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萬眾一心 迎戰風王
作者:賴振雄、葉浩源、古倬勳、李慧妍、王亞毛、戴靜文、融媒組   來源:大公文匯網    2025-09-22 10:01

【識港網訊】「樺加沙」昨日增強為超強颱風,直撲香港。預料周三最接近香港時,其中心附近風力將升級至時速220公里,相當於12級颶風,屆時沿岸水位可能與2017年「天鴿」、2018年「山竹」相若。氣象專家形容,「樺加沙」威力巨大,對本港的威脅不容忽視。

「天鴿」與「山竹」當年襲港期間,曾分別造成逾百人及近500人受傷,面對風王「樺加沙」逼近,全城嚴陣以待。政府昨日舉行跨部門會議統籌準備工作,全港18區組織與關愛隊傾力出動,萬眾一心落實防災部署,守護社區安全。兩間電力公司啟動惡劣天氣應變計劃,確保風王襲港期間保持穩定可靠的電力供應。

「樺加沙」在菲律賓以東之西北太平洋海面生成,9月18日命名。該名字是由菲律賓提供,意思是「快速移動」,是列入名單今年啟用後首次使用。它於上周六(20日)增強為強颱風,昨日進一步增強為超強颱風。

 

應變隊及排水機械人候命

「樺加沙」的環流非常巨大,預計會在今日至明日最接近台灣,當地已發布海上及陸上警報。澳門預料「樺加沙」於周三在100公里內掠過,澳門當局呼籲市民立即做好防災準備,預備足夠三日分量的食水及乾糧。

香港天文台昨日預告,本港今日中午前後發出一號戒備信號,天色短暫好轉,但海有湧浪,稍後天氣開始急速轉壞,星期三吹烈風至暴風,離岸及高地可能達到颶風程度,天氣惡劣有狂風大驟雨及雷暴,海有非常巨浪及湧浪。

香港氣象學會發言人梁榮武表示,據天文台最新預測,「樺加沙」或有大機率比「山竹」更強,形容「威力可以接近空前」,但「樺加沙」的破壞力受不同因素影響,包括本港大廈玻璃保護等防範措施,所以不論「樺加沙」會否再增強,對本港的威脅不容忽視,市民必須密切留意天文台的最新天氣消息,並盡快做好一切防風、防水浸準備。

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陳國基昨日主持應對極端天氣督導委員會會議,全面檢視並進一步督導和統籌跨部門作全面充分準備和應變部署,以應對「樺加沙」可能為香港帶來的威脅。保安局緊急事故監察及支援中心已提前部署並隨時候命,發展局已整合工務工程承建商資源,增加人力、器材工具,應對突發情況。鑒於今次可能引致嚴重水浸,渠務署的緊急應變隊伍增加約20隊,達至200隊,到各區處理水浸,並提早派強力排水機械人,到多個水浸風險較高地點戒備,又派發較一般情況多逾一倍的沙包。

 

教育局今公布明日上課安排

教育局預告,今日稍後公布周二學校上課,以及提交2026年度小一入學自行分配學位紙本申請的安排,呼籲家長及學生留意。

港燈表示,南丫發電廠多個沿岸重要地區已完成加建約兩米高的防洪牆,並預先準備額外的發電機組,應對突發情況;位處高水浸風險地區的變電站,已加裝擋水牆、閉路電視、排水泵等,加強防洪。中電表示,工程人員已檢查發電廠、系統控制中心、變電站、架空天線及備用設施等,確保設備狀態及運作穩定,同時為水浸風險較高的發電機組掣房、泵房及變電站安裝防水設備,安排修剪有機會干擾架空天線的樹木。颱風期間,加派及調動人手隨時候命。

超強颱風逼近,關愛隊紛紛出動。民建聯港島東團隊聯同東區佳曉關愛隊,頂着風雨到柴灣及筲箕灣寮屋區探訪,提醒居民加固門窗、清理排水及準備「走佬袋」,並優先協助獨居長者完成防風措施。對於擔心山泥傾瀉的住戶,團隊已指引其在情況惡化時可提早到民政處庇護中心暫避;行動亦延伸至阿公岩及歌連臣角,確保高風險地帶居民獲得即時支援。參與行動的立法會議員梁熙表示,已聯絡有心機構為社區會堂備妥食物與飲品,呼籲居民把握時間做好準備,並可隨時求助。

黃大仙區方面,池彩關愛隊提前巡查牛池灣,逐一檢視滲漏及渠道風險點,提醒街坊固定門窗、清理去水位及備妥應急物資,颱風期間減少外出、注意安全。南區關愛隊亦同步出動,透過家訪、電話及街站向居民發放防風資訊,並計劃向易水浸地區預備乾糧後備供應。各區隊伍協調有序、資源互補,展現社區守望相助、同心抗災的力量,與市民並肩度過風暴考驗。

 

市民多買餸菜 店舖做足防水

不少市民提早準備,未雨綢繆。大公報記者昨日下午在北角春秧街市見到,人頭湧湧,但秩序良好,沒有出現搶購或供不應求等情況。街坊張太從菜檔一次買入75元蔬菜,裝滿三大袋,她說:「今次個颱風好勁,趁早買多幾日餸,至少買夠家人食三日!」有菜檔職員說,比平時多2至3成人買菜,買的數量也較過往打風前的多,相信是大家得悉今次颱風的威力強大,買多點作後備。

春秧街的超級市場和凍肉店人流迫滿店內外,一些能保存得較長時間的食物,如麵包、凍肉等,非常受歡迎,店內貨源充足,店員不斷補貨。有街坊在凍肉店購入大量丸類,向記者表示不是為吃火鍋而購買,而是準備未來數天有需要時食用。有粉麵食材舖老闆表示,客人比平時多1至2成,預料今日來買粉麵儲備應對颱風的顧客更多,已準備更多粉麵提供。

上環海味街近高陞街附近,上月黑雨造成嚴重水浸,有海味舖負責人表示,該次損失雖輕微。但面對今次超強颱風,不能掉以輕心,會特別部署,包括今日開始將大部分貨物搬上貨倉。她讚揚政府超前部署做得好周全,「提早通知市民非常好,讓大家能夠未雨綢繆,減少損失。」

水浸黑點環翠停車場,大公報記者見到地庫車場入口的坑渠,已提前備好水泵等吸水機器,惟昨日黃雨令坑渠去水位有少許垃圾積聚,有部分坑渠出現雨水倒灌。車主陳先生表示並不擔心,不會特別移走車輛,因停車場的坑渠經處理已比以前暢通得多,早前水浸只是因為垃圾樹葉等阻礙去水所致,相信職員會嚴密監視水浸情況。

在杏花邨,有街坊透露邨內大廈地下,於上周颱風襲港前已架起水閘,一直設置至今,以迎接未來數天「樺加沙」來襲。他指出,住在杏花邨已經習慣打風,習慣在打風之前準備一定分量的糧食儲備,加上屋苑管理公司在應對水浸方面也愈做愈好,故並不擔心。

農戶提早收割 周三夜馬取消

香港仔方面,超級市場未見有明顯專程購買大量食物的人流,貨架上的麵食、麵包等食物供應尚算充足,未見清空情況;香港仔街市的蔬菜亦供應充足。買比較多乾糧等貨品的市民也只佔少數。有市民在超市買了一些菜,她說對於即將打風不是很擔心,也不會因此而買過多的物資。

新界本地農業協會主席黃七娣昨日向《大公報》表示,部分農戶近日已經提早收割,因應「樺加沙」來勢洶洶,部分農戶甚至不敢落苗種植。香港蔬菜同業聯會副會長王正強強調,內地供港蔬菜仍然穩定,風暴襲港期間菜價只會輕升一至兩成,舉例菜心每斤九至十元。

海鮮供應方面,香港海鮮聯合總會永遠榮譽會長李彩華表示,內地廣東省一帶漁船已暫時出海,估計影響未來數天,海鮮零售價上調兩至三成,但急凍海鮮仍有大量存貨,供應及價格不受影響。

香港賽馬會昨日宣布,原定本周三在跑馬地馬場舉行的賽事取消;而原定明晚(23日)舉行的六合彩攪珠,順延至星期四晚上舉行,已購買的彩票將仍然有效。

迎戰「樺加沙」 政府嚴陣以待

保安局

•緊急事故監察及支援中心隨時候命,八號風球時全面啟動

•消防處、警務處、民安隊及醫療輔助隊全員候命

運輸署

•緊急事故交通協調中心,每日24小時運作

•聯同港鐵、專營巴士等公共運輸服務營辦商密切監察,向公眾發放資訊及安排

發展局

•統籌應對水浸、山泥傾瀉、塌樹等準備工作

•整合工務工程承建商資源,隨時應對突發情況及復常工作

渠務署

•檢查全港約240處水浸黑點,實施「及時清渠」安排

•緊急應變隊伍增至200隊,隨時到全港各區處理水浸及清理渠道

•水浸風險較高地區,例如大澳,提供超過一倍額外沙包戒備

•提早派遣強力排水機械人戒備

•沿海低窪或當風高風險住宅區,實施應對措施

屋宇署

•巡查位處主幹道旁的私人建築地盤,提醒承建商做好防禦措施

•巡查主要街道,清拆明顯破損招牌

•轄下樹木管理部門移除危險樹木,圍封可能受樹木倒塌影響範圍

發展局

•預留土地,臨時堆放塌樹椏枝

路政署

•檢測行車隧道的排水泵房設施

•檢查及清理,容易因淤塞而引致水浸的公共道路路段

•加強巡查及清理路旁人造斜坡排水道

民政事務處

•將會提早開放臨時庇護中心

•協調相關部門和機構加強防備,設置沙包和擋水板等

•動員區議員、地區「三會」委員及關愛隊,協助可能受水浸影響居民

教育局

•今日(22日)稍後時間,公布9月23日學校上課及提交「小一入學自行分配學位」紙本申請安排

資料來源:香港特區政府

有市民到文具店購買防風膠紙貼窗。(大公報記者林良堅攝)

話你知|玻璃貼膠紙可防風? 專家:有用

暴風雨即來臨,市民提早準備。雜貨店售賣的防風膠紙,部分地區已被搶購一空,貨架空空如也。面對風暴,不少市民用牛皮膠紙,在窗上貼上「米」字,作用是玻璃一旦破裂,減少破碎的玻璃四散。香港天文台的《氣象冷知識》其中一集,以「簡易防風法」為題,找來香港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系榮休工程師盧覺強介紹及示範。

盧覺強昨日(21日)進一步解釋,「米」字貼法的另一作用,是幫助增加拉力,改變干擾玻璃自然頻率,當大風吹引致玻璃震盪時,不容易產生共鳴效應,他以往曾經進行實驗,使用法碼及重物,壓下兩塊玻璃,貼有「米」字牛皮膠紙的玻璃沒有爆開,另一塊在同等壓力之下,玻璃則被壓爆,反映「米」字貼法有用。

责任编辑:liangf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