學校長論壇暨大賽頒獎典禮,共44份作品脫穎而出。

融匯中西、貫通古今,是北師港浸大自創校以來始終堅持的辦學理念。學校不僅開設了古琴、中華射道等特色課程,更創辦了全國首個英文授課的「中華文化與國際傳播」本碩博專業,致力培養講好中國故事的「文化使者」。今年,學校玉振金聲雅樂團還開啟了世界巡演,即將前往波士頓、紐約,讓世界聽見千年雅樂。

弦歌不輟,再啟新程

校慶日當天,北師港浸大推出《北師香港浸會大學校史(2005—2025)》《恰同學少年:建校20周年校友訪談》《弦歌廿載:我與北師港浸大的故事》系列新書,以文字銘刻二十年辦學征程。當晚,中外師生校友聯袂獻上精彩演出,全球校友送祝福,廣州「小蠻腰」、珠海「日月貝」等城市地標同步亮燈致賀,將校慶喜悅氛圍推向高潮。

從當年借址辦學、首屆僅招收兩百餘人,到如今實現千畝辦學空間、兩萬餘名本碩博畢業生遍布全球、QS全球百強名校輸送率超八成、十強名校輸送率約兩成,二十年間,北師港浸大與全體師生校友共同探索、並肩成長,不僅構建起融合家國情懷與國際視野的複合型人才培養體系,更打造了一個輻射粵港澳大灣區、連接全球的優質學術與科研創新高地。

 

责任编辑:li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