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李家超督導防風災:將影響降到最低
來源:大公文匯網    2025-09-23 11:17

【識港網訊】被稱為風王的超強颱風「樺加沙」來勢洶洶,破壞力隨時直逼2017年「天鴿」及2018年「山竹」。天文台預告,本港今日稍後天氣開始急速轉壞,將於下午2時20分改發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並會在八號信號生效前約兩小時發出「預警八號特別告示」。

迎戰風王,官民同心。特區政府連日來超前部署做好準備,行政長官李家超昨日表示,「政府動員計劃會啟動,第一線預備單位隨時候召,應對颱風。」他強調,底線思維要強、安全系數要高、加強應對能力及資訊發放的速度,已通知政府不同部門,政府動員計劃將會啟動,並團結社會力量,全力戒備。當發生超出預估的情況時,要將影響降到最低,將復原的時間盡量縮短,讓社會盡快回復正常生活。

李家超昨日特別指示保安局提早啟動緊急事故監察及支援中心,預先做好統籌及應變部署。他昨日早上到緊急事故監察及支援中心視察,聽取各方面部署情況,並與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及保安局局長鄧炳強舉行會議,深入討論不同部門應對工作。

 

加購四部「龍吸水」應對水浸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聯同多名局長昨日落區視察防風措施,呼籲住在水浸高風險地區的居民盡早入住庇護中心。渠務署、土木工程拓展署及民政事務總署昨日召開記者會,公布11個地點的水浸風險評估。渠務署表示已加購四部「龍吸水」排水機,最遲明早到港後可立即投入使用。陳國基昨日下午聯同保安局局長鄧炳強、發展局局長甯漢豪和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到三個地方巡視,包括位於沙田靠近城門河的行人隧道、土瓜灣的地盤及鯉魚門,落實防風措施的情況。

 

司局長視察水浸黑點設施

陳國基表示,位於沙田的隧道地勢低窪,現有水位距隧道底部僅約兩米,若風暴導致河水暴漲越過護欄,隧道可能於一兩分鐘內迅速淹沒,風險極高。為保障市民安全,路政署已在全港16條同類隧道安裝水位偵測器及24小時監控鏡頭,並將於八號風球生效數小時後、趁使用人數減少時,提前封閉隧道,現場會有警務人員執勤,防止市民進入。

至於土瓜灣地盤,陳國基確認己加固棚架及天秤。在鯉魚門低窪地區,相關部門已架設安全繩索及離地臨時通道,並部署每小時可處理大量積水的「龍吸水」排水機械人,以備緊急撤離居民所需。

陳國基強調,政府各部門已全面啟動防風應變部署,包括提早啟動緊急事故監察及支援中心、開放臨時庇護中心,呼籲市民切勿外出「追風逐浪」,並呼籲住在高風險出現水浸地區的居民盡早入住庇護中心,又稱僱主亦應以員工安全為首要考量,靈活處理工作安排。

為應對超強颱風,多個政府部門已提前落實防風措施,並加強人手應對。渠務署、土木工程拓展署及民政事務總署昨日召開記者會,公布水浸風險評估及應對措施。

渠務署利用模型系統,對全港25個沿岸低窪、當風地區的水浸風險進行了評估,預計其中11個地區水浸將較為嚴重,多個地區水深預估將在0.6米到1米,其中大埔區林村河等沿河單車徑可能出現1.5米水浸。

為應對超強颱風,渠務署署長莫永昌表示,署方將額外增設20隊緊急應變隊伍,屆時將共有200隊負責全港水浸處理及渠道清理。署方早前亦加購了四部「龍吸水」排水機械人,預計最遲今早可抵港並投入使用。

 

籲高危地居民遷庇護中心

針對高風險地區,莫永昌表示署方將繼續按照計劃加設、強化防水浸設施,包括大埔林村河、廣福橋附近放置臨時充水式擋水壩、鯉魚門加高擋水板後堆放沙包牆等措施。此外,他表示署方與深圳水庫方正保持緊密聯繫,以確保排洪安排及時通報。

土拓署土木工程處處長黃志斌表示,已指示負責海事工程維修保養的承辦商做好準備,安排足夠的人手、機械和材料,並指計劃將輪班當值的工作人員,從55位增加到100位,以確保緊急情況下採取應變行動。

民政事務總署副署長王婉蓉表示,民政事務總署現已動員區議員及關愛隊,向易受水浸影響的居民傳達天氣資訊,並勸導高風險地區居民遷往臨時庇護中心,並表示全港18區逾40間庇護中心將提前於今早8時開放。

政府部門應對颱風措施(部分)

渠務署

•應急隊伍增至200隊;在高風險區投入9部排水機械人,另有4部龍吸水到港後可立即投入使用。

•在大埔林村河、鯉魚門等水浸黑點加裝臨時擋水板,並在擋水板後堆沙包加固。

•提前在高風險區派發4萬個沙包,數量是常規颱風應對措施的3倍。

土木工程拓展署

•應急當值工作人員增至100名;在全港18區供應一萬個沙包,並協助居民領取與放置。

•在將軍澳南等沿海高風險地區加建防浪牆;在水浸黑點放置臨時沖水式擋水板。

民政事務總署

•提早在今天上午8時開放逾40個臨時庇護中心

•動員區議員、關愛隊等向高風險區居民傳遞天氣信息,疏導遷離

保安局

•提早啟動「緊急事故監察及支援中心」,進行全天候監察協調

•警隊有額外逾2000人候命、消防處有1000名同事及80輛消防車候命、醫療輔助隊及民安隊逾1000人候命、特務警察有500人候命、政府飛行服務隊定翼機會在有需要時飛入風暴地區獲取氣象數據

環保署

•於新界堆填區預留區域,專門接收風後塌樹及木料廢物

•風後3天內延長廢物轉運站及堆填區運作時間

•備妥碎木機及鋸木機,提前調度貨櫃以加速廢物轉運,縮短輪候時間

房屋局

•於屋邨固定戶外設施,設置沙包、水閘,提前封堵部分低窪入口

•動員管理團隊檢查排水渠、清理淤泥,提醒居民做好防風準備

路政署

•在全港16條低窪隧道裝設水位偵測器及全天候監控鏡頭,及時掌握水浸風險

發展局

•加強檢視地盤及樓宇附屬設施的防風措施,確保符合安全要求

•已安排承建商加強人手,有逾1300人候命

教育局

•提前宣布學校停課兩日,保障學生安全

透視鏡|全民戰颱風

超強颱風「樺加沙」來勢洶洶,天文台數據顯示,「樺加沙」與2017年的「天鴿」及2018年的「山竹」相若,特區政府各相關部門嚴陣以待,為應對「樺加沙」來襲可能帶來的災害做充分準備。

颱風充滿變數,無論事前作出如何細密部署,都可能出現各種不可預測狀況,關鍵是各界要配合,做好各種防風措施,包括僱主要體諒員工的人身安全,對風暴期間上班作人性化安排。

對抗「樺加沙」來襲工作,可分為三個階段:減低颱風對社會民生影響,政府各部門及公共運輸機構,事先已作出具體安排,這是前期工作。

颱風襲港期間,市民要顧己及人,如無必要不要外出,切勿「玩命」追風或攀山涉水,避免增加救援人員工作負擔,累己累人。而相關部門已作出颱風襲港期間各項預案,將採取各項必要的救援行動。

颱風過後,如何盡快恢復社會正常運作最為關鍵,不同政府部門、公共機構,特別是交通及航空服務,將承受考驗,必須做好應變預案,將颱風帶來的影響及損失減到最低。

專家分析|拉尼娜現象帶來更多風暴

2025年,包括香港在內的華南地區遭遇異常頻繁的颱風吹襲。歷史上,香港每年平均受六次颱風影響,然而,2025年截至9月中旬,已有八場颱風對香港造成影響,需要發出一號或以上的熱帶氣旋警告信號。正在迫近的超強颱風「樺加沙」是今年第九個達到此警告級別的熱帶氣旋。

香港城市大學(城大)能源及環境學院氣候科學家秋貞銀教授指出,大尺度氣候模式如厄爾尼諾現象和拉尼娜現象對南海及周邊地區熱帶氣旋的頻率有顯著影響。一般而言,厄爾尼諾現象會導致香港的熱帶氣旋季節延後開始,而拉尼娜現象則常與香港受熱帶氣旋影響的次數增加有關。

她補充,直到2025年8月,厄爾尼諾─南方濤動(ENSO)仍處於中性階段。然而,近期觀測顯示,太平洋中部和東部的海面溫度已降至接近或低於平均水平。這一降溫趨勢在9月初加劇,顯示出趨向拉尼娜形態轉變的跡象。西太平洋海域的高於平均海溫預計將在8月至10月間促使該地區的熱帶氣旋活動增加。

儘管全球暖化是否影響熱帶氣旋的頻率仍具爭議,但專家普遍認為,未來的風暴將更強烈,並伴隨更大量的降雨。

提早安排|全港學校今明停課 報考DSE延期截止

教育局昨日宣布,全港中學、小學、特殊學校、幼稚園、幼稚園暨幼兒中心及夜校於今日及明日(9月23及24日)全面停課。2026及2027年香港中學文憑考試(DSE)特別考試安排的申請截止日期將延至2025年9月26日(周五)。

因應停課,2026年度小一入學自行分配學位的紙本申請亦須暫停接收,截止日期順延至30日(周二)。家長亦可選擇於26日(周五)或之前,透過「小一入學電子平台」(epoa.edb.gov.hk)提交電子申請。

另外,政府表示,鑒於天文台昨晚發出三號熱帶氣旋警告信號,社會福利署呼籲市民今日不要安排子女或家人前往幼兒中心、鄰里支援幼兒照顧計劃、有關學前或小學生課餘託管、長者服務中心、日間學前康復服務單位,以及庇護工場、綜合職業康復服務中心、綜合職業訓練中心及展能中心等日間康復服務單位。不過,相關中心及服務單位於正常辦公時間內仍會開放予有需要人士,建議市民預先聯絡有關中心。如八號或以上警告信號生效,上述日間幼兒、青少年、長者及康復服務單位,以及所有社署轄下福利單位,將全部暫停開放。

城巴學校路線停駛

交通方面,因應教育局宣布今日及明日學校停課,城巴的常規學校路線(3A、19P、23B、40P、73P、81A、82S、85A、85P、90C、91A、93、93A、93C、95P、702A及702S)將於上述日期暫停服務,部分路線學校班次亦將暫停。

责任编辑:liangf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