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版
在這裏認識香港



港IPO回報佳 外資佔基石投資者2/3
作者:大公報 記者 周寶森   來源:大公文匯網    2025-07-18 10:24

【識港網訊】香港新股市場暢旺,上半年IPO集資額1071億元稱冠全球,優質企業紛紛來港上市,吸引境外機構投資者關注。高盛統計發現,年初至今共有51家公司上市,融資額合共1240億元,其間基石投資者貢獻IPO融資額42%;在眾多基石投資者中,三分之二屬於海外投資者。

翻查資料,寧德時代(03750)、恒瑞醫藥(01276)今年招股時,便獲得橡樹資本、瑞銀、科威特投資局等國際機構成為基石投資者。業界人士表示,愈來愈多全球主權基金、長線基金參與港股IPO,他們傾向於選擇細分行業中具備領先地位的公司。

寧德時代今年5月份招股時,共獲得23家基石投資者參與,其間不乏國際級機構投資者身影,包括科威特投資局、橡樹資本、瑞銀資產管理、高瓴等。同樣在5月份招股的恒瑞醫藥,引入7名基石投資者,當中包括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橡樹資本、高瓴等國際重量級投資者。高盛發現,國際退休基金、主權基金等長線投資者正增加參與香港的新股認購活動。

基石投資者貢獻IPO融資42%

高盛統計今年IPO活動後發現,年初至今共有51家公司在港上市,累計融資金額高達1240億元,基石投資者更貢獻IPO融資額的42%。基石投資者中,海外投資者高佔三分之二。對於海外投資者對認購港股IPO的熱度升溫,高盛認為,中國政策在去年9月出現調整,加上市場對人工智能的興趣增加,使到國際機構重新關注中國市場的機會,也積極在新股市場尋找機遇。再者,國際資金正由美國長期債券和股票市場流出,因港股估值合理且具增長潛力,吸引國際投資者增加配置中國資產。

中金公司董事長陳亮表示,隨着港股IPO市場強勁復甦,據中金觀察所得,海外投資者參與港股投資的活躍度顯著提升,部分早前暫緩投資港股市場的海外投資者,現時重新開始參與港股。陳亮續稱,大部分海外投資者正在提高港股在全球投資倉位中的配置比重,甚至從未在全球範圍內做過「基石」的外資長線投資者,也首次在港股IPO中以「基石」的身份參與認購,例如歐洲長線基金施羅德以1.42億美元基石認購三花智控(02050)H股IPO。

瑞銀證券全球投資銀行部聯席主管諶戈表示,愈來愈多全球主權基金、長線基金主動參與新股認購。值得留意的是,這類機構投資者更傾向於選擇在細分行業中具備領先地位、增長性與盈利能力兼具的優質企業。

新股首三月平均回報達41%

另外,高盛發現五個可以提高認購新股勝算的法則,第一是基石投資者持股比例在30%至50%;第二是A+H上市公司往往錄得不俗回報,目前至少有20家優質A股企業已宣布香港上市計劃;第三是具備更高增長潛力的公司,即使估值較高,也能夠帶來更高回報;第四是消費、醫療保健、科技等熱門板塊的往往獲得更高購買需求。最後,高盛提醒,公司規模對於上市初期回報沒有明顯指示作用。

新股回報方面,高盛指出,於2024至2025年間,港股公司在上市初期,首日平均回報約10%,首月平均回報17%,首3個月平均回報41%。高盛稱,這段時間的回報表現明顯優於前五年平均回報的10%、11%、10%。

花旗新近發表亞股策略報告,預測恒指於今年底目標為25000點,明年中目標更達26000點。

花旗:恒指望25000 薦消費科網

港股及A股今年以來表現強勁,不少大行持續看好前景。花旗新近發表亞股策略報告,預測恒指於今年底目標為25000點,明年中目標更達26000點;滬深300指數今年底目標為4200點,明年中目標4350點;MSCI中國指數今年底目標為79點,明年中目標82點。

花旗認為,中國政府致力於將地方經濟增長轉向消費主導,料消費、互聯網、原材料和科技等行業可從政府刺激中受益更多。MSCI中國行業權重模型投資組合中,該行將消費板塊從「中性」上調至「增持」,同時給予中國市場旗下互聯網、科技及消費板塊「增持」評級。

藥股造好 藥明巨諾飆20%

港股昨日表現方面,恒指先升後回吐18點,收報24498點。主板成交額2364億元,較上日減少225億元或8.7%。國家醫保局啟動第11輪國家藥品集採,優先考慮質量而非價格,醫藥股應聲造好。百濟神州(06160)大升10.6%,報183.3元;藥明巨諾(02126)飆20.7%,報3.67元。

责任编辑:liangf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