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港網訊】立法會昨日(5日)舉行會議,《2023年區議會(修訂)條例草案》恢復二讀辯論。法案委員會主席廖長江表示,《條例草案》審議工作已經完成,政府已就委員及法律顧問在多項政策及條文草擬提出的關注,在會議上或者以書面方式或其他方式回應,委員會支持政府提出的擬議修正案,亦不會提出修正案。
廖長江指,經由《2023年區議會(修訂)條例草案》完善地區治理體系,不僅是走完「愛國者治港」的最後一公里路程,更是真正回歸基本法第九十七條區議會非政權性的區域組織定位的初心,確保「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不變形、不走樣,始終沿住正確方向前進。
廖長江續指,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香港地區治理成效不彰不是一日造成的結果。時至今日第六屆區議會479名區議員中有300多名因不敢宣誓擁護基本法效忠特區而辭職,或因宣誓無效而被取消區議會區議員就職資格,僅有146名區議員在位工作,嚴重影響區議會的正常運作。廖長江強調,《條例草案》設立提名安排和區議會資格審查委員會能夠將反中亂港分子徹底排除在地區管治架構之外,在區議會層面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維護國家安全。
民生無小事、地區無小事,讓有志服務地區的人士投身區議會,真正在地區為市民做實事、謀福祉,是特區政府重塑區議會方案的方針。廖長江認為,《條例草案》優化了區議會的組成方式及議席產生辦法,「442」比例方案有利於促進均衡參與,恢復委任制度能夠吸納具有豐富專業知識及工作經驗的精英加入,擴闊區議會的社會光譜,從而更廣泛更全面地聽取民意。
為繼續提升地區治理水平,廖長江希望政府在委任區議員時能夠按照各區的實際情況選擇符合當區需要的人士,以及在通過地區委員會秘書轉達信息之外,能夠考慮便利措施,例如向參選人公開地區委員會委員的電子郵箱等方式,讓有志參選的人士獲得公平機會接觸地區委員會委員,從整體上促進選出優秀適合的區議員。
廖長江指,為提升地區治理水平,特區政府亦應該發揮行政主導的作用。《條例草案》從兩方面進行落實,一是強化地區治理架構,二是指定由民政事務專員出任區議會主席並賦予其指導區議會工作的權力。區議會改革後,地區治理的成效將很大程度取決於民政事務專員的水平,就此政府必須選拔合適的公務員出任相關職位並提供培訓,提升其工作能力。廖長江亦建議設立民政事務專員的KPI,並且在有職務調任需要時作好交接,確保地區工作的連續性。
談及區議會改革的民主性,廖長江指,區議會是非政權性的區域組織,其產生辦法不涉及市民的民主權利,因此不存在是否民主的問題。廖長江強調,實現民主有多種方式,以直接直選比例作為確定民主程度的唯一標準是過於簡單膚淺且不恰當的。廖長江希望如果《條例草案》獲得通過,區議會可以從多元化均衡參與以及涵蓋諮詢、決策與執行的全過程民主,彰顯制度的優越性,並從地區層面開啟良政善治的新篇章。
多名發言的議員均表示支持草案。楊永杰議員表示,區議會泛政治化,若再不改革,只會令民生開倒車。陳克勤議員指,有關方案有利國家安全和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為區議會回歸諮詢性地區組織提供堅實基礎,推動本港優質民主的發展方向。陳凱欣議員提到過去泛政治化的氣氛下,區議會變成政治表演的舞台,尤其對疫情期間區議會政治化帶來的惡果感觸頗深。李慧琼議員期望地區治理體系加入大量有心又有能力的人才,讓市民感受到地區問題地區解決。